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圆明园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融合了中西建筑艺术的精华,但在近代遭到列强的焚毁,如今遗留的遗迹,仍默默控诉着侵略者的罪行。圆明园焚毁于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不能希望贸易会立刻就发展到按照该国(指中国)人口的众多、土地的富饶和人民的勤勉所可测定的那种规模。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业已增加了的需要……新贸易市场尚待确立,新部署尚待进行。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我们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都更能影响中国政府去履行对目前事情的改进。

材料二   但不论什么时候我们谈到条约的修订,我们都可以提出建议……我因此毫不迟疑地向你指出几件事,这都是女王陛下政府认为极应该向中国政府力行要求的。……这些点是:

一、争取广泛地进入中华帝国的整个内地,以及沿海各域……

二、争取扬子江的自由航行,并进入沿江两岸直到南京为止(包括南京在内)的各城以及浙江沿海人烟稠密的各大城市……

三、实行鸦片贸易合法化……

七、争取英国国王得有一位代表长久而光明正大地驻节在北京朝廷。

——1845213日英国《克勒拉得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自从条约缔结以来”是指什么条约?他们又想通过“修约”达到什么目的?
(2)材料二所列的内容,英法等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是否得到了?具体有哪些内容?
(3)依据材料一合材料二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战争的关系。
3 . 鸦片战争后,清朝一些官员逐渐认识到有必要了解西方在调整国际关系方面的法律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力主将近代国际法引入中国。为保护华工的合法权益,清政府驻英公使郭嵩焘主张政府应列席万国公法会议,与各国详定章程,在海外广设领事。这反映了
A.参与国际事务可以摆脱落后B.近代国际外交意识已产生
C.清政府注重保护国民的利益D.清政府积极参与国际交往
4 . 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
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摄取更多的在华利益
C.清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
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
2019-01-30更新 | 2106次组卷 | 52卷引用:甘肃省永昌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传教士郎怀仁等上书拿破仑三世:“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陛下的大力保护,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据此判断,该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019-01-30更新 | 1819次组卷 | 59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第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874年,李鸿章主张向日本派驻公使,认为遇事“若先有使臣驻彼当能预为辩阻,密速商办”,“与该国君臣面折廷争,较在京(北京)办理,更为得劲”。这一认识
A.体现了顽固守旧势力的外交主张
B.促使外交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反映了国人摆脱不平等条约愿望
D.顺应了清政府对外交往的需要
7 .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战胜国“不满意”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掠夺的战争赔款太少
B.鸦片尚不能正常输入中国
C.商品在中国仍然滞销
D.清政府排外态度没有改变
2017-02-17更新 | 256次组卷 | 24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