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经济发展情况表(部分)

时间1949年       1957年       
省内工业总产值6.91亿元33.86亿元
省内生产总值20.27亿元58.64亿元       

——摘编自欧卫东、李更明《建国以来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材料二   1978年7月,主政广东的习仲勋到宝安视察,发现深圳河两岸反差很大。后来,他直接建议中央:广东邻近港澳华侨众多,鉴于港澳地区对广东省的影响以及台海军事对峙态的变化、希望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建立“贸易合作区”-单独管理,作为华侨、港澳同胞和外商的投资场所,按照国际市场的需要组织生产。

——摘编自黄硕忠《习仲勋主政广东二三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7年广东经济较之1949年有较大增长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8年“深圳河两岸反差很大”的原因,说明后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为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对策。
2022-01-12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者掀起了洋务运动。作为运动代表之一的李鸿章曾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基于此种认识,李鸿章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等。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李鸿章认识到“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于是,他又先后创办了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李鸿章的所作所为,正代表了地主阶级进行工业化探索所走过的独特发展道路。

——摘自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二   钢铁是大工业的基础。……根据“一五”计划,我国要扩建当时最大的钢铁基地鞍山钢铁公司……而鞍钢的建设又是“一五”计划钢铁建设的中心。为此中共中央发出了“支援鞍钢”的号召……一五计划的5年间,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45%,旧中国重工业过分落后的面貌有所改变。由于基本建设投资半数以上投放内地,一大批工矿企业在内地兴办,使旧中国工业过分偏于沿海的不合理布局初步得到改进。

——摘编自洪向华、石建国《一五”计划:新中国工业化的奠基之作》

材料三   1992年后,天津滨海新区“三资”企业发展迅速。2003年,已有几十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在此投资,“三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完成1037亿元。……1993年到2003年,滨海新区外贸出口由5.03亿美元增长到89.38亿美元。……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群已初具规模。

——引自国家发改委《天津滨海新区重点产业选择和布局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李鸿章等人“所走过的独特发展道路”对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全国“支援鞍钢”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天津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的新变化。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社会主义革命已经使我国大大缩短了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我们尽管犯过一些错误,但我们还是在三十年间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的进步。

——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979330日)

材料三   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习近平《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2018410日)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一五计划建设成就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社会主义革命后至”文革”前,我国在经济建设中进行有益探索的主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我国是如何推进“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
2021-09-03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莲塘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万水千山征程,一茬一茬赶路。洋务派、改良派、立宪派、国民党、共产党……一路走到1949年,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

——杨凯《中国梦的方位》

材料二  1992年,邓小平指出:“我们真正干起来是1980年。818283这三年,改革主要在农村进行。84年重点转入城市改革。”他进而号召:“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1)材料一认为“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的依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是如何“一路走到1949年”使“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全面抗战爆发后,集中在沿海地区的工厂大多受到战火威胁。许多民族企业家誓不以厂资敌,愿意为国民政府生产军用物资,纷纷上书要求国民政府协助安排工厂内迁。除缺乏政府充分补助外,民营工厂内迁途中经常遭到日机轰炸,损失极为惨重。担任内迁运榆工作的民生轮船公司承受巨大牺牲,出动几乎所有的船只将内迁工厂的物资运到武汉。与此同时,以兵工企业为主的国营工厂也进行了内迁。1938年后,武汉逐渐处于日军的威胁之下,国民政府继续协助工厂向川、滇等省内迁。截至1940年底,沿海沿江厂矿共内迁448家,复工后产品价值近1.46亿元,这一壮举被誉为中国实业界的“敦刻尔克”,为中国抗战保存了强大的物质力量。

——摘编自张宪文等著《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 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一《邓小平文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时期我国民族工业内迁的相关背景并简要分析其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中指出当代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形成的格局。
2021-07-2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开展了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辉煌的成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时间标题
1950116首都文艺界集会讨论纷纷签名志愿赴朝参战
1955427从万隆开始

——摘编自陈月明《使命与主体:《人民日报〉社论(19492008)的话语呈现》

材料三 中国改革开放的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大事
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包干到户。
1980中央决定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吸引和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1984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国家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1992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召开,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
1997中共十五大提出“走出去”战略。
(1)根据材料,分别指出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在军事、外交领域发生的历史事件并分别简述其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改革”和“开放"方面概括社会主义新时期发生的变化。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7年,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成立,由此,它通称“广交会”。首届广交会展示商品1万多种,包括我国自行研制的解放牌载重汽车、普通车床等。这次广交会成交8686美元,占当年全国创收现汇总额的20%。广交会不仅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也是中国外交的一个重要平台。广交会希望达到同外商互惠互利的目的,同时,也重视政治内容特别是外交、对外贸易政策的宣传。对于亚非民族主义国家未宾,努力扩大中国与他们和平反帝、发展一面的共识;对西方国家外宾,则挖掘他们与中国之间不同程度的共同之处。对此,有学者称这是万隆会议的继续。这一时期,中国在国际上逐渐树立了重合同、守信誉的大国形象。

——摘编自欧阳湘《从广交会的创办看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中国外经贸发展的战略调整》

材料二   下表为1970-1981年广交会春季与秋季展销数据

年份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
成交额
(百万美元)
春季403505793138110971247133315471883243218982063
秋季5096951079296823642667292132304332514044084798

——摘编自罗秋菊等《会展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加年代中期“广交会”折射的中国对外经贸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广交会”发展的趋势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2021-03-07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9年以前,梨园公社的小岗生产队是凤阳县出名的穷队。“工值一毛九,吃粮一百九”就是那时这个队社员常年的收入水平……从1957年到1978年的22年中,小岗队未能向国家交售一斤粮食,反吃了国家25万斤返销粮。1979年以来的两年半时间中,这个队就向国家交售了10万斤粮食,等于以前全队三年的粮食总产量。

——摘编自陈锡文、马苏元《巨大的变化,深刻的启示——安徽省凤阳县小岗、雁塘头生产队包干到户的典型调查》


(1)根据材料一指出小岗生产队在1979年前后粮食生产出现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   经济特区的管理,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不损害主权的条件下,采取与内地不同的体制和政策,主要是实行市场调节,例如财政和外汇收入实行定额包干,在计划、物价、劳动工资、企业管理和对外经济活动等方面,扩大地方权限,积极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着重发展外向型经济等。

——《关于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1980年3月)


(2)根据材料二说明经济特区“特”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特区设立的意义。
9 . 历史地图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载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开放通商口岸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4)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开放通商口岸和新时期对外开放的不同。
10 .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在政治和经济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指出图1、2、3分别反映的我国政治制度的名称。
(2)阅读上表,从“改革开放与社会进步”的角度,提炼一个主题。运用相关史实对所提炼主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史实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1-02-10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