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类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1 . 翻译活动

材料一   从周朝的翻译活动算起直至五四运动前为止的近3000年间,我国翻译活动经历了3次高潮。

第一次翻译高潮是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东汉到唐宋时期大量印度梵文佛经被翻译成中文,使印度的佛教和文化开始大规模地传入中国,对哲学、文学、艺术和民间风俗等产生深刻影响。

明末清初,许多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他们不仅带来了西方的宗教,还带来了西方的科学,由此引发了中国翻译史上的第二次翻译高潮,即明末清初的以科技翻译为主的翻译活动。

第三次翻译高潮是鸦片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的西方科学、政治思想和文学作品翻译。这个阶段李鸿章设立了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翻译了大量的自然科学书籍。严复、梁启超、林纾等翻译家译介了西方政治思想、科学方法的著作和西方文学著作。

——摘编自张永中《论中国历史上翻译高潮产生的成果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材料二   1978—1990年,全国年均出版翻译作品2192种;1995—2003年,年均出版翻译作品超过1万种;2003年至今,出版翻译作品已超过数十万种。在积极介绍西方文化的同时,中国的翻译家也将中国的优秀作品译成外文。2011年中译外第一次在比重上超过了外译中,使中国翻译市场从输入型为主转变为输出型为主。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增加比较快的一个突出领域是中国的时政类信息,包括领导人著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文版刚一面世,就有16个国家的出版机构签约翻译出版非通用语种版本。

——摘编自黄友义《服务改革开放40年,翻译实践与翻译教育迎来转型发展的新时代》等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三次翻译高潮的影响。
(2)概括材料二中翻译活动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023-06-03更新 | 272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史学传统与中国文化

材料一 人们称赞《史记》所述“不虚美,不隐恶,其文直,其事核,故谓之实录”。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撰写《史通》一书,专设《直书》一篇,盛赞史学史上那些敢于秉笔直书的史学家。但这并非史学家的最终目的。司马迁作纪传体通史《史记》,为的是“述往事,思来者”,司马光作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目的在于希望统治者能够“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当历代鼎革之际,继起的皇朝都十分重视修纂前朝历史,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也不例外,以此作为朝政大事。元朝至正三年(1343),即诏令纂修宋、辽、金三史。清朝入关第二年,顺治二年(1645),即下诏修明史。他们把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作为学习的榜样,自称是炎黄以来“治统”和孔子以来“道统”的继承者。

——摘编自瞿林东《中国史学: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材料二 中国文化与外民族文化系统的交流中,也传递出独有的“智慧之光”,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公元8世纪前后东亚国家对中国文化的大规模移植与受容,将东亚国家与中国在语言文字、思想意识、社会组织、物质文明上连成一气,形成一个在地理上以中国本土为中心,在文化上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文化圈。中国文化不仅惠及近邻东亚文化圈内,而且对包括欧洲在内的其他世界的文化也影响甚巨。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出现了一批介绍外国史地的著作,如《海国图志》《瀛环志略》等。随着对外部世界了解逐渐增多,外交史和各国史地也成为史学研究重点之一。一方面,清官方也开始关注外交史,《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以后又有《咸丰朝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等几部书,就是官方主持修撰的大型中外交涉历史的资料汇编。另一方面,一批出使国外的大臣在以日记形式详细记载外交事务的同时,还对所出使国的地理风貌、人文历史进行考察,留下了丰富记载,如王韬的《法国志略》《普法战事》,薛福成的《续瀛环志略》等。

——摘编自刘俐娜《晚清的史学发展与变革》

(1)依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优良传统。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述8世纪前后中国文化是如何惠及东亚文化圈的?
(3)依据材料三,说明鸦片战争后中国史学研究的新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022-05-31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文明交流与互鉴

材料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而不应该是强制的、强迫的,不应该是单一的、单向的。

——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2019515日)


结合中外近现代史,从经验与教训的视角,谈一谈你对“文明交流互鉴”的看法。
2022-05-31更新 | 168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4 . “和”与“合”

材料一   1618世纪,中国的经籍、著作传到欧洲国家。意大利殷铎泽翻译《大学》《中庸》《论语》;比利时卫方济翻译《四书》《孝经》《幼学》,著成《中国哲学》;法国宋君荣翻译《诗经》《书经》《礼记》,著成《中国纪年论》。中国的史学、科技及文学等成就也传入欧洲。同时,西学传入中国。利玛窦在中国传播西方科技知识,他与徐光启合作翻译了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部分内容,并使用了几何、点、线、面、平行线、直锐钝角等汉语数学概念。

材料二   《联合国家宣言》指出:(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战场示意图

材料三   2013年,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倡议自实施以来取得的部分成果如下:2013年至20186月,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2013年至2019年,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近1.7万列,境外到达16个国家的53个城市;2013年至202112月,1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概括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分别简述《联合国家宣言》签署与“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影响。
2022-04-01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相距遥远,然而两者的历史发展可做一些比较。据下表,最适合描述中国与罗马共性的词汇是(  )
历史时期古代中国古代罗马
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秦国商鞅变法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
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统一中国罗马统一意大利
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西汉、东汉王朝强盛时期罗马强盛时期
A.秩序与统一B.人治与法治C.扩张与稳定D.平乱与治世
2022-01-17更新 | 1117次组卷 | 26卷引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近代中国的救亡与启蒙

材料   1840年以后,救亡以实现民族独立、启蒙以实现人民解放成为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中国救亡型的民主启蒙引发哪种力量的觉醒,哪种相对应的民主救亡方案就会先拿来救亡。经世致用和中体西用的救亡策略虽然不可能突破君主专制体制,但它们却不经意地点燃了现代科技意识、世界意识、救亡意识的启蒙星火……五四运动前,改良派的君主立宪方案、革命派的民主共和方案相继失败,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民主启蒙偏离中国救亡道路的必然结果……新文化运动推动资产阶级的民主启蒙达到高峰。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的文化启蒙产生了保留和转向,马克思主义逐渐成长为民主启蒙的指导思想。

——改编自刘永春《近代中国救亡与启蒙中的民主问题研究》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解读中国近代前期的启蒙之路。
2021-08-03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观点,下列组合时应正确的是(     
A.发昌机器厂-农工商总局-《新青年》-中国共产党建立
B.京师同文馆-轮船招商局-《新学伪经考》-同盟会成立
C.金田起义-总理衡门-《钦定宪法大纲》-国民党一大召开
D.大生纱厂-京张铁路局-《新民主主义论》-一届人大召开
8 . 新民主主义革命

材料一   19191920年部分报刊文摘

19193月,《晨报》发表的《俄罗斯之研究》指出:这回俄罗斯革命,总算是二十世纪一桩大事。那些过激派的举动,究竟是祸是福,总应该大家细细的研究。
1920年春,《申报》转载的《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宣布:废除帝俄与中国、日本、协约国签订的一切秘密条约。帝俄政府在中国东北以及别处,用侵略手段取得的土地,一律放弃,废除帝俄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和租界,放弃庚子赔款的俄国部分……
19206月,《国民》杂志发表的《社会主义在中国应该怎么样运动》指出: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起因、革命力量、革命手段与中国国情完全相同。并强调中国应该走社会主义道路,由“经济改造”到唤起“觉悟”是建立新社会的路径。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过程中,积累了的丰富经验,锻造出了有效的克敌制胜的武器。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分析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选择走俄式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
(2)为何毛泽东说“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史实,对此做出说明。要求:从以上“三个法宝”中任选其二,进行说明,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1-05-12更新 | 313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中西方文化交流16-18世纪,西方基督教传教士不断东来。他们在不违背基督教教义和教规的前提下,采取了“技术传教”或“文化传教”,他们将西方的天文学、几何学、解剖学、地理学等科学技术知识,炮弹制造、天文仪器制造等实用技术传到中国。明清皇帝重用传教士,康熙曾研习西洋历算。徐光启等人与传教士合作,翻译大量西方著作。传教士将中国的儒家思想、政治制度等中国文化介绍到欧洲。欧洲社会兴起了“中国热”,启蒙思想家对儒家的治国理论推崇备至,对中国文化加以吸收和利用。

18世纪初,罗马教皇与康熙帝之间进行了“中西礼仪之争”。罗马教皇认为,中国教徒祭祖、祭孔等行为,与基督教的“一神”观念冲突。康熙帝认为,禁止中国人祭祖、祭孔干预了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冒犯了皇帝的权威。1706年,康熙皇帝下旨驱逐传教士,禁止基督教传播。

19世纪中叶,随着中国国门被迫打开,西学进一步传入,一些较开明的官员如林则徐和魏源,主张学习西方。1862年,京师同文馆等新式学堂设立,清政府派遣留学生赴欧美学习。随着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的发展,西方的一些学说在中国传播,促进了思想的新发展。

结合所学,解读近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演变历程。(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1-05-01更新 | 74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B卷)
论述题 | 较难(0.4) |
10 . 五四运动前后,“改造中国”成为普遍的社会思潮。特别是五四以后出现的种种主义、主张,可以说是对“改造中国”问题交出的一张张答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造中国”的主张

人物主张
孙中山
18661925
为什么要改造呢?因现在中国政治非常腐败。教育立国、兴办实业、地方自治等在黑暗政治下,都是没有大希望的。改造中国之第一步,只有革命,须先搬去这三种的陈土—武人、官僚和政客,造成一灿烂庄严的中华民国。

——孙中山演说《改造中国之第一步》(1919108日)

梁启超
18731929
“主张解放精神物质两方面一切不自然不合理之状态,同时介绍世界新潮,以为改造地步”,“指出国家的革新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一条大路,那条大路就是要造成一种思想的革新”。

——摘编自《改造》(19191922

李大钊
18891927
帝国主义强盗都是我们的仇敌,北京“东交民巷里有我们的太上政府”。改造中国要从经济组织、经济构造上进行根本改造,要以布尔什维主义为指导,用“社会革命”的方法来谋求社会的根本改造。

——摘编自《五四时期李大钊的社会改造思想》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材料中“改造中国”主张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