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7 道试题
1 . 早期云冈石窟中的佛像从原先的高鼻深目,衣着厚重、身躯魁梧到云冈稍晚一些的石窟是孝文帝时期开凿的。其中佛像穿上了宽博的服装,面形消瘦,从早期的雄劲风格发展为体现南朝士大夫审美时尚的"秀骨清像"。这反映出当时
A.雕刻艺术题材多样B.北方分裂割据混战不止
C.江南经济得到开发D.佛教呈现出本土化趋势
2022-03-25更新 | 2258次组卷 | 21卷引用:吉林省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四年, 南齐派使节北上,恰逢冯太后丧事, 齐使欲以朱衣入见,北魏派人四次往返劝阻,皆不肯更衣。后北魏以精通礼学的名士成淹与之辩论,齐使不敌,只得以丧服入见。这一材料可用于研究(       
A.南北文化差异的原因B.礼乐制度的历史延续性
C.南北政权的隶属关系D.北魏封建化改革的影响
2023-05-31更新 | 1349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2023届高三5月适应考历史试题

3 . 孝文帝迁都洛阳不到四十年,北魏灭亡。《魏书》认为:“迁洛之举,群臣不顺,孝文设术以诈之,示威以胁之。不知厌乎累世安乐之余,经始百年荒横之地。一事不成,旧业尽弃,欲以何为?”这种观点认为迁都(       

A.加剧了北魏统治集团的腐败B.动摇了北魏政权的立国根基
C.不利于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D.丧失了保持民族特性的条件
4 . 对历代帝王陵墓的保护是中国古代固有的文化传统。北魏孝文帝在恢复祭陵制度的同时,对汉、魏、晋诸陵的维护沿袭了魏明帝的做法,并以古代帝王祭祀的礼仪“太牢之礼”祭汉光武及明、章三帝陵。孝文帝这一做法旨在(       )
A.尊重历代的贤明君主B.传承和弘扬鲜卑族文化传统
C.彰显其人道主义情怀D.表明北魏入主中原的正统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孝文帝对北魏历史有着深刻的认识,他指出:若当下再“因循”旧制,便无法适应已经变化了的客观形势。孝文帝决定“稽参古式,宪章旧典”,以移风易俗、实现文德之治。孝文帝做出的这一决定(     
A.强化了鲜卑民族文化的地位B.推动北方民族交融
C.促进了北方地区统一的进程D.全盘否定鲜卑旧制
2022-09-15更新 | 1635次组卷 | 23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红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据《通考》载,孝文帝颁行均田令,“令有盈者无受无还,不足者受种如法;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不得卖其分,亦不得买过所足。是令其从便买卖,以合均给之数,则又非强夺之以为公田,而授无田之人。”这反映出北魏均田制的基本原则是
A.禁止民间土地交易B.保障土地平均分配
C.限制土地兼并行为D.强化土地国有政策
2021-03-15更新 | 1799次组卷 | 20卷引用:通史模式第2讲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魏晋-高考历史二轮突破限时训练(中国古代史)
7 . 南朝王肃投奔北魏,孝文帝“雅相器重,朝野属目”。史载王肃“为魏制官品百司,皆如江南之制”,历隋唐到元而不变;王肃“为魏始制礼仪”改变了“稍僭华典,胡风国俗,杂相揉乱”的现状。这表明,北魏(     
A.封建化源于中央官制改革B.缓解了胡汉习俗间矛盾
C.强化了中华民族文化认同D.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8 . 北魏时的洛阳城规划了极富“国际”色彩的区域“四馆”、“四里”,对四方来奔的各族人士,一概加以安抚。其中,南人置于金陵馆,赐宅“归正里”。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彰显中原正统B.淡化南北矛盾C.推进汉化政策D.恢复朝贡贸易
9 . 公元491年,孝文帝决定重修庙号。他指出:率领拓跋鲜卑迈入中原的道武帝拓跋珪才是北魏政权真正意义上的创立者,其成就远非草原时代的首领拓跋耶律所能及,故以太祖作为拓跋珪的庙号。孝文帝此举旨在(     
A.削弱传统政治势力B.促成胡汉民族和解
C.推行中原文化制度D.确立儒家正统观念
10 . 南朝的宋朝秘阁藏书1.5万余卷齐朝藏书1.8万余卷,南朝统治者还多次下诏向民间征书;北魏孝文帝也曾诏“求天下遗书,秘阁所无、有裨益时用者加以优赏”。南北朝竞相下诏征书旨在(     
A.彰显华夏正统地位B.保护中华文化典籍
C.促进民族交流交融D.吸取外族优秀文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