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日维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戊戌变法期间,德国获悉《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有聘任英文教习12人、德文教习1人的计划后,德国公使照会总理衙门,称这将会“损害中国的独立并使个别国家施加占优势的和不合理的影响”,要求增加德文教习名额。这一要求的实质是为了(     
A.缓和德英关系B.推广德语教育
C.维护中国权益D.争取在华利益
2022-10-27更新 | 3280次组卷 | 25卷引用:回归教材重难点05从新旧并存看晚清时期的中国-【查漏补缺】2023年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过关(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康有为在写给光绪帝的奏折中认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他指出,开国会、立宪法、行民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本来就有的,《周礼》中的“三询”、《尚书》中的“谋及卿士,谋及庶人”就是君主立宪的本原形态。这表明康有为(     
A.要求废除旧法创立新制B.注重中西文化的相互融合
C.托古改制减少变法阻力D.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
2023-03-17更新 | 819次组卷 | 7卷引用:高三三轮复习必考热点中国近现代史1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898年9月,慈禧废除百日维新期间的改革措施。美国驻华公使康格致函国务卿指出:皇太后决心将时钟往后扳,过不了多久,进步的钟摆就会摆回到皇帝最近开始起步的地方,据此可知
A.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B.西方列强力图干预中国内政
C.传统外交体制的近代化D.部分西方人士认同维新变法
2022-01-27更新 | 611次组卷 | 4卷引用:二轮拔高卷07-【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山东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894年,翁同龢在读到《新学伪经考》后,在日记中评论康有为说:“真说经家一野狐也”。赞同变法的大臣孙家鼐读了《孔子改制考》之后,也忧心忡忡,“窃恐以此为教,人人存改制之心,……是导天下于乱也”。这说明(     
A.变法冲击了儒学的地位B.维新思想冲击晚清统治基础
C.新旧知识分子阵营分明D.改革势力之间尚未达成共识
2023-10-18更新 | 605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07 旧民主主义革命-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高频考点追踪分析与预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提到:“尝考泰西之所以富强,不在炮械军兵,而在穷理劝学……其各国读书识字者,百人中率有七十人……夫才智之民多则国强,才智之士少则国弱……今宜改武科为艺学,令各省、州、县遍开艺学书院。”康有为此说旨在(     
A.传播西方艺学知识B.提高民众识字水平
C.扩大变法阶级基础D.探索启民富国道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等早期著作中以“托古改制”的手法提出了向西方学习、行君主立宪的主张。而根据内廷档案《故宫藏光绪二十四年内府抄本〈杰士上书汇录〉》的记载,戊戌年康有为上呈给光绪的两本变法参考《俄彼得变政记》《日本变政考》,非但不主张限制君权,反而鼓励光绪师法俄日,大张君权。由此可以得出(       
A.原始档案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B.历史研究需对多项史料进行对比互证
C.综合多种历史记录即可了解客观史实
D.通过文献研究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898年,湖南按察使黄遵宪奏请设立警察署,获准后在长沙创设湖南保卫局,“去民害,卫民生,检非违,索罪犯”。戊戌政变后该局撤并于保甲局。1902年改为湖南保甲团练总局。1905年改保甲团练总局为湖南警务总局。据此可知(     
A.清政府地方官员有变革精神B.变革未超出中体西用的范畴
C.长沙的地方治理趋向近代化D.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艰难曲折
2023-05-07更新 | 448次组卷 | 5卷引用:阶段性检测卷04中国近现代史(二)-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列是关于维新派围颐和园、软禁慈禧太后的四则史料,这些史料(     
史料内容来源
杨深秀尝夜半奋髻起曰:“八旗宗室中,如有徐敬业其人,我则为骆丞矣"胡思敬《戊戌霜录》
深秀以常言,得三千杆毛瑟枪園颐和园有余也《戊戌变法)第4册
1898年春,康对人说:“此时若有人带兵八千人,即可围颐和园,逼胁皇太后,并逼胁皇上,勒令变法,中国即可自强”梁鼎芬《康有为事实》
康长素向人言,以兵園园湖,不令太后与闻国政。此语宣传都下,余曰:“速发传单,言我等与康无交情,免受其祸”《金銮琐记》
A.佐证戊戌变法带有浓厚暴力色彩B.反映了维新派变法策略有失严谨
C.说明慈禧太后态度关乎变法成败D.证明了军队在变法中的重要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甲午战后,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开始意识到改革选官制度的重要性。百日维新时期颁行的 法令规定,废除八股取士,改试策论,定期举行经济特科这一法令的颁行

A.废止了传统的科举制度B.揭开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序幕
C.引发了强烈的反对声浪D.开启了民族资本的“黄金时代"
2021-05-15更新 | 774次组卷 | 6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政治史-考点09戊戌变法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梁启超曾描述光绪帝变法前的心态,“与其亡国……不如姑冒险而变法,幸则犹可望收政权而保国土,不幸亦可大开民智,而待之将来,中国或可存一线焉”。这说明(       
A.民族危机的加深推动了改革进程B.变法初衷蕴含责任感和献身精神
C.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D.改良道路不符合中国国情
2023-12-05更新 | 204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4 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