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救亡图存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内忧外患的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仁人志士走上了探索与抗争的救亡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八日曾国藩在《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中说: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四   “明定国是”诏书明确宣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清德宗实录》卷418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乙已日


(1)根据材料一图片所示内容,按其发生的时间先后排序。(     )
A.①②③④B.④②①③C.②①④③D.③①④②
(2)作为“可视的历史”,类似材料一这样的图像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历史有什么价值?
(3)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近代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要求史论结合。
(4)概括材料二、三、四有关“救亡之路”的共同点及其差异。
(5)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中国近代前期的“千年变局之救亡之路”?
2023-01-13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东政法大学附属松江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小明同学对南京这座城市很感兴趣,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他首先搜索到下列几张 图片。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1.请将以上四幅图片与其名称相匹。(将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
①图一:__________ ②图二:_____________
③图三:___________ ④图四:_____________
A.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 B.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C.南京临时参议院成立时合影 D.中英《南京条约》签字仪式
在对事件有了初步认识之后,小明继续进行史料的搜集,又找到了如下文字史料。

材料A:国民党因其不能解决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不能应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要求,不 能代表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从而失去了民众的支持,丧失了在中国大陆的统治权。

——2019年版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B: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 西藏、青海。

材料C: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 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材料D:在与一个在组织、训练和装备上占有绝对优势的敌军的战争中坚持了八年,这 一顽强抵抗对于反轴心国的整个盟军的战争努力作出了重大贡献。

——【美】易劳逸:《毁灭的种子:战争与革命中的国民党中国(1937-1949)》

2.请将四个材料与上述图片中的历史事件相匹配。(填涂材料序号)
①图一:材料____ ②图二:材料_______
③图三:材料_____ ④图四:材料________
3.小明发现以上四则材料,可以分为两类。你认为应该如何分?并说明理由。
4.同样是对国民党的评价,材料 A 和材料 D 态度有何不同?试分析其原因?
5.社团课上,老师要求小明对南京这座城市的历史进行简单介绍。请根据上述史料, 结合所学,自拟一个主题,写一篇介绍南京历史发展的小论文。
要求:
(1)文章必须围绕主题展开。
(2)论点应有材料支持,并需有自己的结论。
(3)论述层次清晰,文字通顺流畅。
2023-01-11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南京条约》第一条

英文本的《南京条约》第一条:“嗣后大清大皇帝与英国君主永存平和,所属华英人民彼此友睦,双方政府都必须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和财产权。”

——转摘自《炎黄春秋》2011第四期


(1)《南京条约》前的中英两国的社会状况存在什么差异。
(2)英国人为什么要在《南京条约》第一条中提出要“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和财产权” ,说明理由。
2020-05-1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南京条约》选择福州为通商口岸是因为“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选上海是因为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且临近富饶的江浙”。英国选择通商口岸首先考虑的是
A.倾销鸦片
B.市场因素
C.输出资本
D.人口迁徙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小华在整理“1843年与1858年进口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的时候,发现少了一个关键的数字,这个数字可能是

A.4.98%
B.16.38%
C.18.35%
D.20.87%
2019-09-17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松江二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内地土产出口,外来洋货内销,取道湖广粤北者日少,上百万以挑运、护运、开旅店为生者,失了谋生之路。”导致此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五口通商后,广州外贸垄断地位被打破
B.五口通商后,沿海沿江航运得到了发展
C.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中国南方陷入内乱
D.辛亥革命起自南方,中外勾结遏制革命
7 . 1928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发起改订新约运动。此举是为了收回哪一条约开始丧失的主权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8 . 国家记忆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集体记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留给我们的既有被迫融入世界的屈辱记忆,又有找寻中国发展道路的革命记忆,还有追求国家富强的改革记忆。


(1)请列举能体现以上三种记忆的历史事件。
(2)选择其中一种记忆,论述它如何塑造了中国的历史进程。
2016-11-18更新 | 3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上海松江二中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9 .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此条文出自
A.《天津条约》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016-11-18更新 | 8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上海松江二中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