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0 道试题
1 . 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的伟大创举。下列关于兴办经济特区表述错误的是(     
A.利于推动经济繁荣发展B.需要发挥广大群众力量
C.便于吸收先进技术经验D.标志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今日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2024年1月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前期,佛教既是中国与遥远地区进行密切文化联系的工具,又是这种联系的动力;海陆两路的地区间贸易发展远远超过汉代时的情况……与外国的接触带来了许多新的农作物和一些技术,例如茶叶从东南亚传入中国,起初是作药用和提神,到唐朝后期用途更为广泛,后来由中国向外传播,成为世界上最普遍的饮料。更多的技术进步出自中国自身。诸如瓷器、火药、手推车等。唐朝作为当时最大的帝国受到许多临近民族的极力效仿。不仅把它视为当时首屈一指的军事强国而且视为政治和文化的楷模。

——摘编自费正清、赖肖尔主编的《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   近代以来,在列强的压力下,中国被迫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经常办理对外交涉的部分官员开始意识到,对英、法、美等国,断不能“绳之落属之礼”,主张“与其争虚名而无实效,不若略小节而就大谋”,道光皇帝采纳这些人的“权宜之计”,遂在朝廷设置办理各国通商事务的大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深感“夷务”处理混乱不堪,加之增开通商口岸、列强公使驻京已成定局,于是萌生在京设一机构,统筹外交全局的想法。18611月,总理衙门在京设立,下设英、法、俄、美及海防五股。1901年又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除了前期的胁迫通商,自1898年至1910年,清政府又主动开设了30余个商埠。

——据《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史学月刊》等改编

材料三   在当今这样日趋开放、合作的时代,中国外交应善于将自身国情与世界发展趋势结合起来,做到内外兼修,要把有利的国际条件转化为有利的国内条件,也要把有利的国内条件转化为有利的国际条件。

——章百家《改变自己,影响世界——20世纪中国外交基不线索刍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括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对外交往变化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代中国扩大对外交往的意义
2024-06-10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玉林市容县杨梅中学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仿真押题(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主要国际金融中心(新增)所属国家(区域)
14世纪中叶—16世纪末佛罗伦萨意大利
17世纪—18世纪后期阿姆斯特丹荷兰
18世纪后期—20世纪四十年代伦敦英国
20世纪四十年代—20世纪七十年代初纽约美国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东京、新加坡、香港亚太地区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上海、深圳等

——摘编自吴晓求《历史

视角:国际金融中心迁移路线》

围绕世界主要金融中心的演变,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合理,史论结合)
2024-06-03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南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试办经济特区正赶上国家处于经济调整时期,但是在中央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广东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之下,深圳经济特区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里便在基础设施建设、对外贸易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表明(     
A.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B.党和政府全力支持特区建设
C.开放之初政治环境复杂D.经济特区推动国民经济调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表格,回答问题。
时间事件影响
1978年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
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了“②”重大命题
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01年12月使中国更深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①、②、③处的内容。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表格所反映的我国新时期发展的主题。
(3)根据表格内容和所学知识,总结我国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要经验。
2024-05-2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
6 . 1979年5月,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带队到广东指导省委起草“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有关报告。7月,中央下发文件原则上同意试行广东提出的“财政大包干”方案。该方案为后来的“先走一步”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成本。“先走一步”指的是(     
A.土地改革B.包产到户
C.国企改革D.设立经济特区
2024-05-1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培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改革开放之初,“东南沿海优先发展”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1980年,国家开始全面建设深圳、珠海、厦门、汕头4个经济特区,外国资本和民间资本在东南沿海地区迅速聚集。这一战略旨在(     
A.改变国家工业的既有布局B.形成立体全面开放格局
C.适应新时代经济建设需要D.释放社会经济发展活力
8 . 以下片段是小明在历史课上的笔记,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1.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2.14个沿海港口城市
3.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
4.沿海沿江沿边内陆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B.对外开放向“全方位”发展
C.“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D.中国深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
2024-05-14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79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获全国人大五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1980年4月,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第一批中外合资企业,如北京航空食品公司、北京长城饭店公司。这主要为了(     
A.引进国外的资金、人才、技术及管理经验
B.促进国有企业经营模式与管理体制的改革
C.推动市场经济发展和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
D.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024-05-14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泉州第一中学、厦门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三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024高一·北京·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如图为2022年1月25日满载货物即将从泸州港出发,驶向终点站德国杜伊斯堡的铁路班列。这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微表现。将中国这个巨大市场带入全球贸易体系的事件是(     

A.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B.我国开放了沿长江城市
C.我国建立了经济特区D.我国建立了海南自贸区
2024-05-12更新 | 2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卷0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