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 .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22-12-26更新 | 603次组卷 | 183卷引用:2010年山东省东明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2 . “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任便立法治理”,此条文出自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3 . 鸦片战争前,在广州有许多依靠对外贸易为生的劳动者,战后,这些人大部分生计维艰,不得不加入流浪者的行列。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广州
A.遭到战争破坏严重B.对外贸易受到限制
C.抵制洋货运动兴起D.《南京条约》签订的影响
2021-11-02更新 | 239次组卷 | 1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30年代起,英国国内主张放弃贸易保护主又的呼声越来越高。当时,英国生产的产品已有足够的竞争力,企业家因此希望消除国际间的贸易壁垒,他们意识到开放进口,将使外国有财力购买英国产品,进口价格较低的食物和原料也有助于降低工资和生产成本。金融家注意到开拓英国市场有利于提升外国人偿付英国债务的能力。……1846年,皮尔内阁宣布废除《谷物法》,成为英国转向贸易自由化的标志性事件。

1860年,英法双方签约承诺取消或大幅削减进口关税。此时的英国实际上已实行完全的自由贸易。”19世把60年代以后,大多数欧洲国家也纷纷缔结降低关税的条约。在此之后英国的国际贸易更是以大约10%的年增长率一路飙升。

——摘编自何平(全球化1.0时期英国的全球治理》

材料二近代中国长期实行的协定税则是近代条约制度的伴生物,从《南京条约》签订到20世纪30代,中国各类进口商品的关税长期低于5%,而中国茶叶等商品的出口关税则高达200%。这一方面使得近代历届政府不能从持续扩大的对外贸易中获得相应的财政收入,增加了财政困难;另方面,也使中国不能对不同商品进行针对性的税率调整,失去了对国内经济的保护作用,致使民族工业面临巨大压力

——摘编自《中国近代关税与经济史论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原因和对英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关税状况带来的危害。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西方关税政策变化对世界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提出在上海建立租界和领事法庭。清政府认为,划定租界,有利于“华夷分制”,而领事法庭则可让外国人管理外国人,让朝廷少了很多麻烦,因此最终同意了英方的要求。这说明清政府
A.成功实施“以夷制夷”策略B.严重缺乏国家主权意识
C.顽固坚持“天朝上国”思想D.灵活处理对外交往事务
6 . 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广东人民抵制洋货B.《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
C.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D.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
2020-11-22更新 | 241次组卷 | 40卷引用:广西蒙山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有人在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下列对领事裁判权理解正确的是(     
A.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B.是一项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律规定
C.实现了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进程D.直接引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2020-09-03更新 | 371次组卷 | 56卷引用:广西南宁市马山县金伦中学高二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4+ N”高中联合体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代士人旅生于1904年创作长篇小说《痴人说梦记》,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中国近代史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贾希仙与同学宁孙谋、魏淡然最为知己,因不愿接受教会教育,三人约定一同逃往上海求学。不料,贾希仙在半路被耽搁,从此三人各奔前途。……贾希仙因在酒楼上无关紧要的题诗遭到捕押,后在友人相助下,逃至一海外仙人岛,拓荒开发,将其建成一美丽富饶的岛国。而宁、魏二人在国内参加会试时上书维新条陈,立志“把这腐败世界整顿一番”,甚至“备办着好头颅,试他阿毕隆刀”,圣眷虽隆,却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抗衡。而与贾希仙本为同道的黎浪仙,因两人存在严重分歧,出走后策划起义,也惨遭失败。


从此篇小说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重大历史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9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是西方人自1514年到中国起,积300余年窥探之后的一逞……这场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材料表明
A.战争促进了中国的新陈代谢
B.鸦片战争是英国预谋已久发动的
C.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的诱因
D.社会制度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2020-02-2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1843年起,英国指派港督管治香港,同时港督兼任在华贸易总监和全权大臣。1859年后,英国解除了港督的兼任职务,港督专司总督一职。英国进行上述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A.香港人民抗英运动高涨B.列强侵华格局发生变化
C.中英形成暂时和好局面D.英国扩大对华侵略需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