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 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 百日维新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 题号:20701722
近代中国女性社会教育的发展状况,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尺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98年5月,中国第一所女学堂----上海中国女学堂正式创办。女学堂办学“中西并重”,“堂中功课,中文西文各半,皆先识字,次文法,次读各门学问启蒙粗浅之书,次读史志、艺术(格致)、治法、性理之书”。学校章程规定:“学堂之设,悉遵吾儒圣教……为大开民智张本,必使妇人各得其自有之权,然后风气可开。”学堂将续《汉书》、作《女诫》流传后世的班昭作为典范,期待女学生们“处处贤惠,知书达理,博古通今”。

(注:堂中一切捐助、创始及提调、教习,皆用妇女为之。)

材料二   20世纪初,伴随着“女权”概念的输入,女性独立的呼声陡然高涨,进步之士对班昭的批评屡见报端。新女性追随的典范转而变为一批外国女杰,赞誉尤高者为“批茶女士”(《黑奴吁天录》的作者斯托夫人)和法国的罗兰夫人(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女革命家)。1904年,广东香山女校在“学约”中鼓舞学生:“美国放奴,批茶之力,我辈女流,曷不瞻仰?”1907年,《时报》发表《哭秋女士》诗,将秋瑾与罗兰夫人相提并论。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夏晓虹《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海中国女学堂的办学特点,并谈谈你对其“中西并重”办学方针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外国女杰榜样流传对中国社会进步的作用。
【知识点】 百日维新 清末新政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奏定学堂章程》(1904年1月)

各类学堂培养目标
初等小学堂以启其人生应有之知识,立其明伦理爱国家之根基,并调护儿童身体,令其发育为宗旨。

普通小学堂
以施较深之普通教育,俾毕业后不仕者从事于各项实业,进取者升入各高等专门学堂均有根柢为宗旨;以实业日多,国力增长,即不习专门者亦不至暗陋偏谬为成效。
高等学堂大学堂以各项学术艺能之人才供任用为成效;通儒院以中国学术日有进步、能发明新理以著成书、能制造新器以利民用为成效。
实业学堂以振兴农工商各项实业,为富国裕民之本计;其学专求实际,不尚空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04年清政府教育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概括清政府教育改革的主要特点。
2017-02-24更新 | 20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其进士,大抵千人得第者百一二:明经倍之,得第者十一二,……试之日,或在殿廷,天子亲临观之,试已,糊其名于中考之,文策高者特授以美官。

——(唐)杜佑(通典)


          明代天启年间青花瓷
注:图案中有“白马紫金鞍”的文字,源于一首古民谣:“白马紫金鞍,骑出万人看。借问谁家子,读书人做官。”

(1)分别指出材料一中①②的史料类型。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的特点。

材料二   下表为我国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事件
1851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
1898戊戌变法运动
1900义和团运动达到高潮
1906清政府预备立宪
1911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
1915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9五四运动爆发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2)任选材料二中三个或三个以上相互关联的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为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写出所选事件;论题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阐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12-21更新 | 2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杂以九等。……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惇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摘自《曾文正公全集》(1861年)

材料三   采法、俄、日以定国是,愿皇上以俄国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而已。昔彼得为欧洲所摈,易装游法,变政而遂霸大地,日本为俄美所迫,步武泰西,改弦而雄视东方。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同,其后底盛强与我异,日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条理尤详,取而用之,尤易措手。

——康有为《上清第六书》


(1)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分别指出对应历史事件并概括其核心主张。
(2)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些主张实施失败的原因。
2022-02-26更新 | 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