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9 道试题
1 . 1931年底,苏联各地的集体农庄制度基本一建成,然而农民大批屠杀牲口的现象却时有发生。1932--1933年,苏联政府不顾俄罗斯东南部和乌克兰出现的严重饥荒,在国际市场粮价暴跌的情况下廉价出售了281万吨粮食。苏联政府的这一做法
A.支援了工业化建设需要B.缓解了西方严重的经济危机
C.激发了小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D.加强了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联系
2021-06-07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关于苏联改革的评述,有观点认为:“赫鲁晓夫把苏联搞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搞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搞垮了。”苏联“垮了”的根本原因是(     
A.戈尔巴乔夫的“民主社会主义”的改革失败B.西方的“和平演变”
C.片面强调重工业发展的恶果D.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3 . 如表为苏俄(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这些探索
时间(年)探索
1918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21实行新经济政策
1925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1930加快推广农业集体化
1936“苏联模式"形成
A.最大程度地维护了农民利益B.都以指令性计划管理经济
C.都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政权D.都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2021-05-12更新 | 416次组卷 | 16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说:“以推翻资本主义为目的的十月革命,其所造成的最悠久的成就,却反而救下了其死敌一命,战时如此,平时亦然。”其意在说明
A.十月革命使颓废的资本主义焕发了生命力
B.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启发了欧美制度调整
C.苏俄的新经济政策部分地恢复了资本主义
D.欧美政府干预经济消除了私人生产盲目性
5 . 20世纪上半叶某一时期,苏联平均每公顷每日需要的劳动者数量从15人下降到9.4人。而同期各地城市规模却大幅度增长,例如莫斯科人口从212万增加到413万人。苏联当时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卫国战争的需求
C.农业集体化的推广D.工业化的发展
6 . 斯大林模式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中积累工业化资金,用行政办法对资源、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采用优先发展工业的方式快速地推进现代化。由此可见,斯大林模式(     
A.使苏联经济得到持续发展B.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C.阻碍了苏联民主法制建设D.是国家对经济运行的控制
7 . 20世纪30年代,苏联兴起了一场广大妇女志愿从事教育、文化和社会服务工作的所谓“妻子运动”,得到了妇女们的积极响应,剩余劳动力得以合理的利用。该运动
A.适应了新经济政策的需要B.推动了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C.保障了苏联社会主义民主D.加快了社会主义建设步伐
8 . 1946年,斯大林指出:“苏维埃社会制度比非苏维埃社会制度更有生命力、更稳固,苏维埃社会制度是比任何一种非苏维埃社会制度更优越的社会组织形式。”斯大林还特别强调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的重要作用,上述言论表明斯大林
A.旨在巩固社会主义阵营B.无意改变国家发展模式
C.抨击西方民主制的虚伪D.意在扩大苏联的影响力
9 . 1929年,苏联同西方签订的技术援助协定达70多个项目,涉及冶金、机械、石油化工、交通运输等多个重要经济部门,大量的西方失业人员也被聘到苏联工作。这反映出苏联
A.抓住有利时机发展国民经济B.新经济政策得到了继续贯彻
C.对斯大林模式进行适时调整D.与西方国家的矛盾得到消除
2021-02-01更新 | 460次组卷 | 6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苏联和美国的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图,据此可以推知        
A.美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增速高于苏联B.“斯大林模式”造成苏联经济下滑
C.“冷战”导致了美苏经济此消彼长D.加强干预使美国走出“滞胀”危机
2020-12-19更新 | 331次组卷 | 24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9高考适应训练试卷 历史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