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洋务派外交官薛福成认为“华夷隔绝之天下,一变为中外联属之天下”,因此“虽以尧、舜当之,终不能闭关自治”。这体现了清政府(     
A.试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束缚B.外交出现制度性变化
C.外交观念近代化转型的趋势D.国际地位得到了提高
2022-12-27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本着“自古要盟不信,本属权宜”的原则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以《黄埔条约》和《望厦条约》有12年后修约的规定为据,于1854、1856年两次提出修约的要求均遭拒绝,至此以“和平”手段攫取权益的努力失败。这表明(     
A.清政府抗拒履行不平等条约B.列强意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C.中西双方外交理念存在差异D.修约主张激发民族意识的觉醒
3 . “其公使傲昵于京师,以陵我政府;其领事强梁于口岸,以抗我官长;其大小商贾盘踞于租界,以剥我工商;其诸色教士散布于腹地,以惑我子民”。该现象最早出现在
A.第一次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战争后D.19世纪末
2022-02-25更新 | 7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实行片面协定关税和领事报关制度等。1854年,江海关(上海海关)税务管理委员会成立,这是中国近代出现的第一个由外籍人士监管洋货、征收洋税的海关。1858年,中国被迫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海关税则》,规定任凭清政府总理大臣邀请外人“帮办税务并严查偷漏”。其后,各开放口岸先后聘任洋人开设新式海关,洋人从“帮办税务”的“客卿”,逐步成为主管海关事务的实际领导者。19世纪60年代总税务司署成立后,形成了以外籍总税务司和税务司为核心的中国近代海关管理体系。中国近代海关名为中国政府机构,实则为西方列强掠夺中国政治经济利益的“国际官厅”,成为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独特缩影。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风雨兼程三千年—中国海关发展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海关管理体系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中国近代海关管理体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61年,英驻华公使派驻登州的领事考察了登州、烟台,认为烟台港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等优于登州港,要求将开放口岸改为烟台,清政府迫于压力,遂将烟台辟为通商口岸并筹办东海关。烟台的开放
A.受到了洋务运动的影响B.使列强经济侵略延伸至内地
C.损害了中国的贸易主权D.有助于清政府解决财政危机
2021-09-16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2届新高三上学期开学定位考试历史试题
6 . 晚清鼠疫肆虐闽南,时称“香港症”,1884年传入厦门后,沿海岸线向北传播,福州、惠安、莆田等地均有流行。而不临海、内陆交通发达的闽北出现鼠疫疫情的时间则比较晚。究其原因是
A.中法战争退滞了疫情B.中国国门被逐步打开
C.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D.闽南交通比闽北发达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近代侵凌中国的诸列强中,中法两国的经济关系,与中国同其他欧美国家尤其是英、美国、日本等国相较,在贸易额、商行数量等各方面远远落后。但它又是一个丝织业举世闻名的国家,其对近代中国的生丝贸易以及机器缫丝业的刺激和影响是巨大的。其实早在16世纪法国就以宗教为媒介,在中国的一部分官僚、士大夫和国民中有较大影响。法国亦是较早向中国输入西方科学技术的国家。在法国形成的资产阶级文明,亦使全世界在震惊之余又深为叹服。

——摘编自鲜于浩、田永秀著《近代中法关系史稿》

材料二   194912月,法国总统奥里奥尔表示:“我认为这件事(承认新中国)是不可避免的,不能等人家来逼着我们承认。"1951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表示:“美国国务院坚决反对法国承认共产党中国的想法…如果法国坚持这个想法,美国国务院可以改变其在印度支那事务上的态度。”在此后的14年中,中法关系又经历种种波折。1964127日,中法两国宣布即日起正式建立正式外交关系,西方媒体将这一消息称为“外交核爆炸”。

——摘编自周乾《中法外交:一路曲折中走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侵华政策的特征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与法国关系波折的原因。
2021-06-22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6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8 . 1857年,马克思在《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一文中写道:“自从英国人在中国采取军事行动的第一个消息传来以后,英国政府报纸和一部分美国报刊就连篇累牍地对中国人进行了大量的斥责,它们大肆攻击中国侮辱英国的国旗、羞辱旅居中国的外国人。”据此可知,马克思旨在(     
A.谴责英国在中国的残暴行为B.表达其对中国人民的深切同情
C.斥责英、美等国媒体的虚伪D.揭露英国侵华战争的非正义性
9 . 下表是17-19世纪中国部分文献对“夷”内涵的解读。据此可知
时期“夷”的解读
1643年版《辟邪集》“夷族”、“夷类”,指责传教士们包藏祸心,妄图“以夷变夷”
1832年《中英外交文书》“barbarians”(野蛮人)
1842年魏源《海国图志•序》瀛寰之奇士,城外之良友
1858年《天津条约》将“夷”改称为“洋”
A.战败促使国人观念转变B.向西方学习成为了主流
C.传统夷夏观念土崩瓦解D.近代外交意识逐渐萌发
10 . 19世纪50年代初,在与英、法、美等国进行“修约”的谈判中,清政府对于英、美公使提出的公使驻京、到内地自由游历、经商等要求表示是万万不可允许的,而对于免交欠税、废除广东茶税每担多交二钱等要求,虽然旧约中没有却表示仍可相商。这说明
A.中外交往在协商中趋向平等B.清政府外交近代化意识滞后
C.西方列强侵华方式发生转变D.清政府在竭力维护国家主权
2021-01-27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