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迹近于敛财, ……那时的百姓,实有不堪再括之苦。”作者认为王安石变法(     
A.加重人民的负担B.实现了富国强兵
C.使北宋走向衰亡D.加强了社会管控
2023-10-05更新 | 730次组卷 | 95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传统的“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的这些措施(     
A.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B.稳定了灾区的社会秩序
C.兼顾了赈济与发展生产D.意在构建政府救灾体系
3 . 简述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2022-11-1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王安石推行变法期间,苏轼在给宋神宗的上书中说:“惟商鞅变法不顾人言,骤至富强,亦以召怨天下……虽得天下,旋踵灭亡。”司马光评价王安石变法时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唯恐不迨。”据此可知他们(  )
A.完全是保守势力的政治攻击B.对商鞅变法的评价中肯
C.借机反对王安石变法D.实事求是地反映了现实问题
6 . 王安石变法中的方田均税、免役、保甲、科举、青苗等新法,在形式和内容有所变化及增损的情况下,均为宋朝以后的历代所沿袭。这说明王安石变法
A.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势B.核心内容是扩大财源
C.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D.仍存在着诸多的弊端
7 . 王安石将百姓按户等轮流到州县当差役的方法,改为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募役费用由当地主户按户等分担。对于此法……南方百姓相对富庶……故多不反对;北方百姓中穷苦者因此雪上加霜,助役钱使贫者更贫。这表明
A.北方农耕技术落后B.募役法不具有进步性
C.改革需结合实际情况D.南北方经济制度差异大
2020-12-11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一   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

——《资治通鉴》卷226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爱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违反规定);浚(掠夺)我以求宠(加官进爵),敛索无冬春。织绢未成匹,缫丝未盈斤;里胥(官吏)迫我纳,不许暂逡巡(延缓)。……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买来了朝廷的恩宠)。

——《白居易集》卷2《重赋》

材料二   今介甫(王安石)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司马光《家传集》

材料三   今之散青苗钱(农作物青黄不接时,官府提供的贷款)者,无问民之贫富,愿与不愿,强抑与之,岁收其什四(十分之四)之息。

——司马光《司马光集》卷60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税法的历史意义?并阅读材料三指出唐朝赋税改革与王安石变法存在的相同弊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王安石变法。
2020-11-11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他忧国忧民,勇于担当,用雷厉风行的改革给萎靡因循的北宋中期政坛注入一股强烈的“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改革精神。这里的他
A.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
B.变法得到广大人民和上层官僚的支持
C.进行改革实现了北宋的富国强兵
D.通过改革实现了“兵农合一”的募兵制
2020·北京·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10 . 宋代自然灾害频发。王安石认为“以有限之食,给无数之民……有惠人之名,而无救患之实”,无法解决根本问题。他希望培育农民自身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上有善政而下有储蓄”。以下措施反映其救荒思想的是
①实行均输法 ②兴建水利工程 ③鼓励百姓养马 ④低息借贷钱谷给农民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0-10-05更新 | 5120次组卷 | 39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