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类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1 . 图1所示是17世纪中期开始流行于英国、法国和荷兰等地的一种叫Banyans的晨衣。这种晨衣裁剪宽松,具有日本和服的风格,但其名字来自印度。印度南部的纺织工人为了迎合法国贵族的消费市场,使用了法国的图案,为了使服装有质感,还采用了抛光工艺。这说明(       
   
A.文明交流的被动性特征B.文明之间互相影响和借鉴
C.文化发展的同质化趋势D.印度棉纺织技术领先世界
2 . 本题包括A、B两题,请任选题作答。
A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传统村落作为一种不可再生遗产,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体”,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豫让祠                                 赤桥村古槐树

赤桥村是一座拥有2500年历史的古村落,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2019年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子因桥而名,桥则因人而名。其人名日豫让,春秋时期晋国正卿智伯的家臣。公元前453年,智伯兵败身亡,豫让为给主公报仇,谋刺赵襄子未遂,他拔剑自刎,传说他一腔热血使渠水泛红,桥面尽赤。百姓感念其忠肝义胆,改村名为赤桥村。在赤桥村还生长着13棵千年古树。这13棵古树,除了槐树的自然属性外,还具有一种社会属性,名日“社树”。据《周礼》记载:“二十五家为社,各树其土所宜之木。”这树便成了社区的边界,人们在树下乘凉、议事、祭祀,形成了礼制社会最初的模样。赤桥村108姓的融合共存,造就了赤桥村的繁荣,让“和而不同”的乡风理念开枝散叶。

——摘编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山西省太原市赤桥村》


请根据材料整体或任意选取一点,围绕“观中华古村探文化内涵”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B.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全球史观”模式提倡要把传统的以国别为基础的世界史“全球化”,要以恰当的方式把个别的文化、帝国、区域与民族国家描述为一个整体系统的组成部分。以下是某国根据这一模式颁行的历史教学国家标准中的“世界史”课程,共分为十个章节。

时代1:人类社会的开端
时代2:早期文明与农耕民族的出现,公元前4000-公元前1000年
时代3:古典传统、主要宗教和大帝国,公元前1000年一公元300年
时代4:交流与相遇区域的扩展,公元300-1000年
时代5:深化的半球互动,公元1000-1500车
时代6:第一次全球化时代的出现,公元1450-1770年
时代7:革命的年代,公元1750-1914年
时代8:危机与成就的半个世纪,公元1900-1945年
时代9:希望与矛盾,20世纪的后半叶(1945年以来)
终章:超越时代的世界史

——摘编自孟钟捷等《全球化进程中的历史教育:亚欧教科书叙事特征比较》


请围绕“文明的交流与传播”这一主题,结合材料整体或任意选取一个“时代”,对材料中的观点予以论证。(要求:写出所选取的时代,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05-03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梁启超无疑是受到孟德斯鸠、黑格尔及达尔文等人“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影响,他在多篇论述中指出“地理与历史,最有密切之关系,是读史者所最当留意也。高原适于牧业,平原适于农业,海滨河渠适于商业。寒带之民,擅长战;温带之民,能生文明。凡此皆地理历史之公例也”“地理影响形成民族特别性格,而此种性格,递代遗传,旋为历史上主要之原动力”。但他同时认为“谓物质的环境县万能力”仅“含有一部分真理”“人类之所以秀于万物,能以心力改造环境,而非偶然悉听环境所宰制”。

——摘编自梁启超《地理与文明之关系》(1902)等

材料二   二战后,为了批判法西斯与西方地缘政治学说,斯大林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文中指出“地理环境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的进程,但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或‘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即人们生存所必须的谋得方式”;“地理环境不可能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因,因为在几万年间几乎保持不变的(自然地理)现象,决不能成为几百年间就发生根本性变化的(社会制度)现象的主要原因”。

——据《斯大林文选》上卷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与斯大林二人观点的不同之处,并简要分析其历史原因。
(2)请以中国史与世界史各举一例,简要说明“地理与历史,最具有密切之关系”。
2023-03-27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早期的西欧,一种自由人(封臣)对另一种自由人(封君)的服从和役务(主要是军役)的义务;贵族居住的城堡和高耸入云的教堂成为典型建筑。贵族都有庄园法庭的司法权,这在西欧是普遍的状况;由地主贵族、俗人或僧侣,男爵或基督教主教在一定的范围内,对那里的居民办理行政、征收赋税的制度,而国王被缩成一个阴影而已。

材料二   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长期以农业发展为主,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一个主要劳动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儒家的圣贤主张经世致用,相信可以把现实世界治理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秩序的、合理的世界,儒家经学对我们社会的影响之深.力量之韧是罕见的;清代是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的终结时期……伴随着清朝统治的稳定,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和政府首脑的地位空前加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早期西欧的社会特征。(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古代中国的社会特征。
(3)根据材料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西欧的封君封臣制度与中国西周的分封制度有哪些共同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会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不但结束了30年战争的长期纷争局面,而且在欧洲大陆形成了一个以国际法为国家间关系规范的政治格局。它规定了各国在其领土范围内拥有主权,彼此间平等,且不接受任何更高的外部权威。从威斯特伐利亚和会开始,到1815年的维也纳和会、1878年的柏林会议,直至一战后的巴黎和会可谓是以威斯特伐利亚和会为样板。20世纪以来,公共事务的领域从解决争端扩展至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人权几乎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维持和平与促进发展不仅靠国家,也靠各国共同创立的国际组织,后来一些非政府组织也争取加入进来,逐步形成了整套的国际治理机制。

——摘编自刘衡《国际法之治:从国际法治到全球治理》

材料二   有清一代,世界东西两端同时并立着两种秩序体系:一个是东方宗藩体系,另一个是西方公法体系,它们建筑在完全不同的经济文化基础之上,其内部之间的结构体系与制约机制也截然不同。18世纪末19世纪初,世界格局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两种体系的碰撞导致了一系列的断裂与变革。有学者概括其为“英国的主权平等,外交观与清朝的差序包容,天下观的碰撞。也有学者提出“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摘编自张卫明《晚清中国对国际法的运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国际治理的两个阶段,并分析这两个阶段治理机制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近代中国外交转型”这一主题展开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01-08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世纪后期至19世纪后期,中国出口的茶叶几乎垄断整个国际茶叶市场。与茶叶对外贸易相随而行、相辅相成的,是茶文化的对外传播。中国茶热饮法和饮茶文化的传播,对人类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衍生出的异域茶文化成为世界性的文化。随着饮茶在世界的推广与普及,与茶有关的文学艺术作品不断产生,世界茶文学艺术百花齐放、万紫千红。同样,中国茶文化淬炼出的价值理念和人文精神,对人类文明发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茶叶源源不断输往世界不同地区,成为中国连接全球的纽带,开启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与当地社会文化相结合,发展出新的茶文化形态,丰富了不同国家地区人们的物质与精神文化生活。

——摘编自夏良玉《中国茶为什么是世界“通用语”》


根据材料,从文化的角度谈谈你对“茶叶的西传”的理解。(要求:主题明确,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2-06-06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1-2022学年高二5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中国的传统宫殿建筑都是坐北朝南,并且主要建筑则都集中在一条贯通南北的中轴线上,呈现出规矩稳重的特点;古希腊城邦的建筑往往坐东朝西,每座建筑都顺山势而建,呈现不规则布局。这种差别集中体现了
A.政治文化地理的差异B.建筑设计理念的差异
C.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D.所处历史时代的差异
2022-06-06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1-2022学年高二5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类文明演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影响文明发展的因素是多种的。无论宏观还是微观的考察,我们都能发现,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在特定的时期和特定的地区,地理环境是人类文明发展不可或缺的先决性条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文明与环境”自拟一个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6-06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和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阿拉伯国家成立之初,穆罕默德就注重提高阿拉伯人的文化。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比较注重先进文化的摄取。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帝国服务,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被整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阿拉伯文化。

——摘编自朱寰等《世界上古中古史》

材料二 在中日文化交流中,隋唐以前,主要通过中国移民赴日本传播中国先进文明,带去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隋唐时期,中日主要通过互派使节人员往来,尤其是日本派遣大批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来华,出现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交流内容则以制度文化层面为主,同时也涉及精神文化如佛教、建筑、雕塑、诗歌等方面。

——摘编自王晓秋《中日文化交流史话》

材料三 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和其他文明对立统一、冲突交融中展开的。……只有那些开放的、善于从其他文明中吸取营养的民族,才有长久旺盛的生命力。

——王天玺《多极世界和为贵——兼评亨廷顿“文明冲突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统治者在文化领域采取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阿拉伯在东西文化交流方面所作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分别归纳隋唐以前和隋唐时期中日交流在形式上和主要内容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两例说明中古时期朝鲜是如何从中国“吸取营养”的?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格拉底主张“凡属希腊国民应注意健身之道,以应付国家需要,以保民卫国为天职”。亚理士多德不仅亲身参加体育实践,而且在《国家论》中提出体育、德育和智育应相互联系,智力的健全依赖于身体的健全,体育可以先于智育。他认为运动过度或运动不足都会对身体有所损害。他提倡开展体操活动,认为这是最适合身体锻炼的方法,体育既能健体魄,又能塑造人们的形体美和心灵美。古希腊哲学家们关于体育价值的认识成为近代奥林匹克运动复兴的精神源头。

——摘编自《顾拜旦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材料二   1418世纪中叶,欧洲出现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三大思想文化运动,新兴资产阶级对古希腊文化体育思想的高度赞美,引起了人们对古奥运会的向往。18世纪初,英、法、德等国的一些学者、专家,相继去奥林匹亚访问勘察,除发现大量史料外,还发掘了不少和古奥运会有关的珍贵文物和史料,引起了人们对古奥运会更加浓厚的兴趣。18946月,在顾拜旦的努力之下,经过巴黎国际体育会议协商,历史名城雅典,赢得了首届现代奥运会主办权。克服了一系列困难后,18964月,第一届现代夏季奥运会在它的故乡——雅典举行。参加本次大会的共有来自欧洲、美洲和澳洲的13个国家的311名运动员,这成为近代世界体育史上的壮举。顾拜旦在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的正式报告中说:“恢复奥运会并非天真梦想的结果,而是当代世界大趋势的合乎逻辑的结果。”虽然规模很小,内容单一,也不够规范,但它是一个火种,一支火炬,100多年来,以燎原之势,照亮了五大洲。

——摘编自《1896年雅典奥运会》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哲学家对体育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奥运会兴起背景及其意义。
2022-05-2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发展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