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9 道试题
1 . 有人认为,苏联“这件事”的重要意义在于将社会阶级中最占多数,且最富保守性的一部分,即农人阶级,予以彻底的刷新、改造,消灭富农,使其合乎社会主义化的条件。“这件事”
A.打退敌人进攻巩固了新政权B.利用市场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C.整合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D.扩大集体农庄经营管理自主权
2 . 苏联的强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迅速展现出来,已没有人能把社会主义斥之为不现实的空想。20世纪30年代,“计划”经济的思想开始受到称赞。苏联的存在更加能使工人免受资本主义动荡的影响。苏联取得的成就反映了
A.“计划经济”避免经济危机B.东欧各国建成社会主义
C.依靠本国的力量实现现代化D.苏联消灭了德国法西斯
2020-10-29更新 | 228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21届高三第一次调研(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3 . 1928年,斯大林主张通过征收农民的贡税,汲取资金进而发展重工业,异见者被扣上“右倾”的帽子;1929年4月,政治局委员乌格兰诺夫提出,"纺织工业在国民经济生活中起着重大作用”,“是一只能下金蛋的母鸡”。由此可知,当时的苏联
A.逐渐形成了斯大林模式B.在工业化模式上存有争议
C.忽略了市民的直接利益D.国民经济的比例严重失调
4 . 苏联模式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对这一模式表述正确的是
A.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B.尊重经济规律并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
C.为夺取十月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标志着苏联模式形成
5 . 下列不属于苏联工业化特征的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以重工业为中心B.牺牲农业,发展工业
C.由国家通过“五年计划”的形式来进行工业化D.通过市场机制推进工业化的进程
6 . 1991年,中国商人牟其中把国内滞销的轻工业产品如罐头、衣服、暖水瓶等大批运到苏联,以物易物换回了四架苏联制造的大客机。这主要说明苏联
A.改革成效显著B.产业结构严重失调
C.贸易方式原始D.飞机制造业发达
7 . “在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也就是1937年之前苏联的机器产量和金属制造业增长了14倍。苏联也在德国和美国之后成为第三大工业国。”苏联取得工业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B.重视经济结构的平衡发展
C.实施新经济政策D.勃列日涅夫重点发展重工业
8 . 1932年7月23日.苏联政府决定,手工业合作社不必将产品以固定价格交给中心合 作社,它们有权在自由市场上销售产品。在不与大型国有工业竞争的前提下,也允许 他们自行购买原材料。这反映出苏联当时
A.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B.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D.延续了苏俄时期的新经济政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苏联自1928年起大规模进口机器设备,1932年苏联购买了世界出口机器总额的一半。但到1937年,苏联的机器进口量大幅减少,仅占机器需要量的0.9%。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A.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B.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C.西方开始对苏联实施技术封锁D.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西方工业
2020-04-24更新 | 112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师范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33年与1928年相比,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44%,德国下降45%,法国下降25%,英国下降20%。而同时期的苏联从1929年的5%迅速跃升为18%。更令人惊奇的是,苏联境内毫无失业现象。导致苏联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促进苏联腾飞
B.新经济政策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
C.反法西斯战争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D.充分发挥了战时共产主义的优越性
2020-04-15更新 | 350次组卷 | 16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北师大长春附属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