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类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迄孝武(汉武帝)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喟然而称日:“联甚闵焉!”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

——《汉书·艺文志》

材料二   天一阁为明代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之所,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天一阁管理措施严密,四百年间,获准登阁者仅黄宗羲、阮元等10余人.清代阮元曾记载道:司马(范钦)殁后,封闭甚严,继乃子孙各方相约为例,凡阁厨锁钥,分房掌之。禁以书下阁梯,非各房子孙齐,不开锁.”范氏族约甚至规定:“擅将书借出者,罚不与祭三年;因而典鬻者,永摈逐不与祭。”阮元还指出:“范氏以书为教,自明至今,子孙繁衍,其读书在科目学校者,彬彬然以不与祭为辱.”

——据虞浩旭《阮元与天一阁藏书楼》整理

材料三 公共图书馆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在英国逐步兴起,它的特点是:地方当局征税建馆,免费为公众服务.公共图书馆集中在工业城镇,而且以工人为重点服务对象.1753年创建的不列颠博物馆图书馆也发展成国际的学术中心,马克思、列宁、孙中山就曾在这里阅览群书,旁征博引,为自己的思想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周楠《欧洲图书馆史研究》整理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藏书的主要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中一则材料主要情况的社会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公共图书馆兴起的原因并简析其影响。
2 . 文明的多元·文明的竞争,文明的发展。

材料一   罗马帝国和汉代中国都是在战争过程中形成的,但是罗马帝国表现为武力征服的结果,而汉代中国则表现为武力统一的结果。罗马和汉代中国作为幅员辽阔的跨地区的大国,不可避免地都要划分行政区域加以统治。罗马广泛实行行省制,汉朝则广泛实行郡县制。二者都由中央派官统治地方。罗马帝国和汉代中国都是多民族的国家。

——摘编自吴于度、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上)》


(1)归纳古罗马帝国与汉代中国的相同点。

材料二   中华文明是世界诸多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西方启蒙运动的一个初衷,就是不满于欧洲中世纪后分崩离析、纷乱不已的状态,把中华文明看成大国治理及国家自信的楷模。19世纪,西方大国在崛起后迅速改变了自己的认识,也改变了对世界的认识,中国被卷入西方大国全球性的殖民主义扩张之中,中华文明遭受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摘编自邹诗鹏《从“文明”视角看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是复兴中华文明的正确道路》


(2)分析“中华文明唯一没有中断”的原因;用史实说明“西方对世界认识改变”的背景。

材料三   



(3)从表中提取信息,任选其中一个阶段,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阶段,阐述须史论结合。)
2019-10-03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北京市朝阳区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鸦片战争爆发后,徐继畬提出“变局论”并首倡备战和戎、平等外交的主张。19世纪60年代,“变局论”被广泛认同。为应对变局,当时采取的措施是
①设立总理衙门,负责外交、通商等事务
②设总税务司,管理全部海关税务
③设立同文馆,培养外语、科学技术人才
④设农工商总部、巡警部、学部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