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类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28年中共中央致函朱德、毛泽东并红四军前委指示工作的信中指出,“在全省总暴动之先,必须要有几个重要的中心区域的割据,而向全省的中心区域作包围的发展……一县的暴动,也必须是先从城市的工人运动、士兵工作及四乡形成了事实的割据,并且城乡间有了相当的联系,然后方可暴动夺取全县政权”。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抛弃了城市中心革命模式B.确立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道路
C.肯定了农村革命的重要性D.认识到反抗国民党统治的必要性
2021-05-25更新 | 101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领域的转型


——摘编自陈广亮《资本全球化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


依据材料,围绕“近代中国社会经济领域的转型”提出一个观点,并运用中国近代前期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21-05-22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战期间,英国妇女选举权组织不仅在思想上与理论上暂停妇女选举权运动,停止“性别战争”、停止反战和平运动,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从多方面支持战争、乃至直接参与战争。这对改变妇女的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妇女争取到了“私人领域”以外的“公共领域”的发言权。1916年5月7日,阿斯奎斯首相回信福西特夫人:“可以确定,你信中提及妇女选举权问题会得到不带任何偏见的、全面的考虑。”同年,当选举法案如箭在弦上时,各地妇女选举权组织活跃起来,向议会派遣代表团,约见内阁大臣……终于,《人民代表法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通过,授予年满30周岁的女性户主选举权。

——摘编自陆伟芳《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妇女选举权运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期间英国妇女选举权运动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战期间英国妇女选举权运动变化的原因。
2021-04-1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历史解释是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摘编自陈永康《13次新中国三军大阅兵》等


阅读材料,提取两次阅兵相互关联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做出历史解释。(要求:解释须有明确主题,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人民从事物质生产劳动,发明新的劳动工具,生产满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各类物品,创造出一个“人化的自然”;人民在社会生产和交往中,建立起多种类型的社会关系和制度体系,构建起愈益完善和复杂的人类社会,推进社会形态和历史面貌的更新变革;人民进行精神生产,发展科学文化,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投身社会革命,成为改革创新的主体力量,是社会历史进步的推动者。人民创造历史,并不否认个人特别是杰出人物在历史中的重要作用。个人的历史作用,必须和人民的历史主体作用统一起来理解把握。杰出人物只有满足人民利益、顺应人民愿望、得到人民支持,才能成就丰功伟业、彪炳史册。他们的历史贡献,归根到底要从人民创造历史的总动力中得到说明。

——摘编自颜晓峰著《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中国历史的相关史实,评析材料中的观点(某一观点或整体观点)。(要求:观点明晰且正确,史实准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0-03-19更新 | 27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0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2019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现代大学理念在历史上有三次重大转变:从英国模式到德国模式,再到美国模式英国模式开启“博雅教育”的先河,始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两校均创建于中世纪)。学生在大学要学习经典文科课程而非“有用”课程,因为大学是学习“做人”的地方到了19世纪,德国开创了一种新的大学模式——研究型大学模式。与英国模式不同的是,在研究型大学中,教学和研究是结合在一起的。研究是为了创造新知识,不是简单地存储已有知识。

早期的美国大学模式完全是按照英国模式建立的。…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美国大学发生了重大变化。19世纪后丰期的美国大学具有如下特征:第一,注重科学技术,不再是《耶鲁报告》中强调的经典课程了;第二,注重研究,不再只强调教学;第三,来自政府和私人的大量资金涌入大学。

——摘编自钱颖一《大学的改革》

材料二   中国古代书院出现于唐朝,到宋代书院兴盛。在范仲淹的理想中,应天府书院就是“天下庠序”的样板工程,其所反映的教育概念大致有三:一是以经义、文学为主要教学内容,而讲求博涉。二是以培养廊庙之器为教学目标,进而心忧天下,退而遒乐古人,是一个理想的人才标准。三是赞赏魁甲英雄,主张教育学生的书院与录取进士的科举相互结合。

——摘编自邓洪波《中国书院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英、德、美三国大学各自的办学特点及其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宋代书院与近现代西方大学在育人理念上有何不同。
(3)结合材料,谈谈宋代书院与近现代西方大学对今天人才培养的启示。
2020-02-12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届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猛虎在自然界作为兽王的统治正如天子统治天下一般。自西周以来,皇帝设置虎贲卫士作为守卫王宫、护卫君主的专职人员,其他人不得擅自使用。虎贲一词,孔安国在《史记集解》中解释为“勇士称也。若虎贲兽,言其猛也”。据《周礼》记载:“虎贲氏掌先后王而趋以卒伍,军旅、会同亦知之……王在国,则守王宫。国有大故,则守王门。大丧亦如之。及葬,从遗车而哭。适四方使,则从士大夫。若道路不通有征事,则奉书以使于四方”。汉平帝时,将汉武帝设置的保卫君主的御前部队改称为虎贲军,由虎贲中郎将统领。东汉时期,虎贲中郎将大致由三类人员担任。一是经学家(精通儒家经典的学者),二是外戚,三是权臣。虎贲中郎将虽然掌控的武装规模较小,但负责皇室守卫和政治礼仪,常常对朝廷政治特别是皇帝产生重大影响力。从王莽开始,虎贲作为九锡之一,成为权臣取得皇帝地位,即将墓夺皇位的重要表现。

——摘编自陈怀宇《装饰与象征:中世纪视野中的猛兽与王权》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人类的活动使很多野生动物遭到了灭顶之灾。十七世纪,渡渡鸟在非洲灭绝,堪称恐龙之外最震惊的灭绝事件。在18世纪后,一些原属贵族享受的物品,如象牙等野生动物制品也开始出现在普通人的家庭。象牙在欧洲高额的利润诱使殖民者前往非洲内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南非与非洲西部的沿海地区,大象已经灭绝。随着1847年伦敦动物园的开放,来自殖民地的动物使伦敦市民大开眼界。动物园按照动物的来源地区分门别类,使游客们感受到了大英帝国的辉煌,也使得动物园获利颇丰。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来,动物园鼓励殖民者到非洲等其他地区捕获新的动物。这种行为甚至得到了科学协会与政府的支持,因为随着科考的进行,帝国的政治势力也在不断的发展。而在科考人员眼中死去的动物与活体动物一样重要,其数量越多,越能体现帝国强大的征服力。

——摘编自刘彬《新维多利亚女性小说中的帝国动物话语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虎贲军的职能,并分析虎贲制度所体现的中国古代皇权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期英国伦敦动物园来自殖民地动物增多的原因及其对英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动物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9 . 前不久,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于我国目前主要矛盾做出了新的判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也曾对我国当时的主要矛盾做出了分析,对二者的看法符合史实的是
A.都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有益探索
B.八大分析造成此后经济建设的冒进
C.都是根据具体国情做出的正确分析
D.生产力发展促使生产关系发生质变
2018-11-15更新 | 712次组卷 | 2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银川一中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10 . 结合所学分析下图,造成东西方海外贸易结果很大差异的决定性因素是
A.社会性质B.政治体制C.思想观念D.经济结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