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如图展现的是中国一座城市披荆斩棘,趟出一条改革开放之路的艰苦历程。从阡陌纵横的农田,到现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现代化建设的缩影,记录着改革开放的点点滴滴。这一成果
A.得益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是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标志
C.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成为了21世纪对外开放格局的重点
2 . 下列有关我国对外开放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严格限制外资企业对内投资
B.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加快了我国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
C.经济特区的设立使我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第一步
D.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2019-01-30更新 | 4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江苏南京六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3 . 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根据一些地区的历史和现状设立了特区。特区分为两类:一类是“经济特区”,如深圳、厦门、珠海、汕头等;一类是“特别行政区”,如香港、澳门。这两类特区的共同点是
A.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C.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D.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2019-01-30更新 | 1202次组卷 | 26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按我国对外开放的时序排列,正确的是①③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政府倡导“全民创业,万众创新”。我们可以从20世纪东西方并称为“红色资本家”的美国亚蒙·哈默与中国的荣毅仁两位企业家的经历中得到启发。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亚蒙·哈默,1921年去了苏俄,为美苏两国的贸易和矿物开发做了大量的工作,把美国成功的管理经验传授给苏联工厂,也用自己的努力支持了年轻的苏维埃政权。30年代返回美国,抓住新政废除禁酒令之机,创建了现代化酒桶厂,生产丹特牌威士忌酒,建设种牛牧场。1956年购买西方石油公司,80年代大力推动西方石油公司的多样化经营,使西方石油公司成为肉食品加工的巨头和美国石化产品制造商中的佼佼者。有人称他是沟通东西方贸易的“和平使者”,他曾受到列宁的亲切接见。

——据【美】亚蒙·哈默《勇敢的人》摘编


材料二荣毅仁,从20世纪30年代起即投身于民族工业,成为中国拥有20多家纺织、印染、面粉和机械工厂的荣氏企业代表。新中国建立前后的许多重要时刻,荣毅仁都对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让申新各厂的纱锭迅速转动起来支援国民经济的恢复;抗美援朝时积极捐献飞机、大炮支援前线……1957年1月初,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上海市市长的陈毅,受毛主席委托专程到上海为荣毅仁“助选”,他也顺应民心当选为上海市副市长。国门开放之初,荣毅仁创办“中信”公司,被邓小平称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荣毅仁利用自己的影响力,通过海外亲友的帮助,为我国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做了大量工作。

——蒋颖、王红梅《“红色资本家”荣毅仁传奇一生》


请回答: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哈默、荣毅仁的企业发展中,他们巧妙地利用了哪些有利的条件?
(2)据材料概括指出哈默与荣毅仁为什么被称为“红色资本家”?从两位企业家的创业经历中,你对“创业”有哪些认识?
6 . 为解决广东居民偷渡到港澳的历史难题,时任广东省省长的习仲勋指出制止群众性外逃的根本措施是发展经济、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广东临近港澳,可以发挥这一优势,在对外开放上做点文章。此后,中共中央在广东首先尝试这一主张的措施是
A.创办经济特区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开辟沿海经济开发区
7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渐形成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正确的表述是
A.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
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8 . 20世纪90年代,为促进上海和长江流域地区进一步发展,中国采取的措施是
A.设沿海开放城市B.设经济技术开发区
C.设沿海经济开放区D.开发开放浦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