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吴于廑整体世界史观的理论基点,是认为世界历史包括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尽管吴先生未做明确论述,但仍能从其诸多行文中感受到整体世界史观富含的内在逻辑。有三点特别值得注意。其一、“整体世界”涵义非常明确,即人类各阶段社群的活动范围和认知范围整体化;它是开放的,即每代人都有自己所认知的“世界”。其二、各个阶段的“世界”都呈整体化趋向,历史是“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逐步成为全世界历史的。其三、整体内部是不平衡的、呈现差异的,有中心和边缘之别;整体各部分间的联系,也有疏密和强度差异,即使20世纪的整体化世界。内部格局也不断演变……

——刘景华:吴于廑先生的整体世界史观述评

运用材料并结合所学,你如何理解20世纪下半叶(二战后)的“整体化世界”与“内部格局不断演变”,并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结构完整、史论结合)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6年,苏联农业总产值达到1913年水平的118%,其中种植业产值为114%,畜牧业产值为127%。但从1928年开始,苏联国内出现了粮食收购危机。到19294月,收购到的粮食比上年同期还要少,连莫斯科的面包供应都出现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决心加速农村的集体化运动,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以便把粮食牢牢地控制在国家手里。“一五”计划结束时,有60%以上的农户加入集体农庄,集体农庄的播种面积占全国播种面积的70%以上;在主要产粮区,加入集体农庄的农户比例为80%—90%。19331月,联共(布)中央宣布:“把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大农业的轨道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

——摘编自陆南泉《苏联经济发展史简论与启示:从斯大林时期到赫鲁晓夫时期》

材料二   1952年,民主德国工业部门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50%,工业优势明显,呈现出典型的工业社会产业结构特征。同年,民主德国借鉴苏联模式开启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在这一过程中,国家通过大量的财政拨款为合作社提供更多的税费优惠政策、向合作社派送专业技术人员、补贴合作社社员收入,吸引农民主动自愿加入合作社。与此同时,国家还通过动员、教育、说服、许诺等方式引导农民加入合作社。在农产品收购制度方面,政府采用了双重价格体系,国家规定农户每年以交售价格向国家出售一定额度的农产品,超出交售额度的农产品既可以以收购价格出售给国家,也可以相对自由地在市场上出售。而且,在集体化期间一直保留了较高比例私有成分,甚至直到实现全盘集体化的前一年,私营比例依然超过一半以上。至1960年底,民主德国农业基本实现了全盘集体化。

——摘编自曾哲《民主德国农业集体化的特点及启示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民主德国两国农业集体化特点的异同。
3 .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经互会成员国家对外贸易总额中,东欧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额占比从1970年的23.7%上升到1980年的近30%。匈牙利和波兰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额逐年增长,并同西方世界广泛展开经济合作。对这一现象解读合理的是(     
A.经济全球化的阻碍已消除B.苏联放松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C.欧洲国家加快走向一体化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2023-11-26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24届高三11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4 . 1989年,乔治·布什就任美国总统后,在外交上对东欧国家区别对待。根据如表,布什“区别对待”东欧国家的目的是(     
波兰、匈牙利因团结工会获得合法地位而专门制定“援助波兰行动计划”,赞赏匈牙利“走在撕开铁幕的最前面”,并向其提供2500万美元发展资金。
罗马尼亚、东德以两国“拒绝任何变革”、“严重侵犯人权”等理由进行经济报复,如禁止从罗马尼亚进口商品、禁止国际组织向罗马尼亚提供贷款等。
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两国改革“起步晚且进展小”,绝不轻易给予经济实惠。
A.扭转美国在“冷战”中的被动地位B.维护雅尔塔体系的国际秩序
C.加速东欧国家“和平演变”的进程D.建立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2023-11-20更新 | 153次组卷 | 9卷引用:广东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综合能力测试(三)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影子经济是指不同国家申报收入,国家无法对其实行税收管理与监控的非正规经济和非法经济,如黑市贸易、地下工厂和医生、教师、工程师凭借技能获取额外收入等。据如表可知,苏联影子经济的发展(     
20世纪60—80年代苏联影子经济发展概况(单位:十亿卢布)
分布领域劳动力人数总值备注
农业工业商贸和食品其他
60年代初0.60.30//580年代末,全国合法注册的个体劳动者约10万人
80年代末231017402000万90
A.导致了苏联走向解体B.增强了国家的治理能力
C.缓解了社会供求矛盾D.彰显了经济改革的成就
2023-09-07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四七九名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全真模拟(一)文综历史试题

6 . 在1982年波兰实行军管后,美国政府要求国际金融组织严格控制对波兰的贷款,阻挠波兰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迫使苏联为稳定波兰局势买单。同时,美国政府还利用苏东阵营内部的问题,推动“自由化”。美国这些做法(     

A.削弱了东欧国家的发展潜力B.造成苏联失去了对东欧国家的管控
C.说明美苏转变冷战斗争策略D.为欧洲一体化进程提供了有利条件
2023-08-12更新 | 193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4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关于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①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也经历了曲折
②苏联由沿用斯大林时期创建的模式到成功改革此模式
③中国由学习苏联模式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东欧国家从照搬苏联模式到谋求自主发展的道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 . 1982年苏联历史教科书中,某章的标题为“伟大的十月社会义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的胜利”。2016年俄罗斯历史教科书去掉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这一概念,并引入了“伟大的 1917 年俄国革命”这一概念。这表明俄罗斯(     
A.历史研究要多元化B.经济衰退和国际地位下降
C.力图淡化意识形态D.缓和了与西方大国的关系
2023-07-13更新 | 168次组卷 | 1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下表是二战后部分国家的经济数据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有(     
国家类型国家时期平均经济增长率(%)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德国1950197010+
日本195519728.8
韩国1960200010+
社会主义国家东欧各国1960198056
中国197820189.5
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印度199120187.3
巴西1968197311.2
①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将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实现经济快速发展
②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革也曾取得显著成效,但没有突破苏联模式束缚
③中国通过改革开放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实现飞速发展
④新兴民族国家通过发展国有经济与制定经济计划,有国家实现高速发展
A.1个B.2个C.3个D.4个
10 . 南斯拉夫联邦中央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几乎把全部经济管理权下放到各个共和国,全国统一市场变为相对独立的8个封闭地方市场,甚至像铁路、电信、邮政等必须统一的行业也被人为分割。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有(     
①南斯拉夫推行权力下放,试图突破计划经济体制
②南斯拉夫地方自主权大,联邦中央较难有效调控
③放权易使地方主义抬头,客观导致苏联扼杀改革
④作为市场经济改革尝试,启示后世遵循经济规律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2-10-31更新 | 23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10月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