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所取得的效果是相当可观的。以熙宁八年兴修的木兰陂为例,该工程修成后,“溉南洋之田万余顷,岁输军储三万七千斛”,“自是南洋之田,天不能早,水不能涝”。南宋后期,人们还为主持修陂的李长者修庙祭祀,颂其功德。王安石变法还有客观上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体现历史进步的一面。如募役法规定民户用交纳“助役钱”代替以往的职役,使农民再“无执役之苦”,同当时人身依附关系松弛的历史趋势正相适应。农户皆须“出钱以助募人应役”,也使广大农户把更多的农副产品投放到商业市场上去,以换取钱币纳官。“募役法”贯彻到后来,连许多曾经激烈反对变法的人也认为它利多弊少。

——摘编自吴泰《熙宁、元丰新法散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农田水利法实施所取得的效果。
(2)根据材料,简析募役法推行的历史进步性。
2 . 宋初,朝廷向一定级别的官员或官衙支赐专门钱物以供宴饮招待,这些钱物主要是公使钱、公使酒。王安石变法中将公使钱由原来的中央拨付改为中央和地方杂收应付。这一变化有利于
A.整饬官场的贪腐之风B.减轻中央财政压力
C.缩小地方财赋自主权D.强化公使钱的管理
3 . 【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朝中期“两税法”实施以后,土地制度逐渐变化,国家对土地采取“兼并者不复追正。贫弱者不复田业,姑定额取税而已”的政策,于是“田制不立”“不抑兼并”,土地私有产权完全确立。在宋代,土地买卖更加活跃,一些官吏豪绅大量购买土地……正如袁采所说的那样:“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
  土地可以自由买卖,正好为人们财富力量的转化和社会地位的变化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通道。于是,无论是土地所有者、还是土地的经营者都具有增加土地生产要素的投入。促进土地产出增长的动力机制。……这时的小农经济行为已经从自给自足型向剩余产品商品型转变,并且有多生产农产品多向市场提供剩余产品的自主要求。

——据张锦鹏《制度变迁与宋朝小农供给行为研究》整理


(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土地制度改革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土地制度改革的影响。

4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安史之乱后,唐朝中枢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三省制度遭到破坏,政事堂会议逐渐失去决策地位,皇帝直接参与的朝议制日益重要。肃宗时,长安东内始置延英殿,每侍臣召对,则左右悉去,故直言说议,尽得上达。”大凡大诛讨、建储、边防机要等大事,皇帝必召宰相至延荚,君相同决。延英议政虽有一定的时间规定,但若逢紧急事件过皆非时召见”,“延英宰相奏事,帝平可否’。延英殿专门商讨军国大政,其余庶政则由宰相在中书门下拟成熟状,经由皇帝画可而颁行。延英殿议政时宰相间党同伐异,争吵不休。按例参与延英议政的宦官首脑枢密使掌“出纳帝命一,往往乘皇帝不朝之机假传圣旨,恣行所肆。

——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唐朝后期延英议政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唐朝后期的延英议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在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的进士科考试中,太宗录取进士109人,与太祖朝相比,人数大增。此后历次进士科录取人数均达数百人,南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更高达987人,创有科举以来的最高数额。在宋朝科举考试中,寒庶之族开始受到真正的重视,科举及第的也越来越多。两宋时期取士范围的扩大,还表现在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员向社会各个阶层的延伸,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工商之士也被允许参加科举考试。太宗即位后,即开始着力提高及第士人的社会地位,在帝王的倡导下,朝廷自上而下皆厚待及第士人,由此也使得科举入仕的文臣的地位渐趋隆盛,宋朝的以文治国之策得到彻底贯彻。科举考试中的相关条令基本趋于完善,唐朝科举制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均予以废止,取而代之的是朝廷制定的严格的考试法令,这对于阻绝权贵之门的弄虚作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自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始,殿试除试赋、诗外,还试论,并且有的考题已开始涉及到某些现实问题,殿试内容的这一变化非常明显地反映出宋朝最高统治者希望于科场中选拔真正的治国之臣的愿望。

——摘编自徐红《宋朝科举制度的改革与社会价值观的演变》


(1)根据材料,概括宋朝科举制度的新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科举考试改革的意义。
2017-02-24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第17周周测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