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阅读表格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对西方人及西方国家称呼的变化   

A对外国人的称呼变化B对西方国家称呼的变化
时间称呼时间文件称呼
鸦片战争之前“夷”晚明《职方外纪》“以西把尼(西班牙)东北为拂郎察(法国)。”
鸦片战争到新中国初期“鬼子”晚清《圆明园失宝叹》将法国与俄罗斯分别称为“佛狼西”与“罗刹国”
民国初年和新中国初期“外国佬”1901《过渡时代论》顺流而渡者,其英吉利耶? 乱流而渡者,其法兰西耶? 方舟联队而渡者,其德意志、意大利、瑞士耶? 攘臂冯河而渡者,其美利坚、匈牙利耶?”
改革开放后“老外”;信息时代网称“歪果仁”

——据《从中国对西方人与国家称呼的变化》整理

提炼材料中关于“中国对西方人称呼的变化”或“中国人对西方国家称呼的变化”的观点并加以阐述。(要求:围绕材料中的A类或B类材料展开分析,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7-14更新 | 266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史学界关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对近代中国的影响,从总体评价上看,共有四种不同意见,每一种意见都代表了人们对西方侵略对中国影响的不同看法。

观点类别核心观点主要内容
第一类完全肯定在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中,“西方文明起了决定意义的作用”。因此,对于西方的殖民征服,“马克思主义者不但不应当指斥,而且还要加以鼓励、帮助,使它尽快在全世界范围内成反封建的历史使命。”
第二类给中国带来的是数不清的灾难,同时,也承认它在客观上起了某些积极作用鸦片战争以来,资本主义列强破门而入“给中国带来的是数不清的灾难,而不是福音”。当然,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后对推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起到作用。但这毕竟“不是侵略者的本意,更不是它的主要作用”
第三类建设性作用大于破坏性作用西方入侵给“外国资本主义带来了巨大的利润,但对中国也并非完全无益”。中国正是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下“才发生了资本主义”
第四类刺激促进作用和压迫抑制作用,二者参半西方侵略者“集侵略与进步于一身”,我们既要认清“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和危害,充分肯定中国人民自卫反击的正义性和必要性,”同时也要注意“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在中国近代史变化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任何强调一面而忽视另一面的观点都是“失之偏颇的”

       ——摘编自赵朝峰《近20年来西方侵略对近代中国的影响研究述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某一意见或者自拟一个意见,运用中国历史具体史实,予以论述。(要求:以意见为题,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3 . 近代以来,西医在中国沿海各大城市传播较快,对中国社会产生一定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后,各国传教士将施医散药作为在中国布道传教的主要方式。在中国开办医院、设立诊所、翻译西医书籍和兴办医学教育,西方医学大规模传入我国,至19世纪末形成了中医学与西医学并存的局面。李鸿章认为:泰西医学有专官、有学堂,西药化学格物微眇、务尽实用,物性则尤中土医工所未逮者。时人称西人东渐,余波憾荡,侵及医林,此又神农以后四千来未有之奇变也。

材料二   19世纪末,中医界兴起一股汇通中西医的潮流。

医学著作《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中西骨骼图说》《简明中西汇参医学图说》
中医学堂1885年浙江成立利济学堂;1901年,江西中医学堂开办,教授的知识包括传统医学和西方的新知新事
医学研究1904年医学研究会;1905年中国医学会;1910年中西医学研究会;1931年中央国医馆,“以科学方法整理中国医药,改善疗病及制药方法为宗旨”
医药改良仿效西法,“请求化学以精泡制”。用科学的新法研究中药。上海的粹华药厂、佛溪药厂,即秉此原则而开设,制成了改良的中药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传统医学面临“四千年未有之奇变”的背景。
(2)以“应对挑战一传统医学的变迁”为主题,对材料二中的表格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022-02-16更新 | 411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怀柔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下为时人对《南京条约》的看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道光皇帝此外一切紧要事件必应筹及者,均著责成该大臣等一分晰妥议,不厌反复详明,务须永绝后患。该大臣既知善后难于措手,他国之不免生心,即应思前顾后,预为筹画,于勉从下策之中力求弭患未然之计
浙江布政使.李星沅阅江南钞寄合同(指《南京条约》),令人气短,我朝金瓯无缺,忽有此磋跌,至夷妇与大皇帝并书,且约中如赎城、给烟价、官员平行、汉奸免罪,公然大书特书,千秋万世何以善后?
耆英照会璞鼎查兹蒙大皇帝解嫌释惑,恩准照旧通商,于广州一处之外,又给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四处,俾斯得广为贸易,实属体恤有加。惟贵国所定条款,期于永久遵行;而中国也有盟言,必须预为要约。言归于好,无话不可商量

——摘编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清朝君臣对《南京条约》的看法,并进行评论。
2022-01-25更新 | 346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三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晚清道光、咸丰年间,即19世纪中期,出现了所谓“千古未有之变局”。这种变局向中国人提出了两个十分严峻而紧迫的历史新课题,这就是:抵抗外来侵略,争取国家和民族的独立;顺应世界近代化潮流,实现中国社会的全面转型。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承担

材料在西方列强侵华的过程中,虽然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但许 多爱国军民仍然在祖国的陆疆和海疆勇敢地承担起了抗敌、御辱、图强的历史责任。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反侵略的史实,以“责任担当”为主题写一则历史小短文 (要求:主题鲜明,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思想理论界就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问题进行了多次集中的探讨和论争,下面为对于中国近代史历史分期的不同观点一览表

时期代表理由
鸦片战争蒋廷黻、罗家伦、李秦菜着眼于西方列强侵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认为明清时期不过是两个朝代的更替,并不能表明中国历史大转变的开始,只有“从鸦片战争后,中国才日益走上殖民地道路,在革命经济上、阶级阵营上,以及文化思想上都表现出巨大转折”
明清之际吕思勉、郑鹤声、陈登原着眼于“新航路开辟”“欧人东渐”的时代变革,“欲将中国纳入西方相同的时间序列中,成为普遍历史的一部分,进而赋予中国历史以现代性”
1861王明前1861年大事较多,如太平天国安庆失守、曾国藩设立安庆内军械所、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更有理由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895威其章主要突出甲午中日战争的重要作用

——摘编自欧阳恩良、肖玉元《中国近现代史分期问题论争评析》等


选择其中一种观点,结合所学的中国近代史的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也可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说明)
2021-06-03更新 | 33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第10课鸦片战争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南京条约》关于关税原文是这么说的:“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 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为什么要议定则例?难道以前的关税是不确定的吗?经查史料发现,国家层面是确定 的。官府收关税是4%,还不是值百抽五,是四,但是有潜规则,外国商人在广州卸货 必须打点红包,这些费用会占到英商进出口货物的10%40%,,之所以不确定是因为当 时官员的胃口大小不一。魏斐德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说:“行商为了保护他们自己, 1775年建立一种秘密基金,公所的每个成员要把他贸易利润的”10交作基金,在必要时用来应付官吏的勒索。”潸规则曲川很而,搞得外国商人无所适从,…,「因为在基督教文化中他们是很反感这个东西的。所以英国要求“明定关税”。打完仗5后,值百 如五以后结果是什么呢,广东的关机收入大增,比鸦片战争之前国库收入更多,原因之 一是进入国肆的关税的比例提高了,4%提高到5%:二是进出口货物的数量增加了 , 所以整体的关税收入大大增加了。

——《如何设计历史教学问题》

依据材料信息,围绕“《南京条约》与关税自主权”拟出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逻辑严密,表达清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革命与建设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基本命题。革命的发生决不是革命领导者呼风唤雨的结果,须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迫急的现实条件和复杂的国内外环境。革命本身当然不应是革命者的追求目标,革命的动机也不能从革命本身获得真正的诠释。革命虽然是战胜堕落、邪恶、压迫和侵略的迫不得已的正义武力反抗,但它并不仅仅为了这个神圣的过程——为了革命而革命,而是更为重要的历史使命——是为了开辟人类的新生活——“建设”,这正是孙中山和毛泽东所特别强调的。

——摘编自王先明《革命与建设:20世纪中国的时代命题与历史主线》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任意一点或整体),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41年12月,当鸦片战争战事正酣,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亚当斯发表演说:“一般的看法都以为争执不过为了英国输入几箱鸦片,中国政府因其违法输入而予以查抄,但是我却认为这完全是错误的看法。这只不过是争端中的一个偶然事故,而并不是战争的原因……战争的原因是磕头!”这就是西方学界十分流行的“文化价值冲突论”,认为鸦片战争的爆发主要是中西文化观念不一,中国人不以磕头为耻,但西方人难以接受。

——王建朗、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亚当斯的观点。(要求:观点正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2021-01-24更新 | 982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系统复习资料(新教材适用)-专题06晚清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