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1989年,乔治·布什就任美国总统后,在外交上对东欧国家区别对待。根据如表,布什“区别对待”东欧国家的目的是(     
波兰、匈牙利因团结工会获得合法地位而专门制定“援助波兰行动计划”,赞赏匈牙利“走在撕开铁幕的最前面”,并向其提供2500万美元发展资金。
罗马尼亚、东德以两国“拒绝任何变革”、“严重侵犯人权”等理由进行经济报复,如禁止从罗马尼亚进口商品、禁止国际组织向罗马尼亚提供贷款等。
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两国改革“起步晚且进展小”,绝不轻易给予经济实惠。
A.扭转美国在“冷战”中的被动地位B.维护雅尔塔体系的国际秩序
C.加速东欧国家“和平演变”的进程D.建立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2023-11-20更新 | 155次组卷 | 10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颐华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1968年7月16日出席华沙会议的苏、波、匈、保、东德五国领导人联名致信给捷共中央,“我们不能坐视敌对势力把你们的国家推离社会主义的道路并且引起使捷克斯洛伐克表示,脱离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危险。这已经不仅是你们一国的事情了。”这一事件(       
A.表明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B.源自于美国对东欧的和平演变
C.不利于东欧国家的独立发展D.加速了苏东剧变和多极化趋势
2023-11-20更新 | 20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匈牙利的改革在战后社会主义国家中进行得较平。50年代初,匈牙利人民生活水平有所下降。1956年,因为对苏联模式和苏联控制不满,匈牙利民众爆发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并发展为武装冲突。匈牙利最高领导人卡达尔意识到改革势在必行。国家仍制定五年中期计划和年度计划,但只对政府和经济管理机关有压力和约束力,基本上取消了中央直接向企业下达指令性生产计划指标的做法。企业可以自己到市场上采购生产原材料和设备,自己销售产品,既可内销,也可出口;企业部分利润用来实行对广大劳动群众的物质鼓励。各级党组织的书记都不兼行政第一把手:政府原来的十八个部减少到十三个、精简机关工作人员百分之三。随着新经济制度改革的全面实施,在1967~1974年间,匈牙利经济飞速增长,成为“消费者的天堂”。从1973年底开始,受世界市场的影响,匈牙利“黄金时期”结束。

——据王亮《战后匈牙利改革的思考与借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后匈牙利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匈牙利的改革。
2023-09-0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下·河南·开学考试

4 . 在1982年波兰实行军管后,美国政府要求国际金融组织严格控制对波兰的贷款,阻挠波兰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迫使苏联为稳定波兰局势买单。同时,美国政府还利用苏东阵营内部的问题,推动“自由化”。美国这些做法(     

A.削弱了东欧国家的发展潜力B.造成苏联失去了对东欧国家的管控
C.说明美苏转变冷战斗争策略D.为欧洲一体化进程提供了有利条件
2023-08-12更新 | 195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等3地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82年苏联历史教科书中,某章的标题为“伟大的十月社会义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的胜利”。2016年俄罗斯历史教科书去掉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这一概念,并引入了“伟大的 1917 年俄国革命”这一概念。这表明俄罗斯(     
A.历史研究要多元化B.经济衰退和国际地位下降
C.力图淡化意识形态D.缓和了与西方大国的关系
2023-07-13更新 | 170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基石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如下表是《20世纪的世界》一书第八编第一章的目录,出现这些内容的根源是(     
第一节   波兰:危机与变革
第二节   匈牙利:历史的重负
第三节   民主德国:渴望统一

A.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B.改革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
C.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急剧的变化D.东欧国家国内都遭遇严重危机
7 . 1951年以后,南斯拉夫不再给企业下达具体的计划任务,只确定基本比例供企业参考,国家放弃计划分配的供销制度,过渡到工业品的自由流动,取消国家统一规定价格的政策。由此可见,南斯拉夫改革的趋向是(     
A.私有化B.权力下放C.取消计划经济D.放弃社会主义制度
8 . 1990年11月,有34国参加的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通过了被誉为“新欧洲”宣言的《新欧洲巴黎宪章》,它在“东方”认同“西方”价值观念的前提下,宣告“欧洲对抗和分裂的时代已经结束”,各国今后的关系将建立在彼此合作和尊重的基础上。这表明
A.欧洲开启了一体化进程B.冷战以西方胜利宣告终结
C.冷战格局在欧洲的结束D.欧洲联盟成立后不断东扩
9 . 下列有关对德国近现代历史上两次统一的评述,正确的是(     
A.两次统一都是通过战争来实现的
B.两次统一均改变了欧洲的国际格局
C.前次统一的完成,德国发展成为“高利贷帝国主义”
D.后次统一的完成,德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2021-01-23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普通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讲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图为俄国粮食产量变化曲线:


材料三   1989年共产主义制度在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的崩溃,当然还有东德——它以并入联邦德国而整体消失……一度令人畏惧的柏林墙被敲成一片片碎片做了纪念品。1991年12月底,飘扬在克里姆林宫镰刀锤子的苏联红旗徐徐降下,俄罗斯的白蓝红三色旗升上了克里姆林宫上空。

——据《俄罗斯史》


(1)材料一反映了俄国社会的什么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对俄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俄国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并指出其基本原因。
(3)材料三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发生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