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恢复国民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为探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组织开展“银元之战”的历史,高一历史兴趣小组搜集到下列资料,其中可信度最高的是(     
A.以此为背景的文学作品B.亲历者撰写的回忆录
C.档案馆保存的相关档案D.反映此事件的电视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使农业生产得到发展,1951年全国人民的购买力比1950年增加25%,人均消费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农业的发展不仅开辟了广阔的国内市场,还为工业机械的购买提供了资金,越来越多的农民走向城市,走向工矿企业。这反映出土地改革(     
A.旨在彻底实现社会主义改造B.实现在全国范围推行土地公有制
C.与以往的土地改革性质不同D.为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开辟了道路
3 . 1952年底,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主要得益于
A.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执行B.社会主义苏联的大力援助
C.“一五”计划取得的成果D.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4 . 新中国建立初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级政府组织群众掀起了爱国卫生运动。仅1952年,全国共捕鼠1.2亿多只,清除垃圾粪便1.6亿多吨,疏通沟渠 28万余公里。此后,利用节假日,坚持常年和突击相结合,开展群众性卫生防疫运动成为各级党政机关的重要职责。这表明当时中国(       
A.政权建设体现出鲜明民主性B.卫生事业应尊重自然科学规律
C.执政理念促进卫生事业发展D.人民的健康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49年底,中国国营企业在全国大型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已达40.3%,国营经济拥有全国发电量的58%、原煤产量的68%、生铁产量的92%、钢产量的97%、水泥产量的68%、棉纺产量的53%。这些情况
A.表明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B.呈现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特征
C.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奠定了基础D.为公私合营作了股权重组示范
6 . 如表是某同学制作的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状况表。表中错误之处有
时间农业改革核心内容
1950年土地改革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消灭土地私有制
1953年农业合作化建立农村合作社,实行土地公有制
1958年人民公社化土地公有,强调平均主义
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土地分到农民手中,归农民所有,分户经营
A.一处B.两处C.三处D.四处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凯歌行进的时期》是林蕴晖等著,1989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19491989年的中国》中的第一本,出版后影响较大,曾多次印刷。

该书忠实地记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奠基,新中国成立前三年经济恢复伟大成就,以及19531956年创业探索的艰难历程,书中对新中国诞生,国民经济恢复,人民政权的巩固,总路线的酝酿和提出,第一部宪法的诞生,新时期军队建设,和平外交的成就等作了详细探究。

书中谈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中共八大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只有7年时间……这7年,无论从实现了祖国大陆的完整统一和社会的政治安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速度和效益以及人民得到的实惠,科学、文教事业的发展等等,都可以说是取得了无与伦比的辉煌成就。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该书作者将其命名为《凯歌行进的时期》的理解。(要求: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中任选两个方面的相关史实进行阐述: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2022-02-19更新 | 683次组卷 | 18卷引用:陕西省宝鸡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951年,四川省泸县八区村民赠给全国政协西南土改工作团川南队的锦旗上写道“此时荷花遍地开,北京同志来土改,农民分了田和地,翻身不忘毛主席”。土地改革有利于
①新生的人民政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②广大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
③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障碍
④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 . 到1952年底,全国工农业生产都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全国工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77.5%,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145%,农业总产值增长48.5%。这反映了新中国
A.彻底摧毁了封建地主剥削制度
B.改变了建国初期的经济落后状态
C.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成效显著
D.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10 . 从解放上海开始,党中央就着手组织人民群众保护外资企业,上海解放后英商电车公司、法商电车公司、美商电话公司始终正常运营,保持全市交通电信通畅。起初,党和政府对外资企业实施军事监管,维持其正常运转,后来积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逐渐建立起对外资企业的规范和监管体系,并充分利用工会进行管理。中共对待外资企业的态度
A.深受国际形势变化的影响B.顺应新中国工业化发展需求
C.借鉴了苏联经济建设经验D.使其不断适应国家建设需要
2021-04-13更新 | 158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富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