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2 道试题
1 . 下图是1981年和2016年中国出口商品总额与构成,造成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       
A.土地改革完成B.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改革开放推动D.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2023-07-29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纲要上第28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2 . 2018年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指出,我国中小企业具备了“五六七八九”的典型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这一成就(     
A.表明我国现代化建设开启了新时期B.体现了政治体制改革取得最新突破
C.说明现代企业制度激发了国企活力D.验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成效
2023-07-10更新 | 3359次组卷 | 25卷引用:第24讲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讲义)-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3 .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错”过程,是中央推动与地方实践、上下结合的产物,本质上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符合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据此国企改革(     
A.与农村相同变革所有制B.向西方学习自由市场体制
C.罗斯福新政在中国翻版D.体现实践中探索改革道路
2023-07-02更新 | 219次组卷 | 4卷引用:第24讲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讲义)-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56年,陈云提出:在城市经济中,国家和集体等公有形式是城市经济的主体,但可以保留一定的个体经济作为补充。国家市场作为市场的主体,但可以以国家领导下的自由市场作为补充。上述主张(     
A.总结了“一五”计划时期的工作经验B.对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有借鉴作用
C.指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向D.有助于我国成功克服经济困难局面
2023-06-23更新 | 198次组卷 | 6卷引用:纲要上第27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下表所示为我国“营改增”(即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进程统计情况。这反映出我国(       
时间试点内容试点地区
2012年1月1日起交通运输业、部分现代服务业上海
2012年8月1日至
2012年底
交通运输业、部分现代服务业北京、江苏、浙江、天津、
安徽、福建、湖北、广东
2013年8月1日起交通运输业、部分现代服务业、广播影视服务业全国
2014年1月1日起铁路运输、邮政业全国
2014年6月1日起电信业全国
2016年5月1日起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全国
A.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B.财税体制改革的深化
C.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D.企业经营权逐渐放宽
2023-06-21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纲要上第27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924月,按中央统一部署,山东诸城对150家市属独立核算企业进行审计,发现有103家亏损,其中43家资不抵债,同年10月,诸城市政府选择5家企业进行试点改革,涵盖小型国有工业企业,小型国有商业企业、小型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第一家试点改制企业—国营电机厂的改革方案由职工提出,其内容为:将企业净资产平均出售给每一位员工,国有土地使用权不入股,让企业有偿使用,诸城市政府将之总结核定为“人人持股,平均持股”的股份合作制方案,准予实施,并在全市推广,至19947月,该市288家乡镇以上企业有272家实现改制、其中210家实行了股份合作制改造。

1996年,中央九部委对诸城改革进行联合调查,对其改革给于高度评价。诸成实行企业股份制改革后,经济活力迅速迸发,21世纪初期,吸引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落户,一跃进入中国百强县行列。

——摘编自迟福林主编《伟大的历程:中国改革开放40年实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诸城市企业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诸城市企业改革的路径。
2023-06-21更新 | 1015次组卷 | 6卷引用:纲要上第27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7 . 1984年,石家庄市造纸厂职工马胜利请求承包亏损的企业,改变“吃大锅饭”的现状。承包第一年为厂里盈利140万元,4年后利润增长21.94倍。当时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承包企业的高潮,十多个省份专门下达红头文件学习马胜利。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       
A.政企不分弊端得以解决B.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
C.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扩大D.经济所有制结构开始变化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6年,中央直属企业的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的90%。从一个小别针到巨型发电机的生产都要受国家计划委员会控制,受政府有关部、局的领导。19572月,赫鲁晓夫要求把工业和建筑业的日常领导工作从中央转到地方。最高苏维埃于5月决定撤销25个中央部和113个加盟共和国的部,只留下航空、无线电、造船、化学、中型机械等几个中央部。赫鲁晓夫认为,放松中央控制会推动生产发展。中央统一管理被削弱后,各地滋生了严重的本位主义,彼此矛盾重重,互相扯皮。赫鲁晓夫逐渐又把权力收回中央。他先是合并地区国民经济委员会,最后又成立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后来又出现了各类工业部门的全国性委员会。结果,到1963年时,管理工业的机构不仅没有像原来设想的那样有所精简,反而扩大了二三倍。工业和建筑业管理组织的改革没有取得积极成果。

——摘编自《赫鲁晓夫工业方面的改革》

材料二   国有企业改革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向前推进。从改革开放之初到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先后对国有企业实行扩权让利、承包经营责任制、股份制等方面的改革。这些改革措施,对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改善和推进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国有企业的活力有所增强,对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逐步提高。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在80年代的基础上朝着转换机制、政企分开、制度创新、战略调整的方向迈进。在对国有企业经营者实行激励的同时,国家还加强了对国有企业的监管。一方面,国家对一些重点企业实行了稽察特派员制度,加强了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另一方面,为保证激励和约束的依据的真实性,大部分地区对一些国有企业实行了会计委派制。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国有企业稳步改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苏联工业改革的背景和失败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特点,并分析其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企业改革成效的因素。
2023-06-20更新 | 298次组卷 | 7卷引用:纲要上第27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1981年,北京京剧团实行改革,职工工资只发70%,国家不再负担大部分福利;剧团演出费用自行解决,演出盈余留存公积金30%,上交剧院10%,其余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分红。经过试验,职工收入明显增加。上述改革反映出(     
A.非公有资本成为文化建设投资主体
B.国有文化事业单位整体改制为企业
C.新的分配方式有利于激发职工积极性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2023-06-09更新 | 6845次组卷 | 38卷引用:第24讲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讲义)-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90年3月,政府允许上海、深圳两地试点公开发行股票。同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利用股票融资改善企业经营的机制在全国逐渐推广开来。这反映(     
A.企业体制改革全面铺开B.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
C.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D.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