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23-24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1 . 【探究】小结中国古代重要的变法和改革,进而设问“判断一场改革成败的标准是什么”
2023-08-1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教学设计)-【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23-24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归纳明朝后期的社会危机有哪些?

材料一 其大者曰宗室骄恣,曰庶官疾旷,曰吏治因循,曰边备未修,曰财用大亏,其他为圣明之累者,不可以悉举,而五者乃其尤大较著者也。

——张居正《论时政疏》

材料额二   隆庆五年,全年财政的总收入只有250万两,而支出达到400多万两,赤字超过三分之一。

——摘选自刘志琴《张居正评语》

2023-08-11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教学设计)-【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23-24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简答题 | 适中(0.65) |
3 . 思考:结合所学,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王安石变法?
2023-08-1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教学设计)-【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23-24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思考:从王安石变法的具体措施中可以看出变法有何特点?并预测其结局。
   
2023-08-1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教学设计)-【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3-24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简答题 | 较易(0.85) |
5 . 思考:仁宗时期的庆历新政给王安石变法留下了哪些宝贵经验教训?
2023-08-11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教学设计)-【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23-24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思考:“商君虽死,变法犹存”,判断一场改革成败的标准是什么?

材料: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商鞅变法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取消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以致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车裂”。尽管如此,商鞅变法的措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深入民心,在秦国得以延续,故“商鞅虽死,秦法未亡”。

2023-08-11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教学设计)-【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22-23高三上·全国·课后作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国语·齐语》“相地而衰征”,韦昭注云∶“相,视也。衰,差也。视土地之美恶及所生出,以差征赋之轻重也。”。这说明“相地而衰征”(     
A.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B.减轻了国人赋税负担
C.减少了国家赋税收入D.彻底瓦解了传统田制
2022-11-27更新 | 81次组卷 | 5卷引用: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教学设计)-【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8 . 知识储备:
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名称背景内容意义
春秋战国商鞅变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魏孝文帝改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宋王安石变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清赋役制度改革(张居正的改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戊戌变法背景:政治:________后,中国内忧外患,民族危机加深;经济:________经济的发展;思想:________的传播和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内容:创________、办________、兴________,宣传________思想;提倡西学,议论时政;学习日本、俄国变革政治;提倡新学,主张兴________影响: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在社会上起到了
________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触犯了封建守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激烈反对,________发动政变,废除大部分变法措施
清末新政背景:________日益严重内容:改革教育、
派遣________、编练________、振兴商务、________
影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发展,但并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
南京临时政府与国民政府的改革中华民国建立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教育等方面由于民国时期政局动荡,国家始终未能实现实质上的统一,这些改革多以失败告终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新中国成立后________和各项民主改革,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中共八大中国共产党人努力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做法,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________上来,实行________的历史性决策
十八大大大会确定了全面建成________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全面实现________现代化

2022-09-12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政治制度(导学案)-导学案(选必1)
22-23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填空题 | 适中(0.65) |
9 .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
(1)背景
______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生产关系处于急剧变动之中。
②这一时期,兼并战争不断。
(2)目的:各诸侯国为了适应社会变动,实现富国强兵。
(3)概况
内容意义
       废除________,奖励耕织
②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
③实行什伍连坐,建立县制等
打击了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使秦国从一个西部边陲弱国一跃成为虎视群雄的政治军事强国,为秦成就统一霸业奠定了基础

2022-08-21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授课导学案(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0 . 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张居正改革
(1)背景: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府库空虚,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________不断加深。1572年,________即位,________出任内阁首辅,进行改革。

(2)内容:大力整肃吏治,加强________,裁减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
(3)结果:________辅政十年,国家财政收入增加,________相对缓和,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但他死后,除一条鞭法外,其他改革几乎全部被废止。
2022-06-06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课前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