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5 道试题
1 . 1980年,国家统配、部管的物资品种达837种,其中国家统配256种,1987年分别为581种和26种,一些重要原材料由国家统配部分,如钢材由74.3%降到47.1%,煤炭由57.9%降到47.2%,木材由80.9%降到27.6%,水泥由35%降到15.6%。据此可知,当时
A.建立市场经济是改革必然B.生产资料流通渠道多元化
C.工业结构呈持续优化之势D.人们消费需求量快速扩张
2 .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广东出现了《大鹏湾》《外来工》等面向打工者的杂志。1992年《外来妹》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并获得当年的中国电视剧飞天奖。这表明
A.“双百方针”已经恢复B.城市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
C.务工群体的荣誉感增强D.广东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3 . 过去钢材生产的计划性是最高的,1979年调整之后,钢材分不出去,迫于形势,许多企业领导亲自带队四处推销。1979年全国自销钢材81.8万吨,1980年上半年达到84.9万吨。江苏省1979年冶金产品市场调节部分已占30%至35%,成都无缝钢管厂1980年自销合同部分已占到42%.由此可知,当时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B.国企改革在重工业领域率先进行
C.企业扩权改革助推市场化启动D.产品销售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九世纪上半叶,英国东印度公司派英国人罗伯特·福琼去中国非法采集茶种、茶苗,偷偷学习种茶方法,并寻找茶工。终于完全掌握了种茶和制茶的知识和技术,从此.印度的茶叶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产量急剧跃升。《中国茶叶外销史》载:“1890年后,受英国宣传作用,美国人口密集的区域,对绿茶的嗜好,为红茶所替代,茶叶贸易遂大变动,英国殖民地出产的红茶,更助于宣传广告和游行运动,使中国绿茶销路大受打击,这种新茶(指印度红茶)渐次普及。”咸丰元年爆发了太平天国革命,清政府企图通过征收苛捐杂税来解救危机,茶税、厘金过重,业茶者受茶之累,不堪重负,茶叶外销亦受此影响。

——《茶史:清代茶业的兴与衰》

材料二   19846月,国务院及时调整了茶叶购销政策,改革了经营体制,除“边销茶继续实行派购,内销茶和出口茶彻底放开,实行议购议销”。市场放开以后,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三多三为主”的产销方针,彻底改变了过去渠道单一、独家经营的局面,给市场和生产都带来了新的活力。为了在竞争中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使产品适销对路,茶类结构开始得到调整,引进和试制了红碎茶,挖掘恢复了历史茗茶,研究和创制了新品名茶,名优茶的开发生产上了新台阶。生产格局随之发生了变化,春茶前期生产高档名茶,中期生产优质茶,后期生产炒、烘青绿茶,夏秋茶视市场需求,灵活掌握生产红碎茶,炒,烘青绿茶及部分中低档名茶等适销品种。1985年龙井、旗枪、大方等名特优新茶品种产量达到1846.6吨,占总产量的8.1%,市场应变能力增加。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晚期中国茶叶外销停滞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对茶叶实行的调整政策。
2021-07-23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截止1980年底,兰州市的个体工商业经批准正式营业的有1947户,人员5000多人,准予外省来兰临时营业的手工业者有780人。他们分布在街头巷尾,从事工业、商业、饮食、服务等行业。这反映了当时
A.国企改革全面开展B.所有制结构发生变化
C.市场经济成为共识D.农村温饱问题的解决
6 . 郴州位于南岭北麓,是湖南省的“南大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年郴州解放前夕,虽尚存商户600多家,但半开半掩,商品奇缺,市面萧条。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贯彻执行“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努力恢复和发展商业贸易。194911月,郴县专区贸易会司成立,大力组织粮食、油料、棉布等国计民生商品供应市场,并积极扶持私营商业进行合理经营。1951年,又组建供销合作等集体经济。1956年,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初步形成以国营商业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统一市场。1957年末,城区平均每千名居民有商业网点12.9个,市场繁荣兴旺,群众买卖称便。

——摘编自郴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郴州市志》第14篇《商业》

材料二   1978年,郴州城区每千名居民仅有商业网点9.9个,出现“吃饭难、理发难、住店难、购物难”的状况。1979年后,商业实行多家经营,集体、个体商业迅速发展。1984年起,除国家指令性商品外,国营批发企业可自由选点进货。1985年,国营商业零售企业全面推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1978-1986年,城市建设投资总额5倍于1978年以前28年之和。至1986年,全市商品零售总额比1978年增长2.48倍,每千名居民有网点14.3个。

——摘编自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湖南省志》第13卷《贸易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初期郴州地区实现“市场繁荣兴旺”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9年后郴州地区经济复苏的原因,并总结建国以来郴州地区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
2021-07-1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978年4月,经济学家薛暮桥调研后发现,江苏国营企业的发展速度不如地方工业,地方工业的发展速度又不如社队工业(农村集体的副业)。因为地方工业留利比例(60%)超过国营企业(利润全部上交);而社队工业的留利比例(80%)又超过地方工业。这一现象在改革初期所引领的方向是
A.鼓励发展农村乡镇企业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D.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 . 20世纪90年代中期,深圳以电子通信设备、电气机械、食品加工、金属制品、服装等为支柱产业;进入21世纪,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则成为深圳新的支柱产业。这反映出深圳
A.对外开放逐渐扩大B.工业结构稳步升级
C.享受国家优惠政策D.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2021-07-1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20世纪80年代初,一家外国媒体刊发了这样一则报道:“中国人正甩掉‘越穷越光荣’‘越穷越革命’的价值追求,不再恐惧‘割资本主义尾巴’‘万元户’成了他们能力与幸福指数的象征。”该报道反映了当时
A.农民的改革探索得到认可B.改革开放带来的观念转变
C.物价飞涨引发的拜金潮流D.西方对中国的价值观输出
10 . 1981年,陈云在高层会议上谈到:“我们是10亿人口,一年一共多少钱,每年能给工人、农民多少,国家建设多少,要有一个通盘的筹划,合理的分配,一要吃饭,二要建设。”这反映了当时中央
A.注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B.放缓了经济建设的速度
C.全面开展国有企业改革D.试图通过开放引进外资
2021-07-16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