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它是由技术革命引起的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起点,是从工场手工业生产向以工厂制为基础的大机器工业生产的重大飞跃。它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开始摆脱长期以来的传统农业社会,代之以工业化、技术化和城市化的近代工业社会。英国是工业革命发生最早的国家,也是工业革命及其后果表现最典型的国家。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苏联工业化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模式,其特点是:通过国家职能部门制定计划,以增强国防实力为目标,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以国营企业和集体化农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这种类型的工业化伴随着高度的独立自主,带有强制性,以牺牲农业的利益来达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粗放型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工业化的特点。
2023-08-2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苏联由于没有外国投资,所以不得不靠国内筹集资金,以支持庞大工业的发展,同时在充满敌意的世界中建立一支庞大的军队。”据此判断,苏联为筹集资金实行了(     )
A.余粮收集制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D.“五年”计划
2023-08-2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苏俄在这段时间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D.农业集体化运动
2023-07-20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一五计划期间,苏联修建了世界上最长的连海运河-白海-波罗的海运河,建造了马格尼托格尔斯克钢铁厂、库兹涅茨钢铁厂和札波罗热钢铁厂三大钢铁厂。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是由于(     
A.国家强大的组织能力B.市场经济体制的保障
C.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D.大量国际资本的引进
2023-07-13更新 | 130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33年8月14日,苏联某杂志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下面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有(     
A.是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结果
B.是实施经济建设五年计划的结果
C.布尔什维克的“智慧”是指实行新经济政策
D.与赫鲁晓夫的改革有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苏联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美国先后有10万名技术工人和工程师申请移居苏联。同时苏联从西方国家引进了800多个大型技术项目,涉及冶金、工业机械、汽车、轮船和飞机制造等多个部门,包括了大量苏联工业体系的骨干企业。这是由于(     
A.西方不再坚持意识形态的对抗B.新经济政策扩大了对外开放程度
C.经济危机为技术引进创造条件D.苏联成功确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7 . 在1929—1945年间,苏联共与217个外国公司签订过技术援助协定,其中美国公司139个,德国公司33个,英国公司10个,法国、意大利公司各9个。对此斯大林说:“在苏联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大型工业企业是由美国帮助建设或提供援助的。”材料表明苏联(       
A.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结构B.斯大林借鉴资本主义模式
C.新经济政策实施成效显著D.借助外部力量推进工业化
2023-07-03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苏联在1937年完成农业集体化以后,几乎所有农业生产产量均低于1928年时的水平,只有播种面积和皮棉制品产量略有增加。面对苏联政治局下发的收购计划,农民只好将口粮及种子粮上交。这一现象反映了苏联(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B.农业政策损害了农民利益
C.农业集体化背离了苏联模式D.计划经济加剧了社会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某西方史学家描述: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时候,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该实验中对农业采取的措施是(       
A.推行余粮收集制B.征收粮食税C.农业集体化运动D.粮食收购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苏联的科研成果虽然不少,但近1/3的科研课题毫无使用价值,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中有40%则因种种原因而被长期搁置。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但直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这说明苏联科研体制(     
A.与国外的合作交流密切B.创造了大量的科技成果
C.缺乏创新机制和推动力D.苏联的科技水平领先世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