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 道试题
1 .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逐渐对外开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京条约》中规定开放广州等五处通商口岸,标志着清政府不得不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B.晚清的开放由南向北,由沿海向腹地推进
C.晚清的开放,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社会的变革
D.晚清通商口岸的开放,表明清政府由传统的理藩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
2018-10-1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太湖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
2 . 近代史上,列强获得下列侵略权益的先后顺序是
①协定关税
②领事裁判权
③划定“使馆界”
④在通商口岸设厂
A.①③④②
B.①②④③
C.④①②③
D.②③①④
2018-10-11更新 | 262次组卷 | 30卷引用:安徽省霍邱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3 . 下图是近代中国不同时期的通商口岸示意图。通商口岸开辟的变化,反映出这一阶段
A.列强侵略集中于南方
B.被动开放走向主动开埠
C.列强势力深入中国腹地
D.中国融入世界步伐加快
2018-09-04更新 | 159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定远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4月月考试题
4 . 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B.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产生
C.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D.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
2018-08-15更新 | 481次组卷 | 34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普通班)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据史料记载,鸦片战争前的广州民夷冲突中,由夷人肇事的冲突占81.8%,每个冲突都有明晰的事故原因,也并未因此而发展为群体性的抗夷事件。鸦片战争后近10年间,华人无故袭击夷人的事件占87.5%,事件升级为群体事件的比例达50%。这一变化反映出
A.中国民众的传统心态受到冲击
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
C.中国民众的近代民族观念形成
D.清政府借民夷冲突维护统治
6 . 南京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见证了中国近代的耻辱和记录了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足迹。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签订《南京条约》   ②渡江战役   ③南京大屠杀   
④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⑤太平天国定都
A.①③④⑤②B.①⑤④③②C.①④③⑤②D.①②③④⑤
7 . 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关税由中英双方协定;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进一步明确规定:关税按货价计算,每百两仅征银两五钱;1861年清政府颁布《通商各口统共章程》,规定各国商人与英高享有同等关税特权。这表明中国
A.关税主权遭到了严重破坏国
B.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C.清政府主动开放进程加快
D.取得关税“最惠国待遇”
8 . 1853年,由于反清组织小刀会占领上海部分地区,1853年至1854年间外国领事暂代清政府收取上海的关税。1854年6月清政府与美英法三国领事会谈并达成协议,成立一个由三名领事代表组成的税务司署——上海海关税务司。该机构的设立
A.使得中国的海关收入大量流失
B.是清政府面临政治危机的产物
C.缓解了清政府与列强间的矛盾
D.标志着中国海关走向了近代化
9 .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认为,“这些说不同的语言并有着奇怪习俗的夷人应该获准管理自己——以显示中国的宽宏大量,并减轻管辖他们的任务”。下列条款与此意思相符的是
A.“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B.“允许英国人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永久性居住”
C.“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D.“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2018-03-29更新 | 481次组卷 | 1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10 . 鸦片战争之后,面对潮水般涌入的“洋药”(鸦片),清政府不得已准许本国栽种土烟,企图通过“内地之种日多”,使“夷人之利日减”,“迨至无利可牟,外洋之来者不自禁而绝”。这本质上揭示了(     )
A.清政府开始与西方列强进行商战B.为改善民生清政府放弃闭关锁国
C.鸦片走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严重D.清政府对鸦片走私缺乏清醒的认识
2018-03-14更新 | 204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