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赫鲁晓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有研究者指出,赫鲁晓夫“肯定没有把扫除他前任所建立的那种政治体制当成自己的任务;相反,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以及实施某些政治和经济上的改革,他还充分利用了这种体制的独裁主义结构”。该观点意在说明赫鲁晓夫
A.建立了新的官僚政治体制
B.加强苏联政治经济的集权
C.不自觉地延续斯大林模式
D.改革使苏联经济失去活力
2017-10-05更新 | 441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62年11月,赫鲁晓夫决定在边疆区和州的党组织中设立领导工业生产的党委会和领导农业生产的党委会,各自成立自己的一套领导机构,以保证对工农业生产的更具体的领导。这一措施
A.从根本上打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B.使苏联的农业形势有所好转
C.混淆了党政机关和经济组织的职能
D.有助于实现扩大企业自主权
3 . 1957年5月10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发布法令,将25个中央部和113个加盟共和国部撤销,中央仅保留航空、无线电、造船、化学、重型机械、交通运输建筑等部;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各区设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各地的企业。此举的影响在于
A.使苏联逐渐走上市场经济道路
B.为后来苏联的解体埋下伏笔
C.大大削弱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D.激发了地方工业建设的积极性
2017-09-16更新 | 707次组卷 | 23卷引用:【校级联考】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柳州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联考(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55年,苏共通过决议,由过去农庄、农场从上级机关领取计划改为直接由农庄、农场制订计划。这一决议
A.进一步强化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
B.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C.反映了其改革重心在农业领域
D.表明斯大林模式的解体
5 . 有人指出:“赫鲁晓夫不受教条束缚,在这个意义上他是个务实主义者;但奇怪的是,他是个不切实际的务实主义者……往往只凭心血来潮而不是深思熟虑。”与这种观点最为贴切的事例是
A.鼓励农民发展副业
B.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
C.开展种植玉米运动
D.部分承认企业的物质利益
6 . 二战后苏联实际上并没有加入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苏联经济主要还是在苏联和东欧那个小范围里循环,经济慢慢停滞下来。苏联在全球化浪潮中并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相反被边缘化了。苏联被边缘化
A.根源于两极对峙格局B.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瓦解
C.西方和平演变的结果D.苏联改革的失误所导致
2017-08-04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
7 . 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这主要是指赫鲁晓夫
A.揭露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B.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C.未根本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D.进行工业体制改革
8 . 苏共二十大的影响不包括()
A.破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B.帝国主义趁机掀起反共浪潮
C.引起中共思想上的极度混乱
D.造成东欧政局的一度动荡
2017-07-1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容县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
9 . 赫鲁晓夫时期,从1954年起,苏联在哈萨克、西伯利亚、乌拉尔、伏尔加河流域和北高加索实行大规模的垦荒,在这些地区新建了大量的国营农场。1960年前,全国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其中1/3是新垦地提供的。但到20世纪60年代末,垦荒区提供的粮食呈现下降趋势,并且许多地方变成寸草不生的荒漠。对上述材料看法正确的有
①赫鲁晓夫的改革采用了加大对农业投入的办法
②赫鲁晓夫的改革缺乏科学的态度,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
③赫鲁晓夫的改革认识到了苏联农业落后的根源
④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