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王安石变法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7 题号:5723597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问眸】

材料:王安石变法是宋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自宋哲宗元祐初年高太后、司马光等废除新法,到今天历史已走过了900多年。900多年来,有关评议和研究王安石及其变法的论著可谓是汗牛充栋。仅以20世纪为例,据不完全统计,研究、评议王安石的传记、变法史实的专书达90余种,发表论文约千余篇,而这些论著又是毁誉、褒扬,莫衷一是。……封建时代的学者把他看做“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异端,而20世纪初期的资产阶级学者则把他捧到天上,好象在千年前他就是一个为资本主义世界设计的大人物。20世纪50-70年代,史学界普遍接受列宁的评价“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进入80年代以后“抑王扬马(注:司马光)”的观点又流行一时。实际上900多年来,其所以跌宕起伏伏、毁誉不一,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反映着900多年的“社会气候”。

——李华瑞2007年11月10日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讲演稿

(1)根据材料,概括九百多年来对王安石及其变法的几种基本评价结论。

(2)指出影响研究评议王安石及其变法背后的“社会气候”。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富强”是中国历代统治者施政的重要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

——《汉书·食货志》


(1)材料反映的根本问题是什么?简要分析其对秦国发展的影响。

在20世纪末叶提及王安石,我们只更感到惊异: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当王安石对神宗赵顼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疑的已知道可以信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之成长。当生产增加货物流通时,即使用同一税率也能在高额的流通状态里受到增税之成果。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2)王安石变法的原因是什么?“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的增长”的措施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法结果如何?

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仍可益固。溯自各国通商以来,进口洋货日增月盛……出口土货,年减一年,往往不能相敌。推原其故,由于各国制造均用机器,较中国土货成于人工者,省费倍蓰。售价既廉,行销愈广,自非逐渐设法仿造,自为运销,不足以分其利权。……臣拟遴派绅商,在上海购买机器,设局仿造布匹,冀稍分洋商之利。

——摘自李鸿章《试办织布局折》(1882年)


(3)据材料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在对外贸易方面面临着什么问题?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李鸿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4)据上述材料,谈一谈“求强”与“求富”的关系给我们的启示。(注意:回答本题时,不得照抄原文)
2020-02-09更新 | 4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4)
【推荐2】【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方田均税是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之一……均税,是对清丈完毕的土地重新定税,做到纠正无租之地,使良田税重,瘠田税轻(注:秋税按亩征收粮食,夏税以收钱为主或折纳绸、绢、锦、布),对无生产的田地,包括陂塘、道路、沟河、坟墓、荒地等都不征税。一县税收总额不能超过配赋的总额,以求税赋的均衡。
——周泽民《北宋方田均税》
材料二   1872年7月,进一步通告在全国丈量土地,发给土地的实际所有者(使用者)以土地执照,确认其土地所有权。……1873年7月发布了“地税改革法令”。规定:凡持有土地执照者,均要向政府缴纳地税,地税的税率为土地价格的3%,一律用现金缴纳。土地价格由政府规定,而政府规定的价格很高,以致地税也很高,甚至与幕府时代的封建年贡不相上下。此外,政府还按地税的1/3向土地所有者征收附加税——村费;将旧税法中“水田交纳实物,旱田交纳货币或实物”的规定,改为“一律用货币交纳”。
——《明治维新下的土地改革》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北宋实施方田均税的主要目的。
(2)对比材料一、二,两者在地税的征收方式上有何显著不同?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土地改革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2016-11-27更新 | 22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基层治理关乎社会稳定,宋朝以来绅士阶层随着科举改革社会地位不断上升,在基层治理中愈加发挥重要的作用。某学校学生就此开展研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同学整理:宋朝以来绅士阶层社会地位的提升

社会问题解决方案
均田制崩溃以后,国家不能越过地主阶级直接掌握土地与农民。宋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地方绅士阶层难以获得政权,就将自己的经济、文化力量上升为政治力量控制乡村社会,出现了国家与地方社会脱节的现象。方案提出内容结果
三舍法北宋王安石将各地选送的太学生分为三等,层层培训选拔官员,改革单纯通过考试选拔官僚的制度。变法的政治实验失败。
学校取士北宋程颢通过学校选拔官员并要求由儒家学者主导文化教育并获得向朝廷推举官员的权力。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采纳。
科举理学化南宋姚勉通过科举理学化,让皇帝承认信奉理学的乡村绅士才是国家选官的恰当对象,承认他们在乡村社会的文化权力和政治地位。理学的最高解释权归皇帝,将升科举、理学与官学体系结合,秀才和举人成为功名身份。

以绅士阶层社会地位的提升为视角,解读材料所蕴含的相关历史信息。
2020-11-27更新 | 1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