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1 . 五口通商后,福建武夷山的特产茶叶行销海外,山民纷纷伐木铲草种茶,使得“苍崖铲为赤壤,清溪泛为黄流”。但“外洋印度产茶日多,(武夷茶)行销日滞”,又因外商控制了价格,最终武夷“市疲山败”。这说明了
①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   
②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③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使武夷茶叶失去海外市场
④鸦片战争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10·上海·高考真题
2 . 183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阿美土德”号对上海进行侦察和测绘,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了一个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开放上海。该条约是
A.《北京条约》B.《天津条约》C.《辛丑条约》D.《南京条约》
3 . “金陵城中军势涣,大府主和不主战……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该诗描述的历史现象是
A.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B.《南京条约》的签订
C.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D.清朝官员腐败无能
2019-01-2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河北省张家口市八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1856年常住上海的外国人总数为200多人,但当年仅由英国领事处理的刑事案件就达503起,其中630余人次的涉案者为英国人。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
A.上海社会治安状况混乱
B.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高涨
C.英国人法律意识淡薄
D.领事裁判权任其为所欲为
2018-12-21更新 | 166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3届河北冀州中学高三一轮检测历史卷
5 . 鸦片战争前,制约英军航行作战的关键是其对中国沿海缺乏地理认知和准确的海图。为此,鸦片战争期间,英军在中国沿海展开大范围水文调查,这一行为并没有受到清军的干扰。这说明
A.清政府缺乏近代海权观念
B.清朝海上军事实力不足
C.英国的殖民扩张准备充分
D.中英综合国力差距巨大
6 .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下列内容不能直接作为这一论点依据的是
A.赔款2100万银元B.割香港岛给英国
C.开放五口通商口岸D.与英国协定进出口中国货物的税款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不能希望贸易立刻就发展到按照该国(中国)人口的众多、土地的富饶和人民的勤勉所可测定的那种规模······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拓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

—1854年英国《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材料二无论什么时候关于谈判条约的修订,我们都可以提出建议······一、争取广泛地进入中国的内地,以及沿海各城市;二、争取长江的自由航行,并进入沿江两岸直到南京为止的各城以及浙江沿海人烟稠密的各大城市······

—1854年英国《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请完成:

(1)材料一中“自从条约缔结以来”指的是什么条约?根据材料一,你认为英国要求修约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所列的内容,英法两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得到了吗?简述理由。

(3)根据材料一、二,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和鸦片战争的关系。

9 . 《南京条约》规定:“今大皇帝准从嗣后不必依照向例(公行制度)……其随意觅跟随、买办、通事,均属合法。”这一规定
A.标志着清朝公行制度最终废除
B.取消了英商在华贸易的限制
C.推动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D.使普通民众与外商联系加强
10 . 下表为两人对发生于1839年中英某次战役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双方林则徐(中国)义律(英国)
描述英舰开炮后,关天培立即下令座船回击,并指挥各船协力进攻,多次击中窝拉疑号。接仗约有一时之久,窝拉疑号“帆斜旗落,且御且逃”,海阿新号亦“随同遁去”。英舰原泊于清军舰队的下面,开战后,“(英军)倾泄了毁灭性的炮火”。“中国人以他们的固有精神回击,但是,我方可怕效力的火力很快便显示出优势”。战斗进行了不到3刻钟,清军便撤退了。

A.义律亲自指挥了战斗
B.清军在战役中占据优势
C.清军进行了英勇抵抗
D.英军舰队率先退出战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