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王安石变法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 题号:14019280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在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的进士科考试中,太宗录取进士109人,与太祖朝相比,人数大增。此后历次进士科录取人数均达数百人,南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更高达987人,创有科举以来的最高数额。在宋朝科举考试中,寒庶之族开始受到真正的重视,科举及第的也越来越多。两宋时期取士范围的扩大,还表现在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员向社会各个阶层的延伸,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工商之士也被允许参加科举考试。太宗即位后,即开始着力提高及第士人的社会地位,在帝王的倡导下,朝廷自上而下皆厚待及第士人,由此也使得科举入仕的文臣的地位渐趋隆盛,宋朝的以文治国之策得到彻底贯彻。科举考试中的相关条令基本趋于完善,唐朝科举制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均予以废止,取而代之的是朝廷制定的严格的考试法令,这对于阻绝权贵之门的弄虚作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自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始,殿试除试赋、诗外,还试论,并且有的考题已开始涉及到某些现实问题,殿试内容的这一变化非常明显地反映出宋朝最高统治者希望于科场中选拔真正的治国之臣的愿望。

——摘编自徐红《宋朝科举制度的改革与社会价值观的演变》


(1)根据材料,概括宋朝科举制度的新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科举考试改革的意义。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的业师梁启超先生说,王安石是大改革家,中国千古一人,在他以前,有过改革家,如在齐的管仲,在秦的商鞅。然而,论到有见识,彻底了解宋朝的政治缺失、人民疾苦,有办法解决它的问题,有毅力贯彻它的计划,在宋朝以前或其以后,中国只有王安石。

——黎东方《我对历史的看法》

材料二   据家费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下至单丁、女户,本来无役者,亦一概输钱,谓之助役钱。……以.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项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土肥瘠,定其色号,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

——《宋史》卷三百二十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王安石变法前的宋朝的“政治缺失”与“人民疾苦”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安石变法是怎样限制原有特权、追求社会的公平与公正的。
2021-08-21更新 | 9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问眸】

材料:王安石变法是宋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自宋哲宗元祐初年高太后、司马光等废除新法,到今天历史已走过了900多年。900多年来,有关评议和研究王安石及其变法的论著可谓是汗牛充栋。仅以20世纪为例,据不完全统计,研究、评议王安石的传记、变法史实的专书达90余种,发表论文约千余篇,而这些论著又是毁誉、褒扬,莫衷一是。……封建时代的学者把他看做“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异端,而20世纪初期的资产阶级学者则把他捧到天上,好象在千年前他就是一个为资本主义世界设计的大人物。20世纪50-70年代,史学界普遍接受列宁的评价“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进入80年代以后“抑王扬马(注:司马光)”的观点又流行一时。实际上900多年来,其所以跌宕起伏伏、毁誉不一,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反映着900多年的“社会气候”。

——李华瑞2007年11月10日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讲演稿

(1)根据材料,概括九百多年来对王安石及其变法的几种基本评价结论。

(2)指出影响研究评议王安石及其变法背后的“社会气候”。

2017-12-06更新 | 10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由于努尔哈赤晚年一些错误政策的推行,致使战乱中的辽东经济受到空前破坏。成千上万的汉民纷纷起来进行反抗,就连女真人也有逃亡。皇太极即位后启用汉官,以汉、金为榜样,有选择地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首先,改变努尔哈赤时期采取的把辽沈地区农民附庸在女真族的庄园中进行耕作的政策。其次,在政治上,限制女真贵族任意的横征暴敛。约束女真人行为的同时,吸收大批汉族知识分子和明降官、降将参与政事,注意缓和女真人与汉人之间的矛盾。以明朝为样板,建立封建化制度。在文化思想上,从本民族固有文化特点出发,有选择地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提高女真人的文化素质,希求较快地改变后金文化落后的社会面貌。由于皇太极实行改革,很快稳定了后金的统治秩序。

——袁闾琨、魏鉴勋《试论皇太极的文化改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皇太极改革的背景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皇太极改革的历史意义。

2017-03-06更新 | 6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