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届人大与五四宪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党的十七大把民主政治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第一次提出了“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新命题。阅读有关民主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旨意)于成汤”。

——《尚书》

材料二   关于苏格拉底之死的材料

雅典人口总数雅典公民总数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表决形式程序罪名
陪审员审判员产生方式
约40万约4.2万6,000501抽签举手一审制慢神和蛊惑青年

——《世界文明史》


(1)指出材料一中“民主”的含义。根据材料二,归纳雅典民主存在的问题。

材料三   英美模式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改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长期专制统治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这个例子对中国有意义,而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因为中国不是像美国这类“没有历史的国家”。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2)“光荣革命”创造了什么完美的政治设计?为了克服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美国在政治制度上做出了哪些重大创新和改变?

材料四        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总之:“国体一一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一一民主集中制。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

一一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3)材料四中毛泽东所设想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政治实践中有何体现?
2022-02-14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模拟(一)历史试题
2 . 协商是兼顾各方利益、减少政治内耗、提升治国效能的重要手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有政事,先由中书取旨撰拟诏敕,付门下审覆,再下尚书施行……惟是事权分立,往往发生流弊,尤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此实唐代宰相制度之一进步也。

——摘编自严耕望《唐代文化约论》

材料二   美国修宪是联邦与州共同参加,联邦议会主导的过程,其制度安排有着不少体现平等协商、审慎对话、民众参与等协商民主制度”

——张扩振《美国修宪中的协商民主》

材料三   一旦议会与总统出现分歧和矛盾,这一体制无法立即通过新的选举来征询公众的意见……在激烈的党争之下,两党间关系的沟通缺乏制度的载体,也没有一定的机制相衔接,美国政党在组织上缺乏欧洲政党所普遍具有的制度性协调手段……民调显示多数美国人认为共和党主导的国会应该对此次政府停摆承担主要责任。政党恶斗不顾及国家大局,近九成美国民众对此感到厌倦和反感。——周淑真袁野《美国政党政治与政府关门危机的关系》

材料四   不同的利益集团,包括各种政党、民族、宗教,可以通过协商形成共识,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举前、选举中、选举后的协商,克服西方民主的缺点。

——李君如《中国人在民主政治问题上不要妄自菲薄》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时期设置“政事堂,此实唐代宰相制度之一进步也”的原因。
(2)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概况美国宪法中体现协商民主的内容和导致美国政府停摆的因素。
(3)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为“克服西方民主的缺点”而采取的民主制度有哪些?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协商民主的认识。
2022-01-2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代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政治制度中对于重大问题决策采取集议、廷议等“协商”形式。秦朝凡是重大事件,如议帝号、封建、封禅等都与大臣商议。汉代承袭此制,如立嗣、立法、人事任免、教育、盐铁专卖、边事、出战、迁都等重大问题都要协商。集议一般由丞相、御史大夫主持,如果议题特别重要皇帝也会参加或主持。参加集议的人数根据议题牵涉面而定,少则几人,多则几百人。汉代设置了针对国家某项重大政策的“专题协商”会,如有关经济民生领域的盐铁专卖会议等。隋唐建立起一套“中书出令、门下封驳、尚书施行”的“决策一执行”机制,以宰相为代表的中枢辅政集团“协商”议事成为皇帝最终裁决的前提和基础。在明清两代,一些重大问题决策、重要人事选任、重大案件审理通常都要进行不同方式的协商。

——据齐惠《中国古代政治中的“协商”因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协商”在国家治理方面可资借鉴的经验。

材料二   1925年, 褚辅成在善后会议上正式提出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制草案),主张“罗致各派要人、各省主帅”共23人组成国务院,接受法律限制与人民监督,协商国是。由于段祺瑞临时政府将之视为“捣乱”,这一提案无疾而终。国民党早期提倡国民会议,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响应,而后来国民会议却沦为国民党一党独裁的工具。中国共产党先后创造了“三三制”、多党合作的联合政府、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三大协商民主的实现形式。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成为近代中国发展的必然归宿。

——据张涛《协商民主视域下九三学社先贤政治主张的历史定位——以褚辅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制草案》为中心》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20年代以来,协商民主在民国政治生活中一再受挫的原因。
(3)新中国成立后,构成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本内容的三大制度是什么?
2021-12-3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坚持道路自信是党领导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中国人民幸福生活的根本保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走上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道路,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毛泽东带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及时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上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

——摘编自《浅析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

材料二   194910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开始真正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摘编自《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2005年10月)

材料三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复兴之路》解说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是指什么道路?并指出中国共产党人选择这条道路的依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怎样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跨越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历史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代以来,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在曲折中不断前进,而中国共产党则是这一进程的有力推动者。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俞可平在《人民至上——60年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文中指出:“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

材料二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成就,说明新中国搭建的“基本的制度框架”有哪些?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我国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2021-05-23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既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也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切实防止出现选举时漫天许诺、选举后无人过问的现象。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中所述反映的是我国哪一政治制度?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7 . 阅读材料,回答要求。

材料一   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以“朝议”等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成为皇帝裁决的依据。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不失为在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减少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但晚年的秦始皇推行极端的君主专制,行踪诡秘,君臣悬隔,身为丞相的李斯都无法与皇帝相见,朝廷大臣参与议政的制度遭到破坏。

——摘选自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


(1)根据材料一指出“朝议”制度的得失。

材料二   公民大会是全体公民各抒已见的场合,决定的都是关系重大的事务。如果把民主国家定义为全体公民都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那雅典毫无疑问是最民主的国家。但是,集体决策并且是大范围内的集体决策,盲目性是不可避免的。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期,公民大会讨论是否入侵西西里,尽管多数公民并不知道西西里的情况,公民大会还是作出了入侵西西里的灾难性的决定。

——摘编自百度百科


(2)材料二反映了雅典公民大会具有哪些特点?

材料三   美国国会是美国最高立法机构,由参、众两院组成。两院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参议员每州2名,共100名,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1/3。众议员按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名额选出,共435名,任期两年,期满全部改选。两院议员均可连任,任期不限。参众议员均系专职,不得兼任政府职务。

——摘选自《美国国家概况》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国会的构成体现了什么原则?简析其意义。

材料四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每年举行一次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于每年第一季度举行,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时,选举主席团主持会议。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会议。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
2021-03-10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努力,促成了国共合作抗日。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并肩战斗,互相支援。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支持,需要听取社会各个方面的声音。1956年,毛泽东明确指出:“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是如此。

——摘编自萧超然、晓韦《当代中国政党制度论纲》

材料二   协商民主是中国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1950年,国家颁布法令,规定在私营工商企业中“设立劳资协商会议的组织”。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举办前,对国家领导人名单进行了反复协商,人民代表的产生也经过了反复协商。时任中央统战部部长的李维汉指出,“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中已经这样做了,今后仍要继续这样做”。1954年,我国国家政权与人民政协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但协商民主仍旧在发展。1956年,毛泽东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也是一种协商的形式。

——摘编自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工作手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的制度机制及其方针,并分析上述机制和方针形成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协商民主”的具体表现,并说明1954年“我国国家政权与人民政协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的直接原因。
9 . 据统计,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各地选举的基础上,共选出全国人大代表1226人,其中妇女代表147人,占总数的11.99%;少数民族代表177人,占14.44%;共产党员668人,占55.48%;非中共人士558人,占44.52%”。这一选举结果反映了
A.民族自治的真实性B.农民阶级的领导地位
C.人民民主的广泛性D.多党共同执政的理想
2021-02-08更新 | 150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国家能力、法治和民主三者之间是否能取得平衡是影响国家政治发展的关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政府歧视和虐待被征服的放尔特人……于是,强烈的惯遇遍布于被征服者全境……有些统治者建议扩大植征服地区公民的权利,统治阶级中的某些人已经开始担忧罗马和被征服者之间的关系。公民法只允许外人移入而不开放公民权。这样,法律关系便很难与实际状况相调和,罗马的统治陷入困难之中。

——据【德】紫淼(罗马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罗马国家“陷入困难”的原因,并指出其为应对困难而作出的法律调整。

材料二 美国从邦联到联邦制。加强中央权力是现实需要。因为中产阶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全国性政府,既保障安全又能保障对外贸易的进行,还有利于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但是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也要防止英王式的新暴君,防止专制集权,所以采用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分权制不仅是横向的,也是纵向分权,从而既保持了中央的权威,也使地方具有更大的自治性。

——据信力建《美国的宪政精神的源头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美国分权体制的特点,并指出该体制在国家治理方面的作用.

材料三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四的有机统一是中国国家治理机制的独件优势。在治理机制上,中国把治理的政党优势、主体优势与现代化国家治理方式结合起来,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从运行机制看,法律法规、政策和重大决策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用的统一作现,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法律法规、政策和实施业大决策。习近平强调,三者的“有机统一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的关键”。

——据刘志昌《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特点和优势)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保障国家治理体系运行的政治制度。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能力与民主法治关系的认识。
2021-01-28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