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1 . [新中国的科技发展]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的国防工业、基础工业和科学技术都有了较快的发展,在尖端技术领域汇集了一批高水平的专家,并开展了一些科研工作,有了一定的基础。同时,苏联政府也表示愿意在原子能及导弹技术方面给予中国援助。1955年,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做出发展原子能事业的决定。1958年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国防科委,统一领导核武器、导弹武器和常规武器装备的科研工作。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已初具规模,国防科技工业的领导管理体制也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已逐步建设了兵器工业、航空工业、造船工业、军事电子工业以及包括导弹核武器和航天技术的国防尖端工业;先后组建了导弹、核武器、飞机、舰艇、军用无线电、兵器等研究院,初步建立了比较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

-摘编自姬文波《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国防科技工业领导管理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材料二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圆满发射成功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人民日报在微博上发了一条“跨越时空的同一天”并配上下面三幅图片(见图1、图2、图3),由此引发网友的热议。从中可以看到,跨越时空的同一天,记录着一代代中国人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前进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科技发展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图片中任意提取信息并自拟论题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严谨,表达清晰)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一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代中的旗袍变革

旗袍,源于满人长袍。起初,宽腰直筒,便利耕牧征战。不仅如此,为实现身份区分,满人贫民旗袍多为不开衩或两开衩,皇帝所着旗袍为四开衩。

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和西方思想的传播,推动了中国服饰的改变。旗袍开始融入多元化的西方流行元素,改变了传统宽松直筒的特点,更有助于凸显女性身材的曲线感。不仅如此,西方裁剪和缝纫技术的传入,使裁剪和缝纫技术更加立体。更凸显了中国女性的韵味和美感。

20世纪中叶,国内政局动荡不安,物质极为贫乏,旗袍在设计上开始摒弃传统的“华而不实”,追求简洁、轻便。如无袖旗袍开始流行,整体长度也不断缩短。这种趋势一直流行至抗战胜利。

建国之初,妇女穿衣服都学解放区的样子,鄙夷穿红戴绿的“资产阶级小姐”。“努力工作、艰苦朴素”是那时常挂嘴边的口号。人们对衣着美的追求似乎已完全转化成了对革命工作的狂热。旗袍所代表的悠闲、舒适的淑女形象在这种氛围里失去了其生存空间。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设计师将旗袍所孕育的韵味及特色与现代流行因素相结合,使旗袍款式更加多元化,推动中国旗袍走向国际舞台。

——摘编自张成义、李群英《中国旗袍造型艺术元素的审美演变及其文化传承》

以“时代中的旗袍变革”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昨日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百师联盟高三下学期信息押题卷(二)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3 . 如表是对《人民日报》1980—2022年冬奥会新闻报道的统计。报道的变化反映了(     
年份奖牌中国冰雪运动发展
1980年—1992年15篇
1994年—2006年12篇1篇
2010年—2022年10篇30篇
A.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B.中国冬季运动的普及
C.社会体育观念的发展D.竞技体育项目的减少
昨日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扬州市高三下学期考前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关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阐述与时俱进。从落后的农业国与先进的工业国之间、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再到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共关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A.始终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B.顺应了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
C.推动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完善D.根源于国际环境的风云变幻
7日内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较难(0.4) |
5 . 目前我国已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的全部工业门类我国都有。这足以说明我国已经(     
A.成为一个工业生产强国B.形成较为合理的工业产业结构
C.成为一个工业生产大国D.建成比较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
7日内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河北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6 . 如图为21世纪以来有关城乡发展的示意图。图中所示现象主要缘于(     

A.国民经济的调整B.第三产业的兴起C.城乡地位的改变D.改革开放的深入
7 . 如表为1978—2007年国防科技工业政策变化表,如表中的这些调整都(     
时段主要政策
1978—1984年规范军工科研生产工作;完善国防科技工业制度;保障国防科技工业队伍稳定
1985—1992年强调国防科技向民用科技的转移,颁布国防科技奖励与军品科研生产管理政策
1993—2001年组建隶属国务院的新国防科工委和“政企”分离后的十大军工集团公司
2002—2007年建立国防科技工业新体制,大力发展军民结合产业、实施军工单位改革重组等系列举措
A.贯彻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B.反映了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实现了国防工业的独立自主D.顺应了改革创新的时代潮流
8 . 2021年,山东寿光蔬菜播种面积60万亩、总产量450万吨,年产值110亿元、年交易额200亿元。它与40多家知名院校建立长期技术合作关系,是全国最大的蔬菜种植基地、蔬菜集散中心。这主要反映了(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
C.科学技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D.制度创新助推生产力进步
9 . 2017年,中国全年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41045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一位。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7.8%,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2019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了《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2019年世界经济增长率预期下调了0.2%,却将中国的预期上调了0.1%。这反映出(       
A.中国跻身发达国家行列B.改革开放具有世界意义
C.全球化给中国带来机遇D.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4-05-2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 2024届辽宁省丹东市高三总复习质量测试历史试卷(一)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吕氏春秋》中,对自然资源的保护规定得更为具体,称为“四时之禁”。这些规定,基本上是各朝各代以国家法律的形式诏告天下,如秦代的《秦律·田律》、宋代的《宋大诏令集》等。而《荀子·王制》更是将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了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的先进理念。

——摘编自李恩杰编《文明中国书典—环保中国》

材料二   习近平生态价值观将良好的生态环境视为全体民众的共同福祉。一方面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能够在健康的自然环境和稳定的社会环境中有序发展,能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等。另一方面,优美的生态环境能够提升人民安全感和幸福感,直观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创建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满足人的需求为主要内容的生活方式必不可少的条件。

(1)结合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环境保护措施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习近平生态价值观的看法。
2024-05-21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九)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