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类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子曰: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性良善是内在的自然天性,孟子称之为善端。在他看来,任何人,无论圣人还是小民,都禀有这种普遍的善性。……虽然儒家思想发展到宋代理学,认为存天理,灭人欲,但中国儒家文化从性善论出发,确立了一种以德治为核心的政治哲学理念。

——摘编自杜维明《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

材料二  西方基督教从人与神的关系中考察人性,认为的观念是基督教人性论的核心观念,从根本上说它是由于滥用自由而造成的错误选择的可能性,昭示着人的沦落状态。西方近代以来,无论是霍布斯、洛克还是康德、黑格尔,虽然他们关于人性的阐释有诸多不同,但从根本上都同样包含着某种人性恶的预设,即出于自然本性而趋利避害有可能滥用自然权利。从人性的罪与恶出发,西方建立了以法治为核心的政治哲学理念。

——摘编自胡伟希《从人性论的差异看中西政治哲学理念的分殊》

材料三  中国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教导人们,追求幸福的办法是节制欲望,清心寡欲。英国近代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则认为,节制欲望不是追求幸福的最好办法,实行市场经济才是追求幸福的最佳途径。市场经济可以将人的利己之心变成利人之行,农工商,分工合作,各劝其业,乐其事各任其能,竭其力,财富就像水从高处往低处流一样,不召自来,不求自出,上则富国,下则富家,是最自然而然的事情。他并且认识到,财富是道德的基础,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

——摘编自张维迎《市场制度最道德》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比较中国儒家思想和西方近代启蒙思想关于人性论的不同之处,并指出宋代理学对先秦儒学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老子和亚当·斯密对于追求幸福的方法产生不同看法的社会原因。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中西方的人性论谈谈你的认识。
论述题 | 困难(0.1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梁启超在1901年写成的《过渡时代论》认为。过渡时代的中国,将要发生整体性的剧烈变迁第一,政治上之过渡时代,“人民既愤独夫民愚民专制之政,而未能组织新政体以代之”第二,学问上之过渡时代,“士子既鄙考据词章庸恶陋劣之学,而未能开新学界以代之“第三,理想风俗上之过渡时代,“社会既厌三纲压抑虚文缛节之俗,而未能研究新道德以代之”第四,封建体系下的法律法典,已经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同时专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科举考试,束缚了士人学子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过渡时期的法律和教育制度也急需改革。

——摘编自张晨《社会秩序的重构——梁启超“称序”思想的探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曾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国古代科技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萌芽并发展起来的,因而必然会受到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从根本上说,古代科学家研究科学的三种动机,即出于国计民生的需要,出于“仁”、“孝”之德,出于经学的目的,都是围绕着儒家的价值观而展开的。由于古代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甚至一些专业基础知识来源于儒家经典,因此,在科学研究以及科学著作中,大部包含某些现成的、普遍适用的儒学理论及诸如“气”、“理”之类的儒学概念。古代的科学研究由于与儒家的经学研究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围绕着前人的著作而展开的,所以一直有尊崇经典的传统。尤其是,明清之际,西方科学传到中国,当时中国的科学家大都持“西学中源”的观点。并且采取引中国古代经典解释西方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这一科学研究方式依然是承袭了儒学的经学方法。

——摘编自乐爱国《论儒家文化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在西方学者看来,人文主义对西方近代科学的诞生产生了决定性影响。人文主义的核心就是提倡人性,鄙视神性;崇尚理性,鼓吹个性解放和人的自由。在这种思想的激励下,人们的研究重点逐渐从宗教神学的思辨问题转向人生和社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由于受人文主义的影响,欧洲各国不仅创办了许多学校,而且学校里所讲授的内容同样受人文主义的影响。人文主义的教育观和教育内容不仅培养出了大量的艺术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历史学家,同时也培养出了一大批一流科学家。同时,开放的民主政治制度和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也是促进科学繁荣的重要条件。而这些正是人文主义传统所结出的果实。近代科学探索自然界奥秘的方法也同样是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诞生的;先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经验方法。后来是经验方法和逻辑方法(数学方法)的结合。

——摘编自钱兆华、申玉香《人文主义对西方近代科学诞生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家文化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与人文主义对西方科学发展所发挥的相似作用,并说明其对科学及社会发展产生的不同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阻碍古代中国科技发展成为近代科学的历史因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近代中国政治的逐渐转型给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以推动力……从条约口岸传播来的新潮流,导致妇女解放、家庭权威松弛以及城市生活的改观,将会在新的环境下增强社会把人口吸引到现代化部门的能力。”这段材料的主旨是
A.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社会发生巨变
B.近代工业起步,妇女解放,城市化进程加快
C.西方思想在中国进一步传播
D.近代的发展为新中国现代化的启动准备了条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欧洲农业科技的兴起是与产业革命同步发生的。蒸汽机用于农业生产,并出现了由蒸汽动力带动的绳素牵引犁。化学对农作物营养、土壤、肥料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方法来探明农业发展中的因果联系。生物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也为农业科技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从此,欧洲农业开始由手工向机械作业、由经验向理论过渡,西方农业科技全面超过了中国。

——整理自李慧红(翻译与晚清西方近代农业科技在中国的引进和推广)等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列强在华推行不等价的掠夺性交换,使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的农业生产急剧恶化。19世纪末,在康有为等人的倡导下,西方农业科技才逐渐地传入中国。由于绝大部分人和新增人口主要留在农村,农村只有拼命复种和垦殖,对农业科技的要求不高。清束“新政"期间,农商部虽积极发展农业科技,也取得一定成效,但并来从根本上改变晚清落后与农业、农村、农民的状况。

——摘编自邹德秀(中国近代农业科学技术落后原因的探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欧洲农业科技兴起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晚清中国农业科技兴起的显著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业科技未能根本“改变晚清落后”的原因。
6 . 查士丁尼法典规定,所有妇女不论有夫无夫,不论是债权担保或是提供物权担保,都在禁止之列。但是,大法官们在实施过程中,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该法进行了部分调整,规定妇女如遇特殊情况时可以作为担保人。这表明
A.罗马法充分保护平民权益B.妇女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
C.执法者具有任意裁判的权力D.罗马法在实践中具有灵活性
2020-01-04更新 | 696次组卷 | 36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同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工业文明取代农耕文明是历史的进步。但不同时期,不同文明创造了各自的辉煌,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   

——《尉缭子·治本》

材料二   我国是作为人类史上第一个采用工业生产的国家……那是因为我们有一个我们满意的政府,也因为我们有一些其他国家所没有的有利条件,再因为我们有储藏丰富的煤炭资源,还因为我们有精巧的机器和机械……但最为重要的是因为我们有他国无法比拟的资本积累……

                                                       ——19世纪20年代,英国一下院议员

材料三   只要我们细心就会发现,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是以前所没有出现过的世界一-—种“经济统治”一一工业文明统治的世界。它的成果为西欧人所享用,俄国人、日本人,美国人也尽沾其利,甚至中国人和印度人也在某种程度上“分享”到了,你大概能在中国看到流线型的汽车,在轨道上轰轰的电车,你也可能非常烦恼,因为有来自新闻标题以及电影镜头的攻击和来自传声筒的干扰;当然,绝不会有飞机强大噪音给你带来的睡眠烦恼。

材料四   根据发动工业化的主体,世界大国实现工业池的道路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民间发动的工业化,以美国为典型的,以市场经济为主,渐进式的从轻纺工业到重工业、机器制造业,再发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新兴工业,经历的时间较长,比较协调、效益较好。第二种是政府发动的工业化,以苏联为典型的,以计划经济为主,有领导有计划地以高速发展重工业为中心,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第三种是民间和政府共同发动的工业化,以德国和日本为代表,其特点是民间和政府各取所长,优势互补。


(1)依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与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经济政策。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英国拥有的“他国无法比拟的资本积累”从何而来。
(3)据材料三,文中两个引号内容意味着世界经济联系的日益紧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出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4)据材料四,你认为我国实现工业化的道路属于哪一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化发展的历程。
8 . 据统计,1851—1871年英国女性在商业、医药和教育领域的就业人数从95,000人增加到138,400人,增长率达45.68%。1851—1911年女性职员占职员的比例从2%增加到20%。材料表明
A.英国实现了男女政治权利平等
B.妇女在就业竞争中占优势
C.工业革命促进了妇女角色转变
D.妇女参政意识增强
2019-08-21更新 | 1226次组卷 | 38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19世纪晚期,中产阶级的社会不再希望妇女外出工作,相反鼓励妇女献身于传统的事业,如养育子女、管理家庭,以及保留传统家庭的价值观。由此可知
A.工业革命对家庭的影响不大
B.中产阶级家庭妇女的地位很低
C.工业革命使家庭发生了分化
D.无产阶级家庭妇女的地位很高
10 . 据《维多利亚地方史·白金汉郡志》记载,到1800年前后,“在这个郡中已找不到任何妇女为农业生产而劳动了”。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众多妇女被工厂雇佣,成为女工
B.城市建设占用了绝大多数农业用地
C.大多数妇女成为家庭主妇
D.妇女地位提高,不再从事繁重劳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