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7年,德国政府正式开始向外推行“世界政策”,强调德国要“把世界市场视作她的猎区”,“使世界市场服务于德国的国内工业”。德国议会于1898年通过了第一个扩建海军法案,1900年又通过第二个海军扩建法案,规定到1915年德国海军力量要达到英国的水平。此外,德国计划建立一个西起德属西非和南非,东至德属东非的斜断非洲殖民大帝国,并与英国发生冲突;在北非,德国与法国展开争夺摩洛哥的斗争,并引发两次危机。

——摘编自李伯重、韦森、刘怡等著《枪炮、经济与霸权》

材料二   由于战后世界形势的变化,联邦德国丧失了直接以政治和军事手段提高其国际地位的可能性。1949年,联邦德国首任总理阿登纳就职后,把经济外交作为基点和突破口,最终推动政治利益的获得,即主权的恢复。1949—1955年,联邦德国扩大同西欧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参加了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欧洲支付同盟及欧洲煤钢联营等组织。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联邦德国为成员国之一。

——摘编自彭雅《联邦德国的主权外交及其策略》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推行“世界政策”的表现及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联邦德国外交政策的目标,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联邦德国为之努力而取得的成效。
2023-06-27更新 | 4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16世纪,大力推行殖民扩张的西葡两国注重运用在11世纪被重新发现的罗马法,以法律主张对尚未发现的近海岛屿享有管辖权、财产权。为此,教皇诏令大多只授予两国对殖民地的产权,并授予其对异教徒的城市、领地、自然资源等各类动产或不动产实施较高程度的管辖权。如西葡两国于1494年订立《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葡萄牙获得非洲、亚洲大部分“新发现”土地,西班牙取得美洲“新发现”土地(巴西除外)。1529年,西葡两国续订《萨拉戈萨条约》。这两个条约在教皇仲裁案的支持下,赋予西葡对非基督教土地的财产权,并排除其他欧洲国家基于发现论的主张

材料二   1496年,英王亨利七世效仿亚历山大六世教皇诏令,授权航海家卡伯特以英王名义征服并占有“新发现的”任何尚不属于其他欧洲国家的土地。1584年,航海家吉尔伯特登陆纽芬兰群岛并以伊丽莎白女王颁发的皇家特许状宣告:“对今后发现的国家、土地……依照英格兰法律以‘完全产权’等方式处置。”“无主地论”和“有效占有论”取代“发现论”成为获得殖民地土地财产权的理论。如1606年,英王詹姆斯一世颁布特许状,第一次授予殖民者范围明确的土地,即规定弗吉尼亚公司有权取得詹姆斯河沿岸附近未被实际占有的区域,定居点100英里以内的土地、森林、沼泽及河流。弗吉尼亚公司成为当地“真正的主人和财产所有人”,而后陆续建设城堡、要塞、防御工事、城镇、村庄,任命治安法官、治安官及其他官员,设立市场、集市和交易所,并以英国法律治理当地事务。

——摘编自万立《近代早期的国际法理论与欧洲殖民帝国对殖民地的“财产化”》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早期的西方殖民理论的特点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个近代欧洲国家广泛认可“有效占有论”的案例(“案例”不能来源于材料),并予以阐释。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80年代中期,鉴于国际形势的变化,俾斯麦政府抓住机遇,开始大力进军海外,抢夺殖民地,拓展国际空间。1882年德国商人在西南非洲向当地土著头领买下第一块土地,18844月德国政府宣布该地区置于德国保护之下。随后,西非的多哥、喀麦隆和东非的坦噶尼喀等相继成为德国殖民地。此外,德国在南太平洋的殖民活动也迅速展开。在18844月至18855月短短的一年中,西南非、西非、东非以及南太平洋的许多岛屿上都升起了德意志帝国的大旗。

——摘编自邢来顺《国际战略空间经营与德意志帝国的崛起》

材料二   巴黎和会一开始,法国就提出了一个奴役和肢解德国的计划。在领土问题上,法国坚决要求从德国版图上夺回莱茵河左岸地区,法德边界以莱茵河为界,并建立一个法国保护下的莱茵共和国,还企图使巴伐利亚脱离德国,在德国南部建立一个独立的巴伐利亚共和国;1871年被德国夺取的阿尔萨斯—洛林应归还法国,并把藏煤丰富的萨尔盆地并入法国,还要夺取在非洲的德国殖民地。在经济上,法国主张向德国索取巨额赔款,赔款项目不仅包括一般的战费和因贸易上的亏损造成的间接损失,还有繁多的索赔项目。

——摘编自吴友法《法国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对德国外交政策述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19世纪80年代对外扩张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削弱德国的主要目的和主张。
2023-07-04更新 | 2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5年,英国科学进步协会委任德高望重的考古学家大卫·兰德尔·麦基弗对大津巴布韦遗址进行全面系统的发掘,希望能够彻底证明大津巴布韦不是非洲人的遗产。尽管再难以找到被破坏的历史文化堆积以供考古研究,但麦基弗还是发现,所有地层中出土的家用陶器都与现代马绍那人(非洲南部民族之一)的陶器存在着密切关系。此外,遗址中还有一些明显的舶来品,包括中国的瓷器和阿拉伯的玻璃制品,但是绝大多数的出土文物显然都应该是非洲当地所产的。麦基弗由此断定,大津巴布韦从各个方面来讲都毫无疑问地属于非洲。麦基弗的宣言点燃了一场论战之火,这场大火燃烧的时间甚至超过了整整一代人,到了1929年,有关大津巴布韦的建造者究竟是谁这一问题,学术界仍然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于是,英国科学进步协会又征召了另一位杰出的考古学家格特鲁德·卡顿·汤普森女士,由她对这个遗址重新考察。格特鲁德·卡顿·汤普森的调查可谓详尽彻底、细致入微,每个细节都可以称得上是是科学工作的典范。最后,她毫无疑问地宣布:“我认为,该遗址从每一个角度来看都属于非洲本土文化。”现在,世人已经普遍认为,非洲拥有众多令人神往的本土文化,这些文化为全人类的创新与成就增光添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摘编自【美】戴尔·布朗《非洲:辉煌的历史遗产》


(1)根据材料,指出“论战”双方的争论的结果及其体现的价值取向。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津巴布韦遗址所体现的文化特征。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非洲文化的认识。
2022-08-0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殖民主义者一踏上非洲领土就开始贩卖非洲黑人。18世纪,整个非洲大陆被掠奴、贩奴、卖奴的狂热气氛所笼罩。1815年,殖民主义列强在维也纳分赃会议上原则同意废止黑奴贸易。随之,欧美各国纷纷宣布禁止黑奴贸易。

——摘编自李忠人《近代殖民主义侵略非洲的动因和政策演变》

材料二   帝国主义对非洲的瓜分(1914年)

材料三   非洲国家独立进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黑奴贸易兴盛和衰落的经济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非洲国家的分界线的特点,并说明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以来推动非洲国家独立的客观因素,并分析非洲国家独立对世界发展的意义。
2022-07-18更新 | 193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6年,比利时的国王利奥波德二世在给英国大使的信中解释道:“我不想错失这个能使我们获得一块非洲蛋糕的机会。”利奥波德所说的蛋糕被证明是庞大的,这是非洲中部巨大的地区,经过十年的争斗和争吵后,1884年,欧洲势力的代表们在柏林相见,同意利奥波德的要求,同时通过柏林会议来控制非洲的划分。根据在柏林制定的条件,任何国家在非洲宣称的管辖范围内必须建立“有效占领”,并计划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

——摘编自[美]布赖恩·莱瓦克等《西方世界:碰撞与转型》

材料二   19101917年墨西哥革命的主要成果是191725日通过的宪法。从191010月以来几乎没有中断的战争所争取的目标与理想,都体现在这部宪法中。墨西哥和大多数拉丁美洲国家不同,它在19101917年间经历了这场资产阶级革命。这场革命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在时间上正好把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史上的“亚洲觉醒”(19051913年),到俄国十月革命后风暴时期(19171923年)之间的空白填补起来。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


(1)根据材料一,指出利奥波德实现“切蛋糕”愿望的途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途径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17年墨西哥宪法的性质并简述其意义。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方列强侵略扩张对第三世界的双重影响。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列强瓜分非洲的第一个阶段持续时间很短,以1881年法国占领突尼斯开始,以次年英国占领埃及结束。第二个阶段是持续时间最长的阶段,从1882年到1898年。在这个时期,欧洲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非洲大陆。首先,他们关注的是刚果和中非其他地区(18821885年),接着又关注东非。1885-1890年间东非始终排在欧洲人的议事日程上。后来,欧洲人义把注意力转向西非,18901898年西非被瓜分完毕。最后一个阶段(1898-1902年)有两个战略问题待解决:为了控制尼罗河进行的战斗,这次战斗是1898年的法绍达危机的关键时刻;布尔人(荷兰移民的后代)和英国在南非发生了战斗,这最终引发了18991902年的英国与布尔人的战争(第二次布尔战争)。

——摘编自【荷】H.L.韦歴林《欧洲殖民帝国:1815-1919


(1)根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列强瓜分非洲呈现出的特点。

材料二20世纪下半期,非洲大多数国家赢得民族独立后,殖民主义的影响暴露无遗。在殖民地时期非洲国家的边界均是欧洲殖民者人为划定的,即先进行所谓“地图上作业”,再去占领。这使民族传统的聚居区遭到割裂,导致了非洲国家彼此间的边界纠纷和冲突不断。非洲国家独立后沿袭继承的是殖民地时期的行政管理组织和立法制度,内部缺乏凝聚力,造成许多国家动乱不已。殖民地时期形成的畸形经济成为独立后非洲国家发展民族经济的一大障碍。殖民地时期,非洲的经济以出口西方列强需要的两种自然资源和农业经济作物为主,其传统的农业和手工业被扼杀,更没有现代工业。都是非洲国家独立后面临的重大难题。

——摘编自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针对“非洲国家独立后面临的重大难题”提出理化建议。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34年,阿尔及利亚被法国武装占领,被强行宣布为“法国属地”。法国殖民者利用强占的土地,吸引大量法国移民移居阿尔及利亚。法国除出售部分土地给法国移民外,还把土地转让给法国的大公司和投机商人等,建立了众多的大领地和种植园。在法国统治下,阿尔及利亚的农业开始朝着宗主国所需要的专业化方向发展,葡萄和蔬菜成为阿尔及利亚最主要的两项农作物。所产葡萄被销往法国,制成葡萄酒后再销往世界。1851年,法国把两国关税统一起来。20世纪初,法国征服了阿尔及利亚的全部国土,至此,阿尔及利亚被法国完全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此外,1836年英国取得了在摩洛哥的治外法权,1856年英国又获得了在摩洛哥的贸易特权,从而垄断了在摩洛哥全境的贸易。1859年,法国入侵摩洛哥,并获得与英国一样的特权。1824年,法国从突尼斯获得了最惠国待遇。1868年,英、法、意三国组成所谓的“财政委员会”,不仅控制了突尼斯的财政,还享有广泛的其他权利。突尼斯被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成为其原料供应国。利比亚也早在19世纪初就被英国势力渗透,其财政日益依赖于欧洲列强。到20世纪初北非四国已全部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欧洲列强的经济附庸。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历史》(卷4)等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法英等国对非洲殖民的手段。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法英等国在非洲的殖民扩张。
(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以非洲为例解释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内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