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2 道试题
1 . 姚公鹤在《上海夜话》中说:“邻近租界的华资企业,也有可能间接得到租界庇护的好处。因为当国内发生骚动或叛乱之际,他们也可分享到外国炮舰和军队的保护,不受……这些地区的威胁。”材料认为上海商贸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A.特殊的社会政治环境
B.优越的经济地理条件
C.列强的直接军事保护
D.最早开埠通商的机遇
2018-09-17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半月考历史试题2
2 . 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风,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至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这段话的含义表明,这场战争 ( )
①打破了清朝闭关锁国的状态                      ②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旧制度的解体
③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过渡        ④是一场反封建的战争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4 . 鸦片战争后,清朝把《南京条约》看作“永相和好”“永息兵端”的“万年和约”,开始着手处理与各国“妥议税饷章程”等“善后事务”,以确保“中外相安”。此事表明:(       
A.清政府满足了列强的要求,自此中外相安
B.清政府和列强的关系发生本质变化
C.清朝统治者看不清西方列强的本质
D.清朝统治者开始开眼看世界
5 . 鸦片战争时期,清军与英国军队交战时,往往出现大量民众就地观战的现象;许多民众还主动向英军出售蔬菜、牲畜和粮食。由此可知
A.民众生活非常贫困
B.满汉矛盾日益尖锐化
C.民众国家观念谈薄
D.英军行动没有侵略性
2018-02-0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抚州七校联考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翻阅清末到现在各个版本的教科书之后,蓝诗玲发现,从1920年代开始,中国教科书当中对鸦片战争的提法出现了变化。在那之前,鸦片战争只是清政府诸多问题中的一个,和新疆平叛、太平天国内乱等量齐观,而中国人谈论鸦片战争会带有更多的自我批评的色彩;在那之后,情况大不一样,鸦片战争一跃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当时中国社会的所有问题亦被统统归咎于帝国主义。
——摘自蓝诗玲《鸦片战争——毒品、梦想和中国之形成》
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相关史实,中国教科书对鸦片战争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请说明原因。
(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7 . 中国近代有一不平等条约规定:“凡英民禀告华民者,必先赴管事官(即领事)处投禀,事官先行查察……间有华民赴英官处控告英者,管事官均应听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该条款规定,使中国丧失了什么主权
A.司法主权B.贸易主权
C.关税主权D.领土主权
8 . 中英《南京条约》中有“领事报关”的条款,规定:洋船至,将船牌、舱口单、报单等件,送交口岸本国领事,领事以此通知海关,于卸货、装货时,“共同查验”,交纳船钞税银,海关即发完税红单,领事凭红单,发回船牌等件,然后出口。这项条款
A.表明中国海关主权丧失B.有助于中国海关制度进步
C.促进中英贸易迅速增长D.使在华洋人取得治外法权
9 . 屈文生将《南京条约》中有关香港岛的英文官本、中文官本及其中译本整理成为下面表格:

表格中的信息反映出
A.中英两国君主的政治地位不同
B.清朝天朝上国的观念依旧浓厚
C.中英两国对香港问题针锋相对
D.清朝否认英国拥有香港主权
10 . 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各不相同,陈旭麓先生说西欧是走出中世纪,而“中国是被轰出中世纪的”。把中国“轰”出中世纪的是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启蒙思想
D.工业革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