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 道试题
1 . “……当(英)舰突破虎门要塞,沿江北上,开向马乌涌(炮台时),(珠)江两岸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军队与我(英)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这一奇怪现象突出说明
A.清政府已经失去人民支持B.民族观念民族意识淡漠
C.民众对世界情况一无所知D.中国国内社会矛盾尖锐
2 . “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这强调的是(     
A.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西方的主导性
B.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
C.中国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
D.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
2019-01-30更新 | 3373次组卷 | 69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六安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右侧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
A.颁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B.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
C.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D.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
2019-01-30更新 | 4018次组卷 | 40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019-01-30更新 | 4162次组卷 | 67卷引用:2014-2015学年安徽宁国津河中学广德实中高二5月联考历史试卷
6 . 从1840年开始,为打开中国大门,列强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下列表格中甲、乙两者之间存在紧密关联的是
A鸦片战争广州、上海等通商口岸开放
B第二次鸦片战争革命开始成为中国时代主流
C甲午中日战争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列强闯入北京并火烧圆明园

A.A
B.B
C.C
D.D
7 . 《南京条约》申明:“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后来的《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又于“平行之礼”一条无不详为备列。“平行之礼”对当时中国的影响表现在
A.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B.加速传统礼仪制度的崩溃
C.导致朝贡体系彻底瓦解
D.冲击了夷夏之防观念
8 . 下表是关于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中的战争赔款与支出军费统计数据,而1840年清政府的财政收入约为4000万两,据此合理的认识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破坏程度更低
B.清政府对国防军事建设的资金投入停滞
C.战争赔款减少缓解了清政府的财政窘境
D.清政府的财政体系面临崩溃的局面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今以来,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8月29日)

材料二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4月17日)

材料三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由诸国分应主办……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

——《辛丑条约》(1901年9月7日)


(1)比较材料一、二反映的条约内容的异同。
(2)《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进入了争夺侵华权益的新阶段,请结合材料三加以说明。
(3)综合上述材料,简述中国是怎样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10 .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广州等五港口英商,或常期居住,或不时往来,均不可妄到乡间任意游行,更不可远入内地贸易。”此规定
A.体现了对中国主权的维护
B.成为鸦片战争再次爆发的借口
C.限制了中英间的贸易往来
D.表现出统治者对洋人的警惕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