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4 道试题
1 . 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大连市金县成立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的背景是
A.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
B.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
C.14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D.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启动
2 . 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多家媒体发起“请回答2018”主题活动。


请你以珠三角的发展为例,列举珠三角对外开放的变化步骤与成就,并说明其产生的背景。
2019-02-02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北省荆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33年,在罗斯福的倡议下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案,拨款5亿美元补助各州进行劳动救济和失业救济。1935年通过的社会保障法是第一个由联邦政府承担义务的、以解决老年和失业问题为主体的社会保障立法。二战后美国联邦政府举办的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很快,从1950年至1980年,联邦政府用于社会保障项目的开支每年平均递增11.8%。

—摘编自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从罗斯福到里根》

材料二1991年5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预计我国1995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超过10%,将迈进老年型国家的行列。1991年中国劳动部组团专项考察日本等国的养老制度。1992年1月,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改善民生工程建设吹响号角。1996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摘编自《中国社会保障》1996第8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罗斯福政府为发展社会保障采取的做法,并分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出台的背景。

2018-07-0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马山县金伦中学高二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4+ N”高中联合体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4 .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砥砺奋进,40年众志成城。从5月21日起,中央各主要报纸在头版推出“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栏目,而深圳就是改革开放造就的崭新城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各地改革开放后,就开始吸引流动人口了。深圳、广东先开放,建设特区吸引了几十万过去。因为当时开始办的产业都是“三来一补”,都是劳动密集型的,吸引了大批内地农村人口。

——摘编自葛剑雄《人往高处走,社会离不开迁徙自由》

材料二   1992年,邓小平对深圳等地视察发表南方谈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中国大地。在政策先行优势削弱的情况下,在全国各地开始的新一轮“招商引资”大赛中,深圳由于可以利用的土地有限、资源有限、环境承载力有限,输给了后起的内地城市。大量技术含量偏低的“三来一补”加工型企业纷纷流出。正因此,在全国其他地方大肆进行“招商引资”时,深圳却果断把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柱。

——摘编自《科技日报:从“杀出一条血路”到“走出一条新路”》

材料三   深圳前海自贸区成立(2015年5月)以来,借助深圳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优势与经验,大胆改革创新,已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6年6月,自贸区累计注册企业超10万家,注册资本金达4.9万亿元,其中金融类企业逾4万家,港资背景企业3306家,2016年1季度注册企业实现增加值256.28亿元,同比增长64.22%。

——摘编自罗清和范醒《深圳前海自贸区创新探析》


请回答:
(1)深圳作为经济特区是哪年开放的?经济特区的“特”是指什么?据材料一指出改革开放对深圳的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深圳地方政府打破经济发展困境的措施以及90年代深圳经济持续发展的其他有利因素。
(3)据材料三,指出深圳地区大发展得益于何种举措?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深圳对我国改革开放所起到的作用。

5 . 良好的制度是一个国家走向振兴和强大的可靠保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真正成功的是英国“东印度公司”。……该公司的“以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从民间融资,然后由民间经营外贸”的模式,不仅保证商人有其独立经营海洋贸易的空间,也为英国后来的工业革命做好了公司组织形式上的准备,而且还带来了另一种意外的效果:既然大西洋贸易给这些股份公司带来利润,而这些公司的利益又由众多股东共享,于是,海洋贸易以及由此引发的相关服务与制造业务创造了一批非贵族出身的有产阶层;这些新的富有商人自然对他们靠冒险挣来的财富很看重,不希望王室通过随意征税或其他方式来剥夺、侵占他们的私有财产。由于英国自1215年后就有了一个初步的代议政治制度架构,虽然这些新的富有商人们多数并无贵族背景,但他们可依赖代议制下的议会对国家立法与管治产生影响。……革命之后又恢复议会制,这实际上在英国建成了虚君共和制,限制了王权

——陈志武《再谈西方的兴起》

材料二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确实包含许多因素:劳动力、土地、资金、资源等。但能使各要素有机、合理的发生作用,还是取决于制度安排。这就是为什么同样一个中国,(1978年)前后三十年的基本国情和自然禀赋并无质的差异,但发展程度却有天壤之别。

——宋鲁郑《从西方丑闻看中国崛起》

运用材料及结合所学知识,以17世纪的英国和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的中国为例,对“良好的制度是一个国家走向振兴和强大的可靠保障”进行论证。

2018-03-28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6 . 在即将迎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让党和人民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阅读下列材料:

只要我们大家团结一致,同心同德,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学会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就一定能够加快新长征的步伐.让我们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为改变我国的落后面貌,把我国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勇前进!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议»放宽了农业政策,但仍明文规定‘不许包产到户’.这虽然是历史的惯性所致,但包产到户仍然是禁区

——马立诚、凌志军«交锋»

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这一点,我讲过几次.

——选自«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一九九二年一月十八日—二月二十一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新长征”的含义是什么?为了加快“新长征”的步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
(2)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最先突破“禁区”的是哪两个省?这种“突破”有何积极作用?
(3)依据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三“谈话”的社会背景.请分别从“改革”和“开放”两个方面,举例说明该“谈话”带来的深刻变化.
(4)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7 .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全国掀起了一股出国考察热。

场景一:“前所未有”

时间代表团团长出访地区
1978年3月2日-3月23日李一氓(中联部副部长)南斯拉夫、罗马尼亚
1978年3月28日-4月22日林乎加(上海市委书记)日本
1978年4月10日-5月6日段云(计委副主任)香港、澳门
1978年5月2日-6月6日谷牧(国务院副总理)西欧五国

场景二:“大开眼界”

“西德一个年产5000万吨褐煤的露天煤矿只用2000工人,而中国生产相同数量的煤要16万工人,相差80倍。”

“日本普通工人家庭一般有四五十平方米的住宅,全国平均每两户有一辆汽车,95﹪以上的人家有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连农民都穿毛料子。”

场景三:“如此大方”

法国:巴黎银行董事长,“一来就提出25亿美元的贷款”

西德:北威州州长在欢迎宴会上说:“贷款50亿美元,现在就签,贷款200亿,宴会后谈判一小时签字”。

——以上材料摘摘选自刘艳《改革开放初的高层出国考察》、刘妍《对外开放的酝酿和起步》等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此次出国考察热的背景及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如此大方”背后的经济因素

2017-08-0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8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1979年春,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出席中央工作会议,他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意见:“现在中央的权力过于集中,地方上感到事情很难办。……我请求中央允许在毗邻港澳边界的深圳、珠海与重要的侨乡汕头市各划出一块地方,搞贸易合作区。”这个建议的背景
A.农村经济改革刚刚拉开序幕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启动
C.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
D.中央开始推进企业自主管理
9 . 清朝的对外开放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对外开放,主要不同点在于
A.开放的地点不同
B.开放的内容与程度不同
C.开放的方式不同
D.开放的背景、目的不同
10 . 1979年春,广东省委书记提出:“我请求中央允许在毗邻港澳边界的深圳、珠海与重要的侨乡汕头市各划出一块地方,搞贸易合作区。”这个建议的背景是(  )。
A.农村经济改革刚刚拉开序幕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启动
C.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
D.中央开始推进企业自主管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