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人类文明交流史料(部分)

区域时间史料
非洲公元前13世纪埃及雕刻中出现赫梯战车形象
欧洲公元前5—公元前1世纪塞浦路斯、撒丁岛和马赛出现许多用腓尼基字母书写的碑文
亚洲1世纪《汉书.地理志》关于“殷道衰,箕子去朝鲜建国,教其民以田蚕织作”的记载
亚洲646日本颁布《改新之诏》,全面学习“法式备定”的唐代制度
亚洲771阿拉伯天文学著作《信德欣德》运用了大量的印度数字
15世纪哥伦布给国王的信中提到“携带有种马、母马、骡子和其他的禽类、大麦和各种果树等”运往美洲
1750鲁士政府法令规定:“所有王公贵族和庶民百姓要充分理解种植马铃薯的益处,并把马铃薯作为今春主要食物。”
亚洲1912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践行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等原则

——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文明的交流与进步”为主题,从经济、文化、制度交流中任选一个角度拟定具体论题,并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论据充分,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3-05-06更新 | 243次组卷 | 21卷引用:重庆市北新巴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变式训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既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的价值、最早利用茶叶的国家,又是茶文化的主要发祥地。起码从先秦时期开始积累了引人入胜的茶文化,人们把饮茶与科学、道德、审美艺术、社会礼俗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茶既得以实现其实用价值,让人们得到物质上的享受,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又得以凝聚丰富的人文意义,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在一定意义上说,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缩影。唐代刘贞亮曾概括出茶的“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茶的功能及于身体与心灵、人生与社会的各个层面。

——摘编自邹明华《养生·修性·怡情·尊礼——论中国茶文化的内涵》

材料二 英国人有300多年饮红茶的历史,是红茶消费量最多的国家。维多利亚时代的红茶文化影响着英国的各个阶层,涉及到科学、道德、审美,礼仪等范畴,其内涵极为丰富。从科学角度讲,茶有益于健康,它为英国的多酸性主食面包找到了一种合理的多碱性的佐餐饮料,有利于民族传统食物结构的平衡。茶不仅可以陶冶性情,维护道德,并有利于家庭与社会伦理的进步。英国生活中的下午茶点与品茶园,是生活高度精雅化的表现,具有明显的表演性和审美性,品茶的文化消费大于物质消费。在英国现代文明史上,从某种意义上说,茶叶贸易与营销是英国资本主义文明的消费主义经济方式最成功的例证。

——摘编自马晓俐《茶的多维魅力——英国茶文化研究》


根据以上材料,从多维视角概括中英茶文化的共性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
2021-11-25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二)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德国思想家席勒(1759 1805)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美育”概念。在他看来,人是现代文明的牺牲品,法国大革命无法给人带来真正的自由,而机器化大生产、分工的细化,更导致了人性分裂与艺术堕落。他在吸收康德哲学思想的基础上,试图通过美与艺术来改造人的灵魂,实现人的内在心灵自由。在《美育书简》中,席勒明确地将体育、智育、德育与美育区别开来,提出审美活动是人的感性、理性和谐运动的结果,指出未来是“审美的王国”,人应变成审美的人,进而发展成为人格健全的人,也即是自由的人。

——据黄健云《席勒的美育思想及其价值》等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众多思想家、教育家在借鉴西学的基础上大力倡导美育思想,以期实现“立人”“新民”与“强国”。如王国维痛斥中国人嗜“利”与“官”的卑劣,欲糅合中国传统美学与西方美学治疗“国民精神上之疾病”;蔡元培针对晚清“忠君尊孔”的钦定教育宗旨, 指出“以美育代宗教”是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的必然,并积极创办艺术院校,扩展美育影响;梁启超、鲁迅也写下大量文章,希图借美育辟出一条改造国民的大路。尽管美育成为了民国教育方针,尽管无论在学理还是实践层面美育界均做出了很大努力,但由于国家一直处于风雨飘摇、民不聊生的境地,美育终究不可能完成这份历史重任。

——据谭好哲、刘彦顺《美育的意义——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发展史论》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席勒美育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美育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西方美育思想共同的历史价值。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了实现人的无限潜力,近代西方高度赞扬行动、自信、斗争和人的活动。政府和社会为此提供了有效的条件——自由、日益增多的平等机会、自治政府、公众精神、公平正义——以方便个人 能量的发挥,并引导他们实现集体目标。政府鼓励而不压制个人具有积极意义的自利行为,因此公众和个人的利益相得益彰,所以当英国为人类潜力的发挥培育了思想、价值和提供适当的环境时,当它提高了其国民的才能、智慧及道德水平时,它就变得富足而强大了。

材料二   在严复所有的论著中, 其核心观点是中国和近代西方的根本区别在于两者对人的能量的不同态度......(中国)传统统治者为了便于控制国家,一直尽力使老百姓处于无知虚弱的状态。为了保持稳定,他们贬抑竞争和革新,训诫老百姓遵循祖制。他们鼓励节俭,反对发展财富。他们崇古贬今。他们反对积极进取,推崇知足。为了防止造反,他们向老百姓灌输温柔顺从习性的思想。

——均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传统统治者、近代西方对待“人的能量”的态度,并简析其各自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国传统统治者、近代西方对“人的能量”的态度所产生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信用”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多表述为“诚信”。在中国古代,作为伦理准则的诚信,适用于封闭的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的“熟人社会”。诚信的实现要依靠“上行下效”,依靠榜样的力量。诚信是由社会舆论和个体内心信念保障实施的,如果不履行道德义务(如对君尽忠、对父母尽孝、对朋友诚信等)就会失去面子,不仅会受到他人谴责,而且会被人群疏远从而失去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对于背信之人的惩罚,无需借助法律手段。诚信作为立身之本,作为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甚至成为治国之道,是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基础。

——摘编自王玉花、宋桂红《谈中、西方文化中信用的观念》

材料二 西方传统信用文化认为个人自由是缔结契约的前提。“信”是适用于“陌生人”之间的原则,是体现社会正义的重要方面,人们普遍认同诚信观念的经济价值。罗马法中已建立了相应的诚信契约制度。在诚信契约中,债务人不仅要承担契约规定的义务,而且必须承担诚实、善意的补充义务。建立在契约关系之上的西方信用文化带有法律和秩序的属性,能够起到协调人际关系、净化经济活动运行环境的作用。

一一摘编自李新庚《信用理论与制度建设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与西方在传统“信用”文化上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西方传统“信用”文化产生的社会背景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信用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多表述为诚信。在中国古代,作为伦理准则的诚信,适用于封闭的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的熟人社会。诚信的实现要依靠上行下效,依靠榜样的力量。诚信是由社会舆论和个体内心信念保障实施的,如果不履行道德义务(如对君尽忠、对父母尽孝、对朋友诚信等)就会失去面子,不仅会受到他人谴责,而且会被人群疏远从而失去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对于背信之人的惩罚,无需借助法律手段。诚信作为立身之本,作为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甚至成为治国之道,是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基础。

——摘编自王玉花、宋桂红《谈中、西方文化中信用的观念》

材料二   西方传统信用文化认为个人自由是缔结契约的前提。“信”是适用于“陌生人”之间的原则,是体现社会正义的重要方面,人们普遍认同诚信观念的经济价值。罗马法中已建立了相应的诚信契约制度。在诚信契约中,债务人不仅要承担契约规定的义务,而且必须承担诚实、善意的补充义务。建立在契约关系之上的西方信用文化带有法律和秩序的属性,能够起到协调人际关系、净化经济活动运行环境的作用。

——摘编自李新庚《信用理论与制度建设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与西方在传统“信用”文化上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西方传统“信用”文化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7 . 东西方的文化价值体系都曾出现过自身的迷失,但在相互的碰撞与融合中又共同推动了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的变化,超出了旧的经济制度所能够承载的范围;随着社会变革的推进,新式学堂纷纷建立,新式出版机构与介绍西方知识的图书增多。面对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仅靠教化的作用和世道人心的固守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洋务派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所采取的解决之道,客观上越来越背离儒家的治国之道,虽说洋务派非有意为之,但它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中国传统的一元文化模式逐渐解体。

——摘编自齐艳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的文化基础研究》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一元文化解体的时代背景及其带来的影响

材料二   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人类社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状况发生深刻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现代社会不再像传统文化那样去追求正义与美德,相反,享乐主义与纵欲主义、个人主义与利己主义大行其道。个人意志强加于人,单边霸权凌驾一切。……为了克服和弥补人性缺陷而所做出的各种尝试和努力,一场旨在“克制人性放纵、构建和谐社会”的至善主义文化运动正在悄悄开始。这和当初中国的孔子及其弟子所发起了一场同样性质的,以克己复礼为内容的文化运动有类似之处。

——摘编自《论现代危机的根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主流价值观在古、今有何不同?中国传统文化能否克服当今西方主流价值观的缺陷?说明理由

材料三 王守仁是弘治时进士,历官南赣巡抚、南京兵部尚书、左都御史,受封为新建伯,谥文成,从祀孔庙。他一生经历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面对社会危机,深感于“天下事势如沉疴积痿”,已到了“何异于病革临绝之时”,所以决心要寻求一种能使天下事势“起死回生”的良方。他以为当时读书人沉溺于理学,只作为饵名钓誉之阶,无补于社稷安危。他力求建立有效的统治学说,提出与朱熹理学相对立的主观唯心论的理论,著成《传习录》《大学问》。继承和发挥陆九渊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观点,说“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他认为一切事物都产生于人心,是人心发生的意念活动的结果,没有心就没有客观事物,所以心是宇宙的本体,是第一位的,从而形成他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宇宙观和心学体系。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四   路德是神学博士,威滕贝格大学神学教授,威滕贝格修道院院长。1510年,他带着虔诚的心情朝拜罗马城,看到的事实却是一片腐败。他痛感个人无力无助,再研读《圣经》,发现保罗的训诫有“义人必因信得生”;《福音书》中说,耶稣基督之死已经代替人类在上帝面前赎罪,只要相信耶稣,就可以得救;还有基督教义的平等精神。他顿觉彻悟,认为信仰的唯一依据是《圣经》,罗马教廷的一整套制度和神学理论已经背离了基督教教义。此后他开始倡导“因信称义”,认为信仰的本质是内心活动,而不在于形式和行为,每个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基督徒在上帝面前是人人平等的,可以通过《圣经》直接和上帝对话,不用神父做中介。这就否定了教会的权威。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王守仁和路德思想产生的背景。
(4)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思想的相似之处和不同本质。
2019-03-0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材料一   英国是世界现代政治制度的滥筋,其“四大文明”(代议制、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两党制)不但为世界政治文明做出了贡献,其渐进式政治改革模式更是确保了英国三百多年的和谐发展。……《权利法案》前的暴力革命为近代英国宪政改革奠定基础。……1689年的《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英国逐步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随着工业革命深入发展,新兴的企业主和中产阶级取得更多议会席位,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经济迅速发展。……1969年的《人民代表选举法》规定,凡年满18岁的公民,依法均享有选举权。至此,英国自由、平等的普选制才真正确立起来。

——摘编自阁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尽管宪法产生的历史条件、生长的社会环境有很大不同,宪政的具体模式和实现机制可以千差万别,但宪政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却是一以贯之的。鸦片战争的狂风暴雨,深深动摇了古老帝国的根基,也唤醒了天朝上国的速梦。随着满清王朝政治危机的逐渐加深、军事外交的接连失败,以及传统文化的日渐式微与解体,救亡图存、富国强兵成为当时中华民族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宪政,这一西方的近代文明之物,被视为一剂救世良方开始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也由此拉开了宪政中国化的序幕。虽然宪政运动在近代中国潮声涛起、风起云涌,但却始终如雨打浮萍,命运多舛,终究未能在这块异地他乡安身立命,“宪政”也由此成为中国社会一个未竟的话题。

——摘编自苗连营《世界宪政文明体系里的“中国色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英国宪政的发展历程,并说明英国宪政发展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宪政运动兴起的背景,并分析制约近代中国宪政发展的主要因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文官制度,产生于政府划分为文武职官和专制主义集权政治确立以后。在漫长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它形成了健全的制度、详密的规范、鲜明的特点。

——张晋藩《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综论》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是在皇权至高无上体系下进行国家活动组织管理的制度设计,这种自上而下、层层相应、运转有序的行政体制在国家管理中发挥独特的功能。

——陈燕青《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及其现代价值探析》

材料二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摘自《400年前的那场文明冲突》

材料三伏尔泰是法国启蒙时代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启蒙运动公认的领袖和导师。

……他一方面承认道德的多元化有其合理性,但另一方面,他认为有些道德观念却应该具有普世的价值。伏尔泰认为宗教和教会统治是人类理性的主要敌人,阻碍文明进步,是最大的社会祸害。伏尔泰的哲学思想在当时和后世都有着巨大的影响,他的《哲学通信》被人称为“投向旧制度的第一颗炸弹”。在伏尔泰的哲学里我们还可以领略到它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关系。到18世纪时,在启蒙思想家们的极力倡导下,欧洲掀起了长达半个世纪的中国文化热。

——林蓉《浅析伏尔泰哲学思想及其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官员的主要选拔途径,并分析秦汉以来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如何“在国家管理中发挥独特的功能”。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末清初东西方文明传播的特点。

(3)根据材料二、三,指出两则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伏尔泰的哲学思想中“可以领略到它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关系”。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养老”在中国古代的礼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据《礼记·王制》记载:“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汉代,统治者强调以孝道治理天下。《王杖诏书》中规定:70岁以上的老人,朝廷赐给手杖。凭此杖,老人可享受600石俸禄的官吏待遇。同时在乡里设三老,选地方年长且德高望重者任职,负责教化地方,解决民间纠纷。唐宋以后,保持了由皇帝宴请老人的习俗,称为“观酺”。如康熙六十大寿时,举办“千叟宴”,宴请天下老人。同时在全社会旌表高寿老人,对于年过百岁者,“照例给予建坊银,赠‘升平人瑞’匾额”。

——摘编自刘松林《古代中国的养老制度》

材料二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源于德国。德国俾斯麦时期,分别于1883年、1884年、1889年颁布了疾病、工伤、老龄和伤残三项法案,建立了三项保险制度。这一立法颁布后,很快被其它国家纷纷效仿。西方各国的养老保险,既有政府强制实行的基本养老保险,也有企业实施的保险,以及个人自愿参加的商业保险。1935年,美国通过了《社会保险法》,养老保险覆盖了95%的工薪阶层。英国在二战后实施了全民保障、全面保障。英国居民个人一生中都要与社会保障制度发生或多或少的联系,国家强制所有在毕业离校年龄和退休年龄之间的公民参加养老保险。

——摘编自赵书博《西方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研究及借鉴》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中国古代养老制度和西方养老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养老制度出现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