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恢复国民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图为创作于1952年的宣传画。该宣传画意在(     

A.号召农民积极开展农业生产B.宣传工业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C.鼓舞对抗美援朝的必胜信心D.号召青年学习知识投身建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抗美援朝时期,中共中央采取边打、边稳、边建的总方针。在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实现了“有策略地打”“稳当地打”“有目的地打”;在国内,我们不但稳定了政治和经济秩序、而且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这(     
A.从根本上逆转了美国的冷战思维B.体现出党的政治智慧和全局谋略能力
C.彰显了现代中国的基层治理能力D.表明抗美援朝社会舆论宣传效果显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新中国初期紧锣密鼓地实行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政策举措,如进行土地改革,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得了土地;颁布新《婚姻法》,使妇女获得解放;改革教育方针,并开展扫盲运动;发布通令,实行禁毒。这些政策举措(       
A.旨在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B.动员了人民参与新中国建设
C.植根于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践D.促成新中国工业体系的建立
2024-04-19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五十年代中国对外贸易额与华侨汇款数比较一览表(单位:亿美元)。这表明,建国初期(     
年度对外贸易总额出口额进口额入超(一)/
出超(十)
华侨汇款额
195011.355.525.83—0.311.05526
195119.557.5711.98—4.411.85268
195219.418.2311.18—2.951.82982
195323.6810.2213.46—3.241.44490
195424.3311.4612.87—1.411.31166
195531.4514.1217.33—3.211.43715
A.侨汇有利于对外贸易平衡B.华侨推动了工业化建设
C.侨务政策推动了对外开放D.外交工作打开了新局面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49年11月25日,新生政权仅用半个月时间就结束了新一轮的全国大规模的物价飞涨局面。上海一位有影响的民族资本家事后说:“六月银元风潮,中共是用政治力量压下去的,这次仅用经济力量就能压住,是上海工商界所料想不到的。”这说明新生政权(     
A.运用经济规律调节市场B.赢得了社会各界认可
C.确立计划体制应对危机D.实现了国家财经统一
2024·湖北·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图是1950年丁鱼创作的年画《女拖拉机手》,画中的主角,是一位女拖拉机手,她操作着与传统生产不同的新的设备、新的机器。该作品(     

A.表明妇女已经成为工业建设主力军
B.描绘农村生产方式变革的美好愿景
C.展现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巨大成果
D.说明耕作机械化已在农村得到普及
2024-02-25更新 | 89次组卷 | 5卷引用:历史(湖北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下图是1950年的年画《女拖拉机手》。该画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     
A.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B.人民建设热情的高涨
C.农业机械化全面推广D.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
2024-01-3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市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全面内战爆发后,为了维持战争的庞大开支,国民政府无限制发行纸币。1948年前八月纸币发行量相当于1937年的47万倍。同时,投机商人纷纷抢购物资,囤积居奇,进行黑市贸易。随之而来的就是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从上海的米价来看,每担大米1月份值法币150万元,5月份值580万元,8月份值6500万元。

——摘编自龚书铎《中国近代史1919~1949

材料二   新中国面临一个经济上千疮百孔的烂摊子,财政困难,物价飞涨。党和政府采取有力的经济措施和必要的行政、法律等手段,同上海等大城市的投机资本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到1950年,全国物价趋于稳定。为了从根本上稳定物价,政务院通过采取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等措施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全面内战爆发后国统区物价飞涨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稳定物价的措施,并简析稳定物价的意义。
2024-01-17更新 | 42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三二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50—1952年中国大陆进出口贸易增长情况如下表所示,此表可用于说明(     
年份进出口增长情况/亿美元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
进出口总额出口额进口额进出口总额出口额进口额
195011.35.55.80.90.91——
195119.67.612.01.20.92——
195219.48.211.21.21.02——
A.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发生变化B.国民经济的初步恢复和发展
C.帝国主义对华孤立政策的失败D.私营工商业经济的迅速发展
2023-12-27更新 | 500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三下学期全真模拟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晚清国内公债筹募概况(节选)

公债名称时间与用途筹募额定数实际额度具体承销情况
西征借款1878年西征善后及新疆建设350万两认购150万两成立乾泰公司借款
昭信股票1898年战争赔款1亿两认购2000万两户部通过银行、钱庄筹款
湖南公债1910年地方财政120万两转外债外资银行承销
爱国公债1911年镇压辛亥革命3000万元不足1200万元资政院委托大清银行办理,实为向亲贵及官员摊派

——摘编自刘杰《辛亥鼎革与财政举债:晚清民初“爱国公债”的发行与偿还》

材料二   194912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决定来年发行第一期人民胜利折实公债,总额为1亿分,华东区分担45%,上海市分担华东区的66.6%。上海市组建了公债推销委员会,深入宣传,“购买公债不但还本,而且付息……是争取人民解放战争最后胜利的重要保证”。《解放日报》为公债开设了答疑专栏。工商界巨擘带头认购,群团组织还推动了公债认购竞赛,最终圆满完成目标。

——摘编自孔祥成、牛茹琪《从首笔国债发行看新中国初期中共的城市社会动员能力》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晚清公债发行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圆满成功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