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日维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近代中国女性社会教育的发展状况,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尺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98年5月,中国第一所女学堂----上海中国女学堂正式创办。女学堂办学“中西并重”,“堂中功课,中文西文各半,皆先识字,次文法,次读各门学问启蒙粗浅之书,次读史志、艺术(格致)、治法、性理之书”。学校章程规定:“学堂之设,悉遵吾儒圣教……为大开民智张本,必使妇人各得其自有之权,然后风气可开。”学堂将续《汉书》、作《女诫》流传后世的班昭作为典范,期待女学生们“处处贤惠,知书达理,博古通今”。

(注:堂中一切捐助、创始及提调、教习,皆用妇女为之。)

材料二   20世纪初,伴随着“女权”概念的输入,女性独立的呼声陡然高涨,进步之士对班昭的批评屡见报端。新女性追随的典范转而变为一批外国女杰,赞誉尤高者为“批茶女士”(《黑奴吁天录》的作者斯托夫人)和法国的罗兰夫人(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女革命家)。1904年,广东香山女校在“学约”中鼓舞学生:“美国放奴,批茶之力,我辈女流,曷不瞻仰?”1907年,《时报》发表《哭秋女士》诗,将秋瑾与罗兰夫人相提并论。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夏晓虹《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海中国女学堂的办学特点,并谈谈你对其“中西并重”办学方针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外国女杰榜样流传对中国社会进步的作用。
2023-11-1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名校统考(11月大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大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