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类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关茶的记录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的文献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人在食用茶叶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茶叶的药理功能。在汉代,日常饮茶不仅成为民间的生活习俗,更逐渐进入上层生活,就连贵族也将饮茶作为一种享受。成书于东汉的《神农食经》,对茶的功能和作用则转向精神层面,“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魏晋南北朝时期,饮茶因契合当时儒家、道教、佛教的精神追求而进化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与社会时尚。

——摘编自赵建建《茶文化起源初探》

材料二   1658年,伦敦《政治快报》上刊登了一则茶叶广告,称饮茶可以改善体质,这是英国最早的关于茶的记载。1669年,英国政府授权英国东印度公司专营茶叶贸易,从中国大量进口茶叶到欧洲市场。1786年,一名法国人到英国旅行时注意到:即使是贫困百姓家,也能和富裕人家一样,一天喝两次茶。因为廉价而且能够迅速补充能量,茶叶特别受工人阶层的欢迎。18世纪末,英国从中国进口的茶叶量达到了230万磅,与这个世纪的头一年相比,足足增长了200倍。1851年,英国人将中国的茶树和制茶技艺带到印度,茶叶在印度和锡兰被大面积种植,欧洲红茶市场摆脱了对中国产地的依赖

——摘编自【英】艾伦麦克法兰、艾丽斯麦克法兰《绿色黄金:茶叶帝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茶文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19世纪茶文化在英国盛行的原因。
2 . “她”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发明的女性新代词,中国首份妇女画报《解放画报》于1921年7月第13期以后,启用“她”字指代女性和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解放画报》第12期(1921年),描绘了一女子被大秤碇压住,动弹不得,秤砣上写着四个字“男统主义”。

图2《解放画报》第15期(1921年),描绘了一女子被锁链捆绑在刻有“经济”二字的石柱上,她一旁放置了写有"实学”和“职业"的斧头。其题词为:“打器在她旁边,一味的不用,难道不要解脱这束缚么?”

图3《解放画报》第17期(1921年),其题词为:“她受过四千多年束缚,已经半身麻木。现在有人扶着她走,总该起来活动了。”不仅以女性指代祖国,且以女性来搀扶她醒来活动。

——摘编自黄兴涛《“她”字的文化史》


结合时代背景,对三幅漫画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加以解读。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编纂《四库全书》是继修纂《古今图书集成》之后的一次更大规模的举动。这部大型丛书,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下诏有计划地征求当时国内所有存书起,共花费了十三年时间,集中了大批人力、物力修纂而成。它主要是对重要文献的分类编排与汇辑,它的主要用途是仕途举子学习和参考之用。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却没能收录其中。作为一部丛书,延续了自晋、隋以来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共编辑了从古到当时的3457种著作,计有79070卷。编纂这部大丛书,出力最大的是纪昀,而所动用的抄写人员有一千五百余人。《四库全书》前后共抄写七部,另外还有副本一部。编纂《四库全书》,收书3503种,同时也销毁和删改旧书图书3100多种。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1751年至1772年,狄德罗编写的《百科全书》汇集了伏尔泰、卢梭、霍尔巴赫等160余位作者的智慧结晶。这部书采用了百科全书的形式,反映了当时的一切科学成就,宣传了科学和理性,起到了批评迷信和反对专制的作用。下表为《百科全书派》主要作者及其编纂条目表:

撰写人涉及学科条目代表作
伏尔泰历史学、哲学历史、智慧
孟德斯鸠哲学情趣(品味)
卢梭政治经济学、美学音乐
霍尔巴赫政治经济学、化学、宗教史、自然史
达朗贝尔前言、数学、物理学日内瓦
迪德拉美学、农学、手工艺、政治学、哲学艺术、农业、手工业者、钢、自然法、爱真理者、政治权威

——摘编林硕《从<百科全书>与<四库全书>比较透视十八世纪中法文化差异》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书编纂的相同之处并分别对两书的编纂进行评价。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书所透视出的中法文化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4 . 人文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易·贲卦·彖辞》:“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的“人文”,其重心并不在于“人”,而在于“文”。周人建国创立的人文政治秩序中却渗透了人文意识……因而周人的政治制度中留下了以重人为主的人文精神……即人如何在自己的生活和行为当中按“理”来确定自己的标准,这个“理”更趋向于一种对人生幸福的实用性的追求,而这种实用理性的人文主义更体现于日常生活中。……它不是以人类为中心的思想体系,这和希腊文明以人来评价一切人文体系有很大不同,因为儒家最高的理想是天人合一。要突破人的自我中心才能和自然取得和谐,才能和谐。

——刘汉芸《“轴心时代”的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

材料二   由自然的神本主义转向以人为主的人本主义的希腊人文主义更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种“重人”,不同于儒家人文主义所体现的那种日常伦理的实用理性,而是人作为一种宇宙存在物,能对宇宙之物进行一个理性的思考,也就是苏格拉底所说的“德性即知识”。……先从普罗泰戈拉说起,他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思想具有狭隘性,只是对一单个的主观的人进行讨论……这不同于儒家所开创的德性人文主义,普氏(普罗泰戈拉)这里也有德性,但这个德性是“约定”的,是具有可教性的,人可以通过接受教育而获有德性,这一点在苏格拉底那里是得到认可的。

——刘汉芸《“轴心时代”的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

材料三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天主教道明会的萨伏那罗(1452~1498年),就有感于当时日益浮华败坏的世俗生活,而开始在佛罗伦萨宣讲,反对人文主义的风潮,提倡苦行、禁欲的生活,轻视尘世的价值,并曾率领狂热的信徒焚烧佛罗伦萨纤巧的艺术精品,最后因反对教皇亚历山大六世而被杀。而在宗教改革时代的初期,由于马丁·路德过分强调“因信称义”的观点,毫不妥协地恢复了对人的罪恶本性的极端强调,认为唯有神的干预才能使人得以赦免。因此,引起大部分强调精神自由的人文主义者的反感。

——刘昕岚《“人文主义”与“宗教”——对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回顾以及对儒家人文主义的反思》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古代中国和古希腊对人文主义认识的差异。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反对人文主义风潮出现的背景和影响。
(3)综上所述,谈谈你从人文主义的发展中得到的启示。
2021-03-1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0年,毕业于日本大阪医科大学的余云岫发表文章,彻底否定中医理论,引发了20世纪20年代的中西医之争。余氏称中医的“阴阳五行十二经脉等都是说谎”,是“非科学的”,要“一切打空”。恽铁樵从方法论的高度揭示了中医理论,回击了余氏的攻击。在他的影响下,许多中医也纷纷著书立说,回应余云岫的挑战。

1925年,教育界决定将中医纳入学校体制,遭到了西医界的坚决抵制。此后中西医界关系迅速恶化,西医界称中医为旧医,称自己是新医,将中西医之争视为先进与落后之争;而中医界称自己为国医,称西医为西医,将中西医之争视为“中西之争”。双方讥讽之言与谩骂之词日趋激烈。

19292月,西医界代表提出了废止中医的议案。在中医界、舆论界及工商界的努力下,议案未获通过。但中医之生存危机并没有消除。在论战中,中医不合科学之特性已被充分揭示出来。经历了此次生死抗争的中医界不少有识之士,也深刻意识到中医革新、中医科学化的迫切性。

——摘编自左玉河《学理讨论,还是生存抗争-1929年中医存废之争评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对“20世纪20年代的中西医之争”进行评述。(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成文,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1-03-10更新 | 10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西“墙文化”传统对比

项目主要表现
中国的“墙文化”传统中国古代“墙文化”的传统意义更胜于其建筑意义,从皇宫的宫墙到农家的篱墙再到长城,墙的高低、颜色和形态各有差异
西方的“墙文化”传统西方国家对墙的需求和建造并不像中国这样迫切,中国的墙随处可见,而西方国家的墙只出现在不可缺少的地方,如医院、监狱等地,以及特定需要的围墙,如马奇诺防线、柏林墙等

——摘编自刘洋《“墙”文化之中西比较》等


“墙”作为一种文化象征,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上表是中西“墙文化”对“墙文化”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鲜明,中外关联,手充分。)
2021-06-1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名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80年代红遍全国的口号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1-02-03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咖啡馆在18世纪的英国达到鼎盛。咖啡馆作为文明而廉价的公共消费空间,被称为“便士大学”。咖啡馆为招徕顾客而订购时下流行的报刊供人免费阅览,馆内布局方便顾客畅谈。咖啡馆作为信息交换和流通的理想场所,逐渐成为商界人士的经常光顾之地。为了满足市场需要出现了不少“专业化”咖啡馆,促使专业领域信息更便捷流通。一些无权无势却又对公共事务感兴趣,乐于在咖啡馆中议论时政的人,被喻为“咖啡馆政治家”。无论是新闻话题还是政治问题,任何人都可以在咖啡馆自由交流,不必太担心受到责难。

——摘编自何习尧、冯蜀冀《公共领域机制的英国咖啡馆和法国沙龙比较研究》

材料二   清代是我国茶馆的鼎盛时期。1819世纪,茶馆不仅遍布城乡,而且种类多样:有文人雅士居多的“清茶馆”;有设在郊外、设备简陋的“野茶馆”;有既卖茶又兼经营点心、茶食或酒类的茶馆;有兼营说书和演唱的书茶馆;还有设在乡镇,名为茶馆实为赌场的茶馆。这一时期,遍布城乡的茶馆不仅是平民饮茶之地,同时又是群众听戏、赌徒赌博的重要场所,是商人、掮客、手艺人探听市价、谈生意找生活的集散地。清代茶馆特别发达,这和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茶馆在发展商品经济中所起的作用是有密切关系的。

——摘编自闵宗殿《茶馆历史杂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英国咖啡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清代茶馆和英国咖啡馆的异同。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公共空间发展的作用。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的官营手工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奴隶社会的殷商时代就一直继承下来。作为中央集权的国家,有必要通过官营手工业来控制经济命脉。从中央到地方都设有专门的手工业机构。从春秋战国起,官用手工业就在手工业生产中居于绝对的优势,如楚国的官营手工业就几乎控制了所有的重要生产行业和部门,而民间手工业只是它的补充。英法没有从古代继承下来的官营手工业。古罗马奴隶制官营手工业在蛮族入侵者铁蹄的践踏下,随着封建制的建立而衰落了。在封建社会初期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土地等级分封制,使王权衰微,国王处于无权地位。既无庞大的官僚机器,也无常备军,这就没有建立庞大的官营手工业的需要和可能。作为封建政权的基层组织是庄园,它既生产城市需要的各种食物,也生产供自己消费的生活用品和少量手工业商品。近代以来,英法都将扶植和控制新兴工业视为国策,其中专利权是一项重要措施。政府对手工业的控制力度是不强的,措施也比较简单,致使许多新兴工业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逃脱了政府的控制。

———摘编自王素琴《试论中国与英法封建官营手工业的不同地位和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极大地加速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给人类创造了更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

时间

欧洲

时间

中国

10—15世纪远洋航海技术宋、元
明前期
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划时代发展远洋航海技术
16世纪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明中期李时珍(本草纲目)
17世纪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
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儿解析几何
牛顿力学体系
明后期
徐光启《农政全书》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天工开物》
18至19世纪中叶瓦特蒸汽机;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
细胞学说;分子—原子结构学说
进化论

上表为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021-04-0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