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恢复国民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前期直到清咸丰元年(1851年)基本沿袭明朝财政管理体制。这种局面在太平天国运动中被打破。巨额的军费使本已困难的财政雪上加霜,清中央政府无力支撑新兴的湘、淮军队,只好令其“就地筹饷”,承认了地方的征税权、制定税收政策权。各督抚乘机扩大自身权力,借口军务,截留丁漕各款供本省军需,用后也不上报户部,使奏销制度名存实亡。京饷拨解制度也发生了变化。为保证中央财政收入,清咸丰帝下旨各省以“所有该部岁拨京饷,著准其本年为始,归入冬拨案内,与各直省协拨兵饷一律的拨”,即督抚每年向中央缴纳规定数量的白银。这次政策调整等于默认了地方官员自行筹款的权力,也无力要求他们继续服从户部指挥。

——摘编自田牛《1840—1860年清政府财政分散对近代化影响问题研究》

材料二   从抗日战争开始到1949年,我解放区的财经工作一直是处于分散管理状态。各解放区自有货币,自管收支,中央只做统一政策领导。这种分散管理的办法,在解放区被分割的情况下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全国解放后财经工作必须从基本上的分散管理前进到基本上的统一管理原则,否则,收支机关就会脱节,国家财政收支就不可能平衡,金融物价就会继续波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建设就难以正常进行。1950年2月,中央在北京召开全国财政经济会议,认真研究了全国财政收支、贸易、粮食、金融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并作出了《关于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这次会议标志着我国财政经济工作进入了由分散到基本集中统一的新时期。

——摘编自陈原、宋文庆《新中国成立初期稳定物价、统一财经的重大决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60年代前后清政府财政管理体制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统一财经的意义。
2024-05-2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衡水市部分示范性高中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货郎图”是中国画的一种经典题材。李嵩《货郎图》描绘了老货郎挑担将至村头,众多妇女儿童争购围观的热闹场面,表现了南宋时钱塘一带的风土人情;亚明的《货郎图》中妇女、儿童衣着鲜艳,花布色彩华丽,表现出江南人民的生活情景。这可以用来说明(       

A.南方经济一直遥遥领先B.艺术创作映现时代风貌
C.文人画的风格得以传承D.市民阶层逐渐发展壮大
2024-05-22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四)历史试题
2024·河北沧州·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1950年第一次全国民政会议明确提出“把水灾变成水利”,1953年第二次民政会议进一步指出“水利、交通、农林等部门在灾区兴办各项工程时,在不影响农业生产的原则下,应组织有劳动力的灾民参加”。这些主张(     
A.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B.有助于强化计划经济发展模式
C.源于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D.将经济建设与社会救济相结合
2024-05-21更新 | 19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51年,山西省委希望在农业合作组工作中,采用一定的对策以克服农民自发倾向,进而过渡到社会主义。对此,刘少奇认为,山西省委超越了当前的客观经济条件,“在目前是冒险的,‘左’的”。据此可知,当时刘少奇主张(       
A.适度保护个体小农经济发展B.渐进式发展农村人民公社
C.开展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调整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
2024-05-20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临考预测历史押题密卷A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4·河北·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0年3月,在政务院《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发布的同时,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保证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对在军政、财经各部门工作的党员和非党人员进行解释,准备承受一时的困难,保证政务院决定迅速、全部实现。共产党员和各级干部以高度的纪律性,严格执行《决定》的各项内容。从1950年3月到6月,中共中央基本完成了统一全国财政经济的各项任务。税收制度统一起来,以往各地税法、税目、税率不一致,负担不平衡并因此而影响物资交流的现象已基本扭转,在支出方面全国军政人员编制已初步统一,以前随意扩充机构、增加人员的现象已基本制止。

——摘编自吴承明、董志凯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52)》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措施应对财经问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统一财经工作。
2024-05-16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临考历史预测押题密卷B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50年,中国共产党将解放石家庄时接管的大兴纱厂正式发还给原资方自营,经政府与资方协调,发还方案从公私合营调整为完全私营。这反映当时中国共产党(     
A.学习苏联工业化模式B.践行新民主主义政策
C.关注金融秩序的稳定D.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
2024-05-15更新 | 332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4月份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新区土改后,多数中富农怕共产、怕露富、怕冒尖,如太仓县新建乡中农有“种种吃吃”“反正不想发财”的消极情绪,江宁县麒麟乡富农因“怕二次土改,不敢雇工,生产消极,产量比土改前降低11%”。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A.农村土地改革的复杂性B.消灭地主阶级的紧迫性
C.国民经济调整的必要性D.生产关系变革的必要性
2024-05-1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秦皇岛市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949年,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接收官僚资本企业的指示》,该指示突出强调了要区别对待官僚经济机构和政治机构。对于政治机构不能加以利用,必须建立新的机构;对于经济机构总的原则是“原封不动”,实行“原职、原薪、原制度”的政策,先实行监督生产,然后通过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改造其生产关系。这一指示(     
A.着眼于物价的根本稳定B.与计划经济体制确立相适应
C.迎合了三大改造的需要D.蕴含党对国家建设的理性思考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从沿海开放的通商城市到内陆腹地的偏远农村,到处都有人从事手工制造,人民生活中的绝大部分日常用品都离不开手工业。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介于传统农业和现代工业之间的中间经济带。这些相对于现代工业而言较为落后的传统手工业,在机器工业的打击和刺激下,日益脱离传统的既定轨道,在生产力、经营形式、管理形式等方面向着现代化转型,其中一部分已经过渡到机器生产。但这一过程由于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如1929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冲击、20世纪3040年代日本侵华战争的破坏,还远远没有完成。直到1949年,手工业仍然构成工业经济的主体。

——摘编自彭南生《中间经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中国近代手工业(18401936)》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4-05-0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高三下学期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Ⅶ)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950年我国的国家财政收支逐步趋于平衡,第一季度财政赤字占支出总数的43%,第二季度下降为40%,第二、第三季度下降为9.8%,第四季度只占支出总数的6.4%。这得益于(     
①银元之战   ②米棉之战   ③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④三大改造的完成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