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1860年,英法联军抢劫、焚毁圆明园,这件事发生在(     
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2 . 全国政协常委何鸿燊博士以6910万港元成功购入圆明园十二生肖“水力钟”喷泉之马首铜像(如图),并决定将铜像捐赠给国家。导致该国宝流失海外的罪魁祸首是
A.日本军队B.俄国军队C.八国联军D.英法联军
2022-04-03更新 | 231次组卷 | 18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凤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清朝前期,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形成了中外交往的“理落"和“朝贡"体制。19世纪中期,在条约中规定改变中西外交的方式是始于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天津条约》D.《辛丑条约》
2021-08-3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高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传教士郎怀仁等上书拿破仑三世:“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陛下的大力保护,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据此判断,该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020-11-21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北师大遵义附属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64年,恰值《万国公法》汉译本面世,总理衙门曾为此专门拨付500两银子,命令将印成的300部《万国公法》分发给各通商口岸,以便对外交涉中“参酌援引”。这是19世纪70年代前期中国人所能接触到的国际法汉译专著。这反映当时
A.《万国公法》成为国际准则B.清政府盲目自大心态的消失
C.西学东渐的内容发生了变化D.清政府有运用国际法的意识
6 . 在《天津条约》进入修约期的背景下,1868年,清政府聘请前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作为使节,与美国签订《天津条约续增条约》,美国声明不干涉中国内政,有人认为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平等条约。这一条约
A.掩盖了美国的侵略本质B.有效维护了中国的主权
C.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外交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将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局势形容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1888年,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一书》中指出:“今海外略地已竞,合而伺我,真非常之变局也”。吕思勉先生在《中国通史》中认为“自西力东侵,中国人遭遇旷古未有的变局……且将数千年来的君主专制政体,一举而加以颠覆”。

——据李鸿章《筹议海防折》、吕思勉《中国通史》等


围绕材料中的“变局”观念,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阐述清晰。)
8 . 下图所示现象 (  )

   英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示意图(单位:万英镑)
A.说明闭关锁国政策仍在继续实施B.成为列强再次扩大侵华的借口
C.表明中英之间正当贸易成效显著D.表明传统自然经济未发生变化
10 . 沃斯利《1860年对中国战争的行动与述说》:“我们进去的时候,这些花园还像神话故事中描述得那样神奇;而我们在10月19日离开的时候,花园已被洗劫一空,一片狼藉。”材料中的“我们”是
A.英国和法国B.英国和美国C.美国和俄国D.英国和日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