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据统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中,哈格里夫斯是纺织工,怀特是木匠,克隆普敦是纺织工人,瓦特是修理工;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诺贝尔是化学家,西门子是物理学家,爱迪生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的提名。这一变化说明(     
A.发明者的出身决定研究成果B.科技创新不再需要生产经验
C.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加深D.科学理论比生产经验更重要
7日内更新 | 73次组卷 | 125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纺织机发明以后,英国大量制造机器,对金属的需要量急剧增长。18世纪中叶,但出于对水力的依赖,工厂大都建在河流湍急的偏僻的山谷等处,远离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只要有煤作燃料就可以开动蒸汽机,使得建立工厂十分方便。英国煤的蕴藏量非常丰富,使得建立工厂十分方便。蒸汽机的广泛利用,使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高耸入云的烟囱、庞大的厂房、隆隆的轰鸣声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亨利.福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到1914年,路上行驶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

——摘自韦尔奇《美国创新史》

材料三   每一种新产品都要求为其他新产业的产生留下空间,以汽车为例,轮胎的需求为橡胶产业带来了革命性影响,工业规模的扩大需要运输和通讯技术得到极大增强;总体上工业革命极大地增加了西方的财富,以世界性的规模有效地利用了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使生产效率得到了史无前例的提高;工业革命的最初阶段使拥挤的工厂出现在了新的工业城镇。

——摘编麦克尼尔《世界史:从史前到21世纪全球文明的互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英国工厂制兴起的有利因素。
(2)根据材料二指出福特“创新”的表现;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的相同影响。
2024-05-01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3 . 19世纪中后期,德国各大学大幅缩减神学、法学等传统学科,纷纷创设新的自然科学、经济学等学科,有的地方甚至直接成立新型的商业和工业大学;此外各大学还普遍建立化学实验室。德国大学的专业设置和结构调整推动了(     
A.德国工业化进程B.德国统一的步伐C.基础教育的普及D.宗教改革的开展
2024-04-1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之后的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英美德法四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的比重


1870年31.8%23%13.2%10%
1913年14%38%16%6%

——整理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至19世纪上半期为英国傲视全球提供支撑的政治、经济因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不同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
(3)据材料三,指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出现的现象,并分析其对世界局势产生的影响。
2024-04-15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工业革命时期,钟表匠约翰·凯伊发明了飞梭,纺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修理工瓦特改良了蒸汽机;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物理学家西门子制成发电机,机械工程师卡尔本茨发明了内燃机,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雷管和黄色炸药。这一变化说明(       
A.科技成果向生产转化速度加快B.欧洲国家民众素质普遍提高
C.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加深
6 .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尤其重视电气化学等新兴工业部门,并进一步确立了在全球的优势地位。1870—1913年,德国GDP年均增长率高于同一时期的英、法两国。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重要发源地B.德国重工业发展迅速并居主导地位
C.技术和产业创新提高经济增长速度D.英法与德国争夺殖民地的矛盾激化
7 . 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基本上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成为工业革命的重要前提。而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又推动了19世纪中期的俄日改革、德意统一和美国南北战争的发生,促进欧美各国政局的稳定,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这一系列变化体现了(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
C.阶级斗争的重大历史作用D.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体现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的是(     
A.B.
C.D.
2023-07-02更新 | 24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伯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21年,英国的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从1836年起,英国棉纺织业中的工厂工人人数超过手工工人人数……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变成英国的市场。从1760年到1860年,英国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倍。1850年英国工业总产值占到世界的三分之一,对外贸易占全世界的21%。19世纪40年代,英国生铁产量占到世界的一半,煤炭占三分之二。英国成为全世界机械设备和各种工业制成品的主要供应国。

——摘编自张跃发《近代文明史》

材料二:1830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子感应现象,提出发电机的理论基础。科学家们根据这一发现,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电作深入的探索与研究,出现一系列电气发明。19世纪90年代起,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不断涌现出来,人类交通工具发生巨大变化……

——《第二次工业革命》

(1)根据材料一,分析工业革命使英国发生了怎样的社会转型?指出促使“工厂工人人数超过手工工人人数”的关键性发明,并归纳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析与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突出特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物理学和化学渗入到化学工业中改变了化学工业状况,有意识设计的化工厂,按照计算好了的方式把实验室的结果应用到规模完整的操作上去,用仪器而不是靠经验来控制。”这表明(     
A.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B.专利技术的保护推动了技术革新
C.发明注重经验的积累D.物理和化学的进步开启工业革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