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这表明我国(     
A.放弃了单边主义外交政策                                 B.深受苏联模式影响
C.从相对封闭走向主动开放D.积极向西方阵营靠拢
2 .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础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叫做‘自力更生’,我们是主张自力更生的。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是我们不能依赖它,我们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全体军民的创造力。”       

——唐山、朱向东《毛泽东自力更生思想初探》

材料二   “……我们谈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讲了个‘大有希望’,不是‘中有希望’,更不是‘小有希望’……几亿劳动群众,工人农民,他们现在感觉得心里通畅,搞大跃进。……这一干起来,今年粮、棉差不多增产一倍……钢铁可翻一番……明年粮食总产量可能超过一万亿斤,钢铁明年可能超过两千万吨。总而言之,明年是基本赶上英国。十五年计划,两年基本完成。谁能料到?这就是群众的干劲的结果……”

——1958年9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   对外开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在科学总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顺应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提出了一系列实行对外开放的方针政策与构想。

——张先亮《论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

材料四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就要善于学习,大量取得国际上的帮助。要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先进设备,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节选自《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建国初期,毛泽东提出自力更生方针的背景是什么?
(2)从材料二中看,毛泽东是基于什么认识发动了“大跃进运动”的?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毛泽东的认识有何依据?这场运动为什么会酿成一场灾难?
(3)结合材料三、四分析邓小平是基于什么认识作出了对外开放决策的?
(4)据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处理好哪两对关系?
2020-02-0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鸦片战争使中国面临“千古未有的变局”,上海成为近现代中国与世界联系的桥头堡。请回答下列问题
(1)鸦片战争前中国传统经济结构是什么?其基本特点是什么?
(2)上海是鸦片战争后最早被迫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也见证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请写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时期当时上海的一个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3)民国初期,民族工业获得了一次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促成此次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4)概括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我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状况。
(5)20世纪90年代,在对外开放方面上海迎来了怎样的发展机遇?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办,你认为给江苏带来了什么积极的影响?
2019-11-23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新疆班)
4 . 邓小平晚年曾遗憾地说,“我的一个大失误就是搞四个经济特区时没有加上上海。”以下对20世纪90年代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表述正确的是
①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
②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新发展
③是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④标志着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的发展需要有一个“日本坐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汉唐直至1919年,中国的GDP一直超过日本。到了清朝末年,列强入侵中国。据史学记载:中日甲午战败后,日本得到了价值1亿两白银的战利品和2.3亿两的赔款。这笔巨款相当于日本当时7年的财政收入。在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中国GDP首次被日本历史性地超过,改变了数千年来GDP弱于中国的局面。……2010年中国GDP再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许梦博《中日GDP三次赶超的历史真相》

材料二       中美日GDP比较(单位:10亿美元;数据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注: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常被认为是衡量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的指标。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从中国的角度,分析“中国GDP首次被日本历史性地超过”的主要原因。2010年中国GDP再次超越日本之后,媒体和各方声音各有不同,究竟该如何看待?谈谈你的建议。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经济近40年来呈现出怎样的态势?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指出促成美国20世纪90年代经济发展态势的政策因素。
(3)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70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你认为创造这一奇迹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019-04-25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苏省高邮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调研试卷(选修)
6 . 融入世界经济潮流是国家发展与进步的必然选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

——(德)冈德•费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

材料二   一幅漫画:“皇上,我朝物产丰盈,无需与他国交流。”

材料三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邓小平文选》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宋代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的主要表现。
(2)据材料二,图中的漫画反映了清朝的什么经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实行该经济政策对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7 . 1990年3月初,邓小平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提出:“机会要抓住,决策要及时,要研究一下哪些地方条件更好,可以更广大地开源。”对此,国家做出的战略决策是
A.创办深圳经济特区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D.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2019-04-2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苏省高邮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调研试卷(选修)
8 . 40年来,鉴于我国各地区地理位置和资源禀赋等开放条件差异,我国采取了分阶段、按次序、有节奏地渐进式开放模式。以下与我国对外开放步骤一致的是
A.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9 . 2009年10月举办的“奋进的山东——庆祝建国60周年”图片展,全国展示了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取得的辉煌成就。国家最早批准山东对外开放的是
A.经济特区B.沿海经济开放区
C.沿海港口城市D.经济技术开放区
2019-01-30更新 | 31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新疆班)
10 . 1984年被列入沿海开放城市,20世纪90年代初成为改革开放重点的城市是
A.深圳
B.上海
C.厦门
D.珠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