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万隆亚非会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1 道试题
1 . 胡锦涛主席在2008年新年贺词中将中国外交方针概括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表明我国的外交方针又有了新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外交原则与方针中,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是(     
A.采取“一边倒”方针B.同苏联建交C.“求同存异”方针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55年,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29个与会国通过的最后公报特别强调第三世界在原料出口方面进行合作,包括建议在“有关石油的问题”上实行“共同政策”。1960年,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的石油部长在巴格达举行会议,宣布正式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A.区域经济集团逐渐形成B.新兴国家联合意识增强
C.国际石油政策实现统一D.两极格局开始走向瓦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1955 年4月,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中发言: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的目的“是来求团结15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此次国际会议指的是(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
C.雅尔塔会议D.首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4 . 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发表即兴演讲,力排众议,促成万隆会议圆满成功,为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创造了条件。周恩来演讲提出处理亚非国家关系的方针是(     
A.“共存共荣”B.“荣辱与共”C.“和平共处”D.“求同存异”
2023-05-0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顺迈学校高中部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周恩来在某次会议的补充发言中说: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的目的“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有关这次会议,说法正确的是(     
A.周恩来在会上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解决了印度支那问题,但没有解决朝鲜问题
C.这是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D.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与会议讨论
2023-04-27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目录是一本著作浓缩的精华,目录研读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为《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前二个目录中的其中四章,对此按发生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模仿苏联模式(1949—1957)与寻求中国道路(1958—1965)
一边倒:毛泽东和斯大林
百花运动
万隆方针
大跃进的经济策略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③④②D.②③④①
7 . 下表为20世纪5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重要成果(部分)。据此推断,当时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     

时间

外交成果

1953年12月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4月

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4年6月

中英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

1955年4月

参加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①开创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②参与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
③展现出灵活务实的外交政策       ④打开外交新局面,迎来建交新高潮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3-04-21更新 | 413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西关系是特别的。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新中国采取了两种建交方式,一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除了南斯拉夫)采取承认即是建交的方式,二是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先谈判后建交的方式,“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

——摘编自任晓伟《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对国际政治的认识演进和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

材料三   1954—1955年采取的温和而缓慢的,但却是稳步的国内发展计划也反映在那时中国的对外政策中……周恩来开完会回国的时候,他因人们普遍赞扬中国在其第一次重大国际会议上的表现而受到鼓舞……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国家通过哪些条约“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给中国社会带来何种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新中国的建交方式;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期的外交方针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恩来参加的会议,并概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在国际外交舞台上取得的成就。
9 . 近代以来中国的外交

外交是内政的外延,与国家的命运休戚相关。

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

——左世元《清政府对日交涉关于宗藩态度差别的原因探析》

(1)材料一体现了清政府当时怎样的外交心态?

材料二:(中美英)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1943年)

(2)材料二最有可能出自(     
A.《凡尔赛和约》B.《联合国家宣言》
C.《开罗宣言》D.《联合国宪章》

材料三:苏美英三大国领袖同意,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作战,其条件为……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

——《雅尔塔秘密协定》(1945年)

(3)根据材料二和三,分析当时中国的外交境况。

材料四:我国和各社会主义国家都需要和平,世界各国的人民也都需要和平……为了争取世界的持久和平,我们必须进一步地发展同社会主义阵营中各个兄弟国家的友好合作,并且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加强团结。我们必须争取同一切愿意和我们和平共处的国家,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1956年)

(4)在材料四体现的外交理念引领下,新中国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双选)(     
A.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席位B.中美建交
C.提出“求同存异”的万隆精神D.参加日内瓦会议

材料四: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美好的目标,也是一个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跑才能实现的目标。中国愿同广大成员国、国际组织和机构一道,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

——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7年)

(5)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近代以来中国外交的变化?
2023-04-12更新 | 71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崇明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如表是中国外交部长参加某次会议的一日行程安排表(节选)。据此判断,中国参与该会议(        
8:30出席中国同印度尼西亚关于华侨双重国籍问题协定签字仪式
9:00—12:00出席各代表团团长会议
14:00参加决议起草委员会会议
16:00—19:00出席各代表团团长会议
19:00宴请出席会议的印度尼西亚、锡兰、阿富汗、尼泊尔、叙利亚、菲律宾代表团团长
22:25去印度总理尼赫鲁驻地同印度、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代表谈印度支那问题
A.积极推动了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进程
B.讨论的核心议题是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C.践行了“真、实、亲、诚”的外交理念
D.为同亚非各国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
2023-04-09更新 | 211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