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银行和上海欧美商会的赞助下,德国人李希霍芬(1833-1905)于1868-1872年间对中国做了7次考察,他考察了当时中国18个省中的 11 个。应商会要求,李希霍芬重点关注矿藏、交通等。考察过程中,他向普鲁士和北德意志联盟提出一系列外交建议和报告。他对山西尤为关注,对山西进行的地质勘探和调查是千百年来对山西首次进行的详细地质调查,为人们了解山西的地质条件和矿产储量开辟了大门。他的“山西的煤炭储量有18900 亿吨,足供世界人民使用上千年”的推测,使国人第一次对山西的煤炭储量有了清晰的认识,同时也使山西这一煤铁之乡为世人所知。李氏之后,欧美人士之来华调查者踵相接。李希霍芬主张以开采煤田的形式,使外国资本更容易进入中国。

――摘编自张泽念《李希霍芬调查与晚清山西矿业》

材料二 李希霍芬考察中国回国后,出版了五卷本《中国:亲身旅行及据此所作研究的成果》。该书主要谈及中亚及中国山脉的构造及其对居民迁徙的影响,其在中国东北、华北及西北各省的地质地理考察成果和中国古生物化石等,初步建立了中国南、北方大致的地层系统。在第一卷中,他首次提出“丝绸之路”一名。该书早年传入我国,成为我国地质科学事业发轫期之重要参考书。1933 年,李希霍芬诞辰百周年纪念,中国近代地质事业创始人、奠基人之一的翁文灏先生发文指出,“中国地质学之巩固基础,实由德人李希霍芬氏奠之。”

――摘编自潘云唐《李希霍芬在中国地质科学上的卓越贡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希霍芬中国考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李希霍芬中国考察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的大商人认为土地是不忧水火,不惧盗贼,百年常新的恒产,因此,他们将大量资本投资于土地。这些大商人为谋得厚利还不惜重金结交官府,取得经营特权。两淮的盐商,云南的铜商等从事的都是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只要取得了封建的经营特权,其他商人就无法插手。厚利也吸引着商业资本转化为高利贷资本,高利贷的利率极高,河南地方放债,八折出借,滚算月利,不到一年,利过于本。清朝还可以出钱买官,称为“捐班”。大商人为了改换门庭提高身价,不惜重金买官。而且当官后也是有利可图的,“一任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摘编自吴量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商业贸易的发展》

材料二 19世纪50年代后,上海出口货值常占全国出口总值的一半左右,进口贸易亦呈现同步增长的趋势。在进口洋货中,70%由上海转销内地。内地运来的土货,大部分也是转销外洋的。与此同时,为外贸服务和为出口农副产品服务的加工厂陆续出现。20世纪以后,大量工厂生产的国货开始分销内地。据统计,近代上海商业计有204个行业,23个大类,还有面粉、纱布、证券、杂粮油饼等交易所。就是同一行业内部,也有分类。上海的各种商店经营各地土产,“统办全球货物”,永安百货力争做到“凡是名牌产品,只有顾客叫得出,在公司里几乎都可以买得到”。

——摘编自陈立仪、潘君祥《试论上海近代商业的特点及其发展原因》

材料三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中国大陆的封锁禁运。1950年8月,周恩来指出,“对外贸易要加强计划性,避免盲目的出口和进口,要减少对美贸易,逐步摆脱美国的影响”,“对外贸易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得益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一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执行良好,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贸易协定》,对苏贸易在中国整体外贸中的占比也由1950年的29.8%上升至1955年的57%。由于中苏贸易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量稳步提升,在建国初的十年间扩大了3倍以上。

——摘编自余振、王净宇《中国对外贸易发展70年的回顾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清大商人资本的投资流向,并结合所学,说明上述投资流向形成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述近代上海商业经济繁荣的表现,并结合所学,分析上海商业的繁荣对近代中国经济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初期对外贸易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简析这一时期对外贸易发展的历史背景。
3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一   如何应对英军入侵?当时清朝内部实际存在两种态度:一种以军机大臣穆彰阿与琦善为代表,认为英军船坚炮利,清军不是对手,主张妥协(当时曰“抚”)了结;另一种以林则徐为代表,主张与侵略者作坚决斗争。当英军兵临天津海口时,身为直隶总督的琦善,心知天津防备薄弱,害怕承担失败责任,竭力主张妥协。英军军舰只有5艘,白河口又有拦江沙封堵,大型军舰无法驶入内河,而且秋冬将届,北方即将封冻,援军和运输船皆难于北上。因此,只得将计就计,同意南下。道光帝见英军退去,如释重负,赞扬琦善“片言只语,远胜十万之师”。对于林则徐和邓廷桢,则先是申斥,随后革职查办。

——摘编自章开沅、朱英《中国近现代史》

材料二   战争的失败,琦善或须负一部分的责任,但是说他战前不设备,战中节节后退,不但与事实相反,且与人情相反。英人Davis甚至说琦善的军备已尽人事天时的可能。时人及以后的历史当然不信中国反不能与“岛夷”敌,他们说中国所以败全由宣宗(道光帝)罢免林则徐而用琦善。……实则林文忠(林则徐)的被罢是他的终身大幸事,而中国国运的大不幸。林不去,则必战,战则必败,败则他的声名或将与叶名琛相等。但林败则中国会速和,速和则损失可减少,是中国的维新或可提早二十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毫无革新运动,主要原因在时人不明失败的理由。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一、指出琦善主张妥协的理由,概括英军撤离天津的原因。
(2)材料二中“中国的维新”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林文忠的被罢是他的终身大幸事,而中国国运的大不幸”。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科学评价历史人物。
2023-11-11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陈启沅(18341903年),广东南海人。他自幼勤奋好学,对于诸子百家、天文地理,均博学强记。陈启沅青少年时期,正值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等爆发时期,中国内忧外患,局势动荡。1854年,陈启沅被迫随兄陈启枢赴安南(今越南)谋生,从事杂货、纱绸生意,经过十多年经营,成为知名侨商。陈启沅在为扩展商务而“历游外国"的过程中接触到西欧的很多新鲜事物,对西洋的汽机之学、“繁丝之器”和“缰丝之法”反复考究,潜心研究西方蚕业技术,参考广东本地的栽桑养蚕经验,撰写了广东第一本蚕桑专书《广东蚕桑谱》。1872年,陈启沅回到南海,创办继昌隆蝶丝厂。他从外国购进锅炉一座,其他设备则自行设计,该厂管理层设有司理(总经理)、司账(会计)一人和被称为“行江”的买卖手数人。在经商的同时,陈启沅积极参与家乡的慈善事业,开办克勤义学,修筑乡路和水利等。

——摘编自邢甲志《清末广东南海继昌隆绿丝厂创办人陈启沅》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陈启沅的主要事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陈启沅取得成就的原因。
2023-06-1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3届高三5月仿真模拟预测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欧洲传教士来华,路易十四也于1685年向中国派出了5名传教士,他们在整理历法、修理火炮等方面成效显著,并因在中俄尼布楚战争中担任翻译有功,受到朝廷表彰。康熙皇帝不仅允许西人“在华行教”,还与路易十四互赠礼物。为拓展对华贸易,法国从16601712先后成立过三个“中国公司”,但均因种种原因先后破产。

——摘编自曲星《中法关系的缘起及历史演变》

材料二   部分近代中国人眼中的法国大革命

人物观点
王韬既谴责法国革命“弑君”和违犯“天理国法”,同时责怪法王路易十六“与民众好恶不同”,以致身败名裂
邹容应乎天而顺乎人之革命,去腐败而存良善之革命
李大钊十九世纪全世界之文明如政治或社会之组织等,罔不胚胎于法兰西革命血潮之中

——摘编自马胜利《两个民族的自视与互视——中法关系回顾与思考》

材料三   200310月到20047月在中法两国互相举办的“文化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法国以“古老、多彩和现代的中国”为主题向公众展示了深厚而富含生机的中国文化,在中国则以“以人为本和革新”“浪漫与创新”为主题向中国民众全面展示法国文化。“中法文化年”得到了两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中法工商界也加入了“中法文化年”赞助委员会。

——摘编自白琨《“中法文化年”对国际文化交流带来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前中法两国交往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家“中国公司”破产的可能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人对法国大革命看法的异同点,并以史实说明法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法文化年”对国际交流的启示。
2023-10-11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3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料一   “伊顿先生,请您帮我在澳门买一把能冲泡最好品种茶叶的茶壶……”

——1615年东印度公司驻日本长崎平户岛代表威廉汉姆写给同事伊顿的信

史料二   那种为所有医师所认可的极佳的中国饮料,中国人称其为茶(Tcha),其他国家则称为Tay或者Tee。在伦敦皇家交易所附近的斯威汀斯一润茨街上的“苏丹王妃”咖啡馆有售。

——1658年伦敦《政治公报》刊登的广告

史料三   930日茶二磅二盎司供皇室用……价格为42先令(注:当时英国一个农夫的工资每年不超过3英镑)。

——1664年东印度公司献给英国国王查理二世的贡品账目

材料二   东印度公司直到1669年开始大规模的开展定期茶叶进口贸易,重量为143磅,1670年运进79磅,两宗都是从万丹购得。荷兰于1682年占领爪哇万丹地区并逐出英国在该地区的势力,向英国东印度公司关闭港口。这导致英国茶叶进口数量也时有时无。康熙时台湾收复后,东印度公司几经尝试才获得清政府允许在厦门进行贸易。据统计从16691699年间英国东印度公司进口茶叶的总量共计18万磅左右,平均每年有6000磅的进口量。

——摘编自宫珏《英属印度茶业的发展及影响研究(1830—1945)》

(1)根据材料一中的三则史料探究中国茶叶对英传播史,指出其史料价值,并做出合理推断。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世纪中后期中国茶叶输入英国的变化,并分析上述变化出现的原因。
7 . 【货币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据统计,在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从我国沿海地区掠夺了高达730多万银元。另外,再加上其他的赔款等,最终导致“银贵钱贱”的社会问题越为严重,对中国社会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道光末年四川等地“连年丰稔,谷贱伤农,每岁所得,不敷工本。”“民间各种贸易,往往顿置论银,而零卖论钱。银贵以来,论银者不加而暗加,论钱者明加而实减。以是商贾利薄,裹足不前。”以致官引滞销,运本日绌,而亏累终归于两淮。“银价日昂”之时,商人、钱铺钱庄利用钱票进行投机活动,银钱比价波动引起市场剧烈波动,加剧了投机活动。“民既日贫,赋益难办。逋欠则年多一年,缺短则任多一任,而地丁之入绌。”道光二十九年正月上谕:“见计各省册报,未完地丁银尚有八百六十余万两之多。”

——以上材料摘编自荆嵋《清朝嘉道年间——银钱比价波动探究——基于世界银产量角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清朝19世纪上半期银钱比价波动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清朝19世纪上半期银钱比价波动带来的影响。
8 . 开放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对外贸易有利于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太宗“端拱二年五月,诏自今商旅出海外蕃国贩易者,须于两浙市舶司陈牒,请官给券以行,违者没入其宝货”。神宗元丰年规定“诸非广州市舶司辄发过南蕃舶缸,非明州市舶司而发过日本、高丽者,以违制论。”到元丰八年改为:“诸非杭、明、广州而辄发海商舶魟者,以违制论”。外国商船也要申领凭证,规定“召本土有物力户三人,委保物货内不夹带兵器,若速禁以堪造军器物,并不过越所禁地”。元符三年“又诏应蕃国及土生蕃客,原往他州或东京贩易物货者,仰经提举市舶司陈状、本司勘验诣实,给与公凭”。

——关履权《宋代广州的海外贸易》

材料二   晚清实银的成色在各省通用的宝银共计一百零四种。随着贸易的发展,记账方式需要更简洁的方法,由此代表实银交易符号一虚银便产生了。虚银的一般符号是“平”,主要有六种.1855年,外商采取步骤用墨西哥银元取代本洋,但是遭到了中国商人的拒绝,上海已处于商业交往没有价值标准的困境之中,——无论是买或卖,都不知道收受什么或必须支付什么。咸丰年间,上海的外国银行和商界议定,将双方来住帐目一律改用规元计算,计算时首先把宝银换算成纹银成色标准(清朝法定银两标准成色),再以九八除之即得规元数,因此得名九八规元。自1857年,上海商人改用规银作为记账单位后,使上海的通用记账虚银单位只有规银一种。

——摘编自刘育梅《晚清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演变与透视》

材料三   建国初期,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成为中国主要贸易对象。特别是通过与前苏联的进口贸易和使用其政府贷款,中国引进了急需的关键设备和技术。同时,中国努力与亚非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建立贸易合作关系,千方百计开拓与西方国家的民间和官方贸易渠道,此时的出口贸易主要是通过香港地区的转口贸易,用于换取外汇。

——尹智超《新中国70年对外贸易发展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代市舶司公凭制度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海规银”产生的时代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新中国初期对外贸易的特点。分析这一时期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作用。
2023-12-2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名校联盟新高考研究2023届高三2月模拟(一)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后,在西方殖民势力东侵和中国传统社会架构内海洋性因素缓慢成长的双重作用下,中国近代海疆观念开始缓慢形成。近代意义上的海疆观念包括注重海权意识、海防意识、海洋经济意识、海洋政治意识和海洋国土意识等全方位、整体性的海疆观念。近代中国在由古代传统单一的海疆观念向近代全方位、整体性的海疆观念形成的过程中,充满着激烈的争论与斗争,逐渐形成了海陆并重、注重经济利益、维护海上权益、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建立近代海军等积极主动的海疆观念。中国近代海疆观念的形成加速了近代中国民族国家的构建,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思想观念的变革。

——摘编自李德元《论中国近代海疆观念的形成》

材料二   近年来,海洋问题开始成为我国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以及安全稳定的决定性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近几十年的时间内飞速发展,导致我国对外贸易活动不断增长,这就造成了我国经济结构越来越依靠海洋通道,同时也使得我国必须加强海外利益维护工作。除此之外,在我国具有管辖权的周边海域中,一些国家为了获取利益经常对我国海洋权益进行侵犯。这也迫使我国必须加强建设海洋强国,借此维护自身的合法海洋权益。随着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已经不断融入国际体系之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利益的内部需求以及外界环境的压力也大大增加,我国必须加强海权建设工作。

——摘编自刘潇湘《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动力与路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海疆观念形成的特点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动力及意义。
2023-08-17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试题调研·2023年高考历史第9辑-押学科热点题创新命题热点考前32天第19题加强海防建设,巩固海防安全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缅邦交体制的变化

材料一: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三月,缅甸雍籍牙王朝派遣使团携带长寿佛、万寿经、红黄檀香、象牙、缅布、孔雀屏、红呢、驯象等贡物从云南腾越出发,前往热河。六月,乾隆皇帝下旨册封缅甸首领孟云为缅甸国王。七月,缅甸使团到达热河避暑山庄和北京,受到乾隆皇帝的热情接见,并赏赐丰厚的礼物,除正常的例赏外,还有“加赐”和“特赐”,包括金银、玉佛、玉如意、茶叶、各种瓷器、绫罗绸缎珐琅器、漆器等物。在缅甸使团来华朝贡之际,清政府派官员赴缅宣封。缅向遣使朝贡与清朝派官员敕封缅甸国王,标志着中缅宗藩关系的建立并逐步进入成熟期,双方使者往来频繁,边境贸易繁荣,文化交流不断。

——摘编自段知力《中缅宗藩关系研究》

材料二:进入19世纪70年代,随着西方列强入侵的加剧,东亚宗藩体系岌岌可危。1885年,在经历三次侵缅战争之后,英国将缅甸纳入其在南亚的殖民体系和条约体系,缅甸成为英属印度的一部分。1886年,中英双方在北京订约,第一条规定缅甸对中国仍守十年一贡之制,但是作为“宗主国”的英国并没有履行这一规定。1887年10月11日,中英《缅甸条约》签订,清缅宗藩关系正式终结,这也是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宗藩体制瓦解的缩影。

——摘编自何瑜、张波《清代中缅宗藩关系述论》


指出材料中中缅邦交体制的变化,并分析导致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