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 道试题
1 . 1870年前后,湖南、江西、江苏、湖北、直隶等地教案频发。民间传言,“或称教堂拐骗人口,或称教堂挖眼剖心,或称教堂诱污妇女”。此类传言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
A.清政府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B.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
C.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2019-01-30更新 | 2830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4届广东省肇庆市四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弱肉强食多国合谋再宰蹇舛中华,外攘内安清廷摇摆又失锦绣河山。”对联中的这场战争给中国造成的永久性伤痛有
①圆明园被焚毁,中华文化大浩劫            ②内地设厂,民族工业发展受阻
③东北西北大片国土沦丧,金瓯残缺        ④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①②④B.③④C.①③D.①②③
3 .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2019-01-30更新 | 2301次组卷 | 61卷引用:2012-2013学年广东省陆丰市碣石中学高二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4 . 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       
A.获得军费赔偿B.进驻北京使馆区(界)
C.在华开设工厂D.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
2019-01-30更新 | 2683次组卷 | 54卷引用:2014届广东省揭阳三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5 . 2009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剑桥大学演讲时说“我深爱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历经磨难”与“自强不息”的对应组,不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三元里抗英B.第二次鸦片战争——反割台斗争
C.《马关条约》——黄海海战D.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
6 . 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
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摄取更多的在华利益
C.清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
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
2019-01-30更新 | 2106次组卷 | 52卷引用:广东省揭西县河婆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7 . 传教士郎怀仁等上书拿破仑三世:“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陛下的大力保护,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据此判断,该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019-01-30更新 | 1820次组卷 | 59卷引用:2015-2016学年广东深圳高级中学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8 . 太古洋行(Swire)是一家老牌英资洋行,1816年在利物浦创立。1867年,其上海办事处开始营业。该办事处可以进行“合法”通商贸易的城市是
A.广州、杭州
B.上海、重庆
C.汉口、天津
D.苏州、烟台
2019-01-24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广东省惠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9 . 李大钊在一首诗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圆明园的“两度劫”分别发生在
①鸦片战争期间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③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10 . 马克思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点的是
A.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C.以战争为主要扩张手段
D.增开更多通商口岸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