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1 道试题
1 . 1984年打破了非旅游部门不得办旅游的局面,1988年确立“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原则。1994年国家旅游局进一步向地方下放旅行社审批权限、旅游涉外饭店星级评定权限。这些变化旨在
A.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B.改革传统管理制度
C.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D.确立市场经济体制
2 . 阅读下面1978—2006年社会商品零售价格管理形式比重变化情况表,该表格数据的变化能够说明(   )
年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100%
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市场调节价
197897%03%
198547%19%34%
199030%25%45%
20064.63%095.37%

A.政府停止了发挥经济管理的职能B.计划经济手段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C.我国经济由计划向市场转变的历程D.对外开放推动了社会现代化建设
3 . 下图是小雨研究中国现代经济史时搜集的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经济结构示意图。该图反映的现象,出现在(     
A.过渡时期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革时期D.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4 . 望纵横捭阖的百年历史、波澜壮阔的沧桑巨变,瞩目艰苦卓绝的探索奋斗、日益富足的幸福生活,我们就会深刻感受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所走过的从一穷二白到繁荣昌盛的伟大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经历了被动开放、经济起步(注;现代化的尝试)政体变革、思想解放四个时期。这是一种社会质变,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生了整体性的变革。

——据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四个时期的代表性事件。

材料二   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就担负起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带领下,中国人民付出诸多努力,最终使中华民族“站起来”了。

——韩疾祥《前线》杂志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重大努力。

材料三   …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才以主动和积极的姿态全力推动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转型,我把它叫做中国社会转型的快速发展阶段。中国社会转型包括从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变、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伦理社会向法理社会、(民主)制度社会转变等。

——郑杭生《中国与西方社会转型的显著的不同点》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社会转型在经济领域的表现。
6 . 1982年,胡耀邦在中共十二大上曾说:“这几年……扩大了企业在计划管理方面的权限,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今后,要继续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但绝不能忽视和放松国家计划的统一领导。”这说明当时
A.推行市场经济成为党内共识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国家认可D.中央认识到市场的重要作用
2020-01-17更新 | 232次组卷 | 15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7 . 1980年9月30日,一间20平方米的小屋内,挂起了编号为001的北京首家个体餐饮工商执照,刘桂仙的“悦宾餐馆”开张了。70多家国内外媒体蜂拥而至,连续好几天半条胡同都排满了到这里吃饭的人。“悦宾餐馆”的开张营业见证了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揭开序幕B.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C.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开始松动D.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
9 . 1981年4月,在一份以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名义印发的材料上,按照对计划与市场的态度,将经济学家划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坚持计划经济的;第二类是赞成计划经济但不那么鲜明的;第三类是赞成商品经济但不那么鲜明的;第四类则是主张发展商品经济的。这表明当时
A.传统计划经济观念束缚亟待突破
B.照搬西方市场经济成为时人共识
C.国营企业的股份制改革正式启动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10 . 1984年11月,武汉柴油机厂正式聘请联邦德国退休工程师格里希为厂长,时任武汉市市长吴官正亲自到会祝贺,外媒评价这是“一件令人吃惊的新闻和成功的典范”这主要源于
A.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B.企业自主权的扩大
C.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
D.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